上個月新學期剛開始,正好也面臨到 AMD、Intel 兩大陣營準備改朝換代的時刻,雖然 AMD Ryzen 9000 系列先一步開賣,但處理器缺貨與甫不久前才開賣的新 X870E/X870 主機板也是延後入手的考量點,至於 Intel 才剛發布新一代的 Core Ultra 200S 系列,之前不想踩 13/14 代黑坑的朋友也算有了新選擇,加上即將登場的 AMD 新 Ryzen 7 9800X3D 準備加入戰局,那現在想組裝電腦的話,又該怎麼選呢?
購買前的幾點考慮
對於沒有直接挑套裝電腦的玩家來說,基本上採 DIY 組裝就是比較常見的選購模式,走一趟光華商場 (或是當地的電腦街/店家) 就能搞定,不論是參考店家人員的推薦、或是自己有做一點功課的認知等等,應該就是挑挑選選、然後付錢就能等著電腦組裝完成帶回家~
不想出門跑一趟的也可以直接線上平台選一選就能把所有零組件都寄到家自行組裝,常見的如原價屋、Autobuy、欣亞3C、PCHome、momo…等等,原則上可以先以需求用途、預算來做考量,不然都往高階的挑下去,可能結帳的金額也會很嚇人滴!
- 需求/用途:以學生族群來說,一般文書使用、上網查資料/瀏覽的用途,可能中階等級的配備就很夠用,甚至還可以玩玩小遊戲等來做課餘紓壓,但如果想要兼顧能打打 3A 大作的話,那免不了要有獨立顯示卡搭配,預算上也會上升許多;要是做為創作者定位,需要隨時能對應上創意發想或是大量影片剪輯等工作需求,那高階配備自然不在話下,否則光跑個 Render 就得等上老半天了…
- 預算:這就是看大家的口袋深度了,當然重點還是錢要花在刀口上,否則就是無上限的概念了,一般標準大約抓個 3 萬元左右,可以有入門~中階等級左右,就看有沒有搭配獨立顯示卡囉,否則一片主流的 NVIDIA GeForce RTX 4070 也得吃掉 2 萬元以上的預算了,如果是創作者玩家們,想要電腦運算的順暢,或許預算上限得再往上調一些才行。
另外,選購時有可能會考量是否要 “現在合用”、還是要 “戰未來”?這一點其實也沒有正確答案,畢竟相較於以往,現階段的電腦也進步到一個程度,如果作為一般文書使用,包括上上網、打打報告或是看影片/追劇、玩玩網頁小遊戲之類的,入門款都可以達到基本流暢的等級了,要價也不高、萬把元就能入手,甚至一些迷你 NUC 小電腦也都很好用了,如果手上有平板的朋友直接加個藍牙鍵鼠也能湊合著用,若是想打 Game 的玩家可能就得再搭一片至少過得去的中階等級顯示卡才會比較OK,如果因此直接上 RTX 4090 就要看是否其他零組件也配搭的上,否則只有發揮不到整體電腦的 20~30% 效能卻得先付出約 10 萬的預算,雖說可以用個幾年,但科技進步很快,明年就要迎接 RTX 50 系列了,規格汰換的速度也越來越快了,真的下手前要先想清楚啊!
聰明選購推薦:PC零組件篇
由於碰巧在雙11前,兩大陣營:Intel 與 AMD 都相繼推出新品,因此在處理器與對應的主機板方面就多了新的選擇,秉持著 “買新不買舊” 的概念,在預算許可下、建議直接入手新規格會比較合適,若是剛好前代有促銷、降價幅度大,可以進一步考慮,但基本原則還是在 “用途” 與 “預算” 上來做選購的重點,否則 CP 值這東西永遠也追求不完!
■處理器
CPU 選購上大體就是 Intel 與 AMD 兩大陣營,不過有新舊交雜,Intel 陣營因為新版本 Core Ultra 200S 才剛開賣不久,市場上仍以 14 代為主要銷售對象,之前 13 代庫存差不多已清空,至於 12 代部分還有少量的入門階在賣,想撿便宜的可以考慮一下,由於首波 200S 版本是以 K/KF 為主,非 K 版本要等之後才會推出,想嘗鮮的朋友可以考慮。
至於 AMD 陣營包括從 Ryzen 5000~9000 系列都有供貨,建議以 Ryzen 7000 與新版的 Ryzen 9000 為主要選擇對象,而不久前 9000 系列的官方價格調降也有略為反映了,因此價位也比上個月的報價略低一些,新價格的 Ryzen 9 9900X 也降至 15,000 元以下了,不過有趣的是,調降後的 Ryzen 9000 系列各版本售價與 Ryzen 7000 系列的差距就縮的更小了,想入手的朋友稍微捏一下就能上 Ryzen 9000 系列了,選哪版本就先考慮好再決定 (下好再離手~),至於想挑 X3D 版本的朋友可以稍微忍耐一下、等即將推出的 Ryzen 7 9800X3D 在 11/7 正式開賣,目前報價也已經出爐,479 美元約合台幣 15,000 元左右,若國內代理商不加價太多的話,A 粉應該可以考慮直接選用。
用途:上網、文書
基本上兩陣營的入門階就夠用了,像是 Core i3-14100、甚至還有在賣的 Core i3-12100 也可以,有內顯可用也能應付,預算略充足的朋友可以掐一下上 Core i5-12400,從 3,000 多拉到 4,000 多價位,5,000元左右也可以挑 AMD Ryzen 5 8500G 了。
用途:一般工作使用+遊戲玩家
非輕量級使用的話,往上挑的版本就很多了,中階定位有 Core i5 的 14400/14500、Core i7-14700 或是 Ryzen 5 7600/Ryzen 7 7700、甚至可以到 Ryzen 5 9600X 等最新款,價位在 1 萬元左右以下,如果還能入手 12 代的 Core i5-12600K 的話也仍是很好用的產品,由於需要搭配獨立顯卡來輔助提供更高效能,就算是挑無內顯的 F 版也可以 (加減省一點預算)。
用途:超頻/高階玩家/創作者
原則上就是以 Intel 的 K 版為主,如 Core i5-14600K、Core i7-14700K 與 Core i9-14900K 等,AMD 陣營的 Ryzen 9 系列、X3D 與新款 Ryzen 7 9700X、Ryzen 9 9900X/9950X 等也是不錯的選擇,後續 Intel Core Ultra 200S 系列的 285K、265K 等推出也是選擇的主角,預算上也落在 1 萬多元 ~ 2 萬出頭,整體預算上要抓比較高些,畢竟還要選搭同級別的主機板、記憶體與顯示卡才能發揮最佳效能。
■主機板
主板的陣營也是與處理器配套選擇,Intel 12/13/14 代的腳位都是 LGA1700,所以在 700 系列晶片組上都能支援,而新的 Core Ultra 200S 系列採用的是 LGA1851 腳位,需要選用 800 系列晶片組來對應,目前首波推出的是 Z890;AMD 在 Ryzen 7000 系列後就是 AM5 腳位了,對應的是 600 晶片組,但新版本的 Ryzen 9000 系列則是建議選用新推出的 X870E/X870 版本較佳,有支援 USB4,但考量價位的話,現有的 B650 也很夠用了。
價位上由於各家主機板廠的規格繁多,同樣晶片組也因配置不同功能而價格有所差異,基本上可以依預算來做選擇,目前最新的 Core Ultra 200S 系列僅對應 Z890 (其他尚未推出),價格上相對會較高,若是以 14 代的 Z790、B760、甚至超值版的 H610 等來看,基本款也 3,000 元有找,中階約落在 4,000 ~ 8,000 元,高階旗艦就得上萬元了,強烈建議考量預算後再做選擇。
AMD 陣營的新款 X870E/X870 主機板價格也從 7,490 元 ~ 17,990 元不等,如果選用 Ryzen 9000 系列的玩家可以直接挑 X870E/X870 的版本來搭配使用,支援 USB 4 與 WiFi 7 等規格也相當不錯,後續想入手 Ryzen 7 9800X3D 的朋友當然也是以此系列主機板為首選。
至於要選御三家 (ASUS、GIGABYTE、MSI) 還是小石頭 (ASRock),就看玩家的品牌偏好囉!
用途:上網、文書、一般使用
一般用途的需求上,以 micro-ATX 與中階 Intel B760 或 AMD B650 晶片組為主即可,若不是對應中高階處理器的話,不用特別入手高價位系列可節省預算,常見的三大品牌:華碩、技嘉、微星都有多款版本可選,預算允許下可挑具備 WiFi 功能的型號,想節省桌面主機佔用空間的朋友也可挑 ITX 尺寸入手。
用途:超頻、遊戲玩家或創作者
為確保效能與穩定,通常會偏向選用 Intel Z790 或 AMD X670E/670 等版本,不過目前兩大陣營的高階新款都已推出,若選擇 14 代高階處理器仍只能搭配 Z790 系列,新 Core Ultra 200S 版本則需配上 Z890 系列才行,AMD 陣營則可選用新版 X870E/X870,以獲得更強大的性能與支援性,但若考量預算且暫時無 USB4 需求的話,X670E/670 也很OK!品牌方面就依玩家偏好為準,各廠都有獨特設計,基本上只要玩家喜歡就行,唯一要考量的就是預算,高階主機板的價格帶範圍也有差別,大幾千~ 2 萬都有,入手前可以先參考一些開箱介紹。
如果是高階創作者方面,也有另外的選擇,透過搭配多核心架構的 AMD Threadripper Pro/Threadripper 7000 系列,可以擁有更高的極致效能,這時候的主機板組合選擇就可以挑 TRX50 系列,透過全功能齊全的特色與 Socket sTR5 完美結合,發揮至少 24C/48T (Threadripper 7960X) 或 32C/64T (Threadripper 7970X) 、甚至是 64C/128T (Threadripper 7980X) 的強大多核運算性能,這類型的主機當然預算上也就會高一些,適合預算充足、且需要強大運算效能的創作者入手。
頂規高階創作者旗艦推薦:GIGABYTE TRX50 AERO D,超強配置、極致效能!
■記憶體
選完處理器與主機板之後,接下來就是記憶體的部分了,從 2021 年底 Intel 推出 12 代之後,記憶體也邁入了 DDR5 版本,雖然前 2 年都還有 DDR4 與 DDR5 同時並存在市場上的情況,不過,隨著 AMD 也在 AM5 上採用 DDR5 之後,逐漸的市場也進入到 DDR5 普及時代,而基本以單條 16GB 容量為主的設計也讓使用者在系統上的順暢度大為提升,通常 1 組 16GBx2=32GB 的設計比起 DDR4 採用 8GBx2=16GB 來說要好上許多,至於新推出的 CUDIMM DDR5 系列目前還是剛開始階段、且定位高頻等級對於預算上可能會更高些,玩家可以先觀望一下再決定是否選用。
品牌方面常見的有 Crucial (micron)、Kingston、ADATA (XPG)、G.Skill、TEAMGROUP、Corsair、KLEVV…等,大部分也都提供有終身保固的服務,原則上以方便送修(萬一)、大品牌相容性通常較高為選購原則。
價位上也有落差,一般版本的入手價較親民,像威剛、KLEVV、十銓或金士頓的 DDR5-5600 16GB 都只要 1,000 出頭就能入手,超頻電競版的 DDR5-6000 (或以上) 價格其實也沒有加太多,1 組 32GB(16GBx2) 的 Kit 組合、含散熱片也大致落在 3,000 元上下,精品級的 G.Skill 也有相當多版本可選,價格就看玩家的預算高低囉!基本款也是 3,000 出頭就能入手。
用途:一般使用、文書需求
雖然作業系統最低要求只要 8GB 就OK,但建議至少維持 16GB 以上會比較妥當,就算選用入門款組合 (CPU+MB) 也盡量具備有 16GB 以確保運作執行順暢。
用途:遊戲玩家、美工繪圖、影音剪輯需求
建議直接 DDR5 16GBx2=32GB 起跳,以避免出現記憶體不足的情況,特別是繪圖或影音剪輯等吃記憶體資源較重的運算上,預算夠的話直接上 32GBx2=64GB 就更好了,或是有 24GBx2=48GB 的選擇也是可以考慮。
■SSD/HDD
以目前已經是 2024 年來看,主系統碟應該都是 M.2 SSD 為主流了,價格上也大致降到玩家可接受的水準,容量上除了入門款組合搭 512GB 還算尚可之外,建議至少 1TB 起跳會比較有空間餘裕,否則系統裝完、軟體裝完,剩餘的空間也不太多,很容易就在一段時間的使用下就塞滿各類檔案資料,目前 Gen 4×4 等級的價位落在 1TB 約 2,000 元、2TB 約 4,000 元左右,讀寫速度大體有 7,000/5,000 MB/s 以上,應該足夠應付一般使用,高階玩家在預算充足的情況下也可以選擇 Gen 5 等級的 SSD,速度可以達到更高的 12,000 MB/s 以上、相對價格也更高些,1TB 容量的 Gen 5 SSD 大約就要 5,000 元左右的預算了。
2.5 吋的 SATA SSD 與 3.5 吋的傳統 HDD 目前大多是作為支援用途,相比 M.2 規格的速度自然有落差,除非是舊電腦沒有 M.2 插槽,不然並不建議採用 2.5 吋的 SATA SSD (特別用途除外),畢竟價格上也沒有更優惠,至於 HDD 方面現階段則是作為備分用,儲存的單位成本較低一些,如果不是特別必要或有特定需求,一般選購時通常也不會特別加購。
顆粒部分目前大部分是以 TLC 或 QLC 為主,建議系統碟選 TLC 版本,如果是當作儲存碟來使用 (第二條M.2 SSD) 則可以挑大容量的 QLC 版本稍微節省預算。
超值裝機首選推薦:Kingston NV3 PCIe 4.0 NVMe M.2 SSD,品質可靠、低溫高效,系統/儲存兩用無虞!
高CP容量擴充推薦:XPG GAMMIX S60 Pro PCIe Gen4 x4 M.2 SSD,2000TB TBW 總寫入量、裝PS5也好用!
用途:一般使用
建議從 1TB 容量起跳,目前普遍都是 PCIe Gen 4×4 規格,基本上讀寫速度大致在 5,000 MB/s、價格稍低些,標準則是 7,000 MB/s 等級,原則上落在 1TB 約 2,000 元左右,安裝完作業系統與基本應用軟體後的剩餘空間會比較足夠。
用途:遊戲玩家、繪圖/影音創作者
有 2 種模式可以考慮,單條大容量或是區分系統碟與遊戲/資料碟的方式入手,通常主機板上也提供不止 1 條 M.2 插槽,高階主機板也有規格更高的 Gen 5 插槽,玩家可以考慮預算來選擇,譬如直接單條 2TB 甚至 4TB,那就系統/資料/遊戲都裝在同一條 SSD 中,或是 1TB 的系統碟 + 1TB/2TB/4TB 遊戲碟、甚至將資料碟放到第三條 M.2 SSD 中,就看玩家的習慣來做選擇,當然省事的話就選大容量的 SSD 放一起就好。
■顯示卡
別以為不玩 Game 就只要用內顯就好,對於有創作需求的族群來說,有沒有加獨立顯卡的效能差的可不是一丁半點,預算上許可的話,建議還是挑一片用用會讓電腦的運作流暢些!
目前主流陣營是 NVIDIA 與 AMD,分別是 GeForce RTX 40 系列與 Radeon RX 7000 系列,現有的組合除了 AMD 信仰有 3A 全餐外 (AMD CPU+AMD主機板+AMD顯示卡),RTX 40 系列主流則以 RTX 4060、RTX 4060 Ti、RTX 4070、RTX 4070 Super 這幾款為使用者主要選購對象,當然如果預算許可,直接進階到 RTX 4080、RTX 4090 也無不可(哈)!
NVIDIA 陣營的主要入手對象基本上就是 RTX 4070 這一階,上下也包括了 RTX 4060/4060 Ti 以及 RTX 4070 Ti/RTX 4070 Ti Super 這幾款,價格基本上也是萬元起跳,一直到 30,000 元左右,如果拿來打《黑神話:悟空》的話是都有水準上的演出了,就看玩家的預算抓到哪。
入門超值款推薦:MSI RTX 4060 Cyclone 8G金螳螂免萬就能入手,CP值佳!
中階旗艦款推薦:GIGABYTE RTX 4070 Ti Super Aero OC 16GB 純白體驗就是漂亮!
更高階的 RTX 4080 與 RTX 4090 系列在預算上就吃得比較多,尤其是旗艦款的 RTX 4090 基本要價都要上 60,000 元了,配套來看整機如果沒有抓個 10 萬預算的話恐怕也不好搭,口袋不夠深的朋友就請直接跳過,務實一點好!
AMD 陣營除了入門階的 RX 7600 落在萬元以下之外,預算略高一些就能入手 16GB 版本的 RX 7600 XT,中階主流有 RX 7700 XT 與 RX 7800 XT 兩款可以挑選,價位也分別落在 15,000 元以內與 18,000 元左右,之前的 RX 7900 GRE 金兔版應該已清倉完,否則 2 萬元內的價位也是十分超值;高階的就有 RX 7900 XT 與 RX 7900 XTX 這兩款版本,價格也大約要 3 萬 ~ 3 萬 8 左右。
從價位上來比較的話,AMD Radeon 系列在中階的 RX 7700 XT 與 RX 7800 XT 其實就能應付大部分需求,價格也落在 20,000 元內有找,特別是選用 AMD 陣營的玩家,直接組 3A 平台也是十分合拍的方式,配合 FSR 3.1 技術能在遊戲方面獲得不錯的 FPS 表現。
中階超值款推薦:SAPPHIRE Nitro+ AMD Radeon RX 7800 XT 16GB,3A 平台絕佳組合!
■散熱器/AIO水冷
原則上如果不是 K 系列或 X 系列,官方還是有附上散熱風扇的 (原廠風扇),非特殊情況下 (如超頻) 的使用應該也都足夠,但如果想要散熱效能更高,當然還是建議另外選購像是大型塔扇或是 AIO 一體式水冷來搭配會更佳,要是想要搭配整機來個散熱美型的電競風、那選用 DIY 模式的分體式水冷也是不錯的方式。
面對 K 系列或 X 系列的處理器來說,比較好的搭配方式還是以高性能塔扇、AIO 一體式水冷這兩種為主,前者預算大約落在 1,000~2,000 元、後者就看選擇的版本價位從約 3,000 ~ 破萬元都有 (360mm版),至於是否挑越貴的就更好?一般性能也是反映在售價上,當然水冷版本有加一些額外功能、譬如 RGB/LCD 螢幕等,也會增加售價。
不過,選購重點上還是要放在 “高效”、”靜音” 這兩項上,塔扇除了使用熱導管設計外,搭配的風扇也有關聯,轉速越快、風壓更強的風扇可以提供更高的散熱效能,相對的運作時的噪音也會較大,這部分就要看每個人的接受度,畢竟平衡點的標準也是人人不同;AIO 一體式水冷不只品牌多、各家推出的版本也很多,價位雖然較高、但相對的安靜度也更好,一般非 K 板可選用 120mm (單風扇) 或 240mm (2顆120mm風扇) 的尺寸即可,想超頻或是需要高效能的話則建議直接挑 360mm (3顆120mm風扇) 或 420mm (3顆140mm風扇) 的版本。
需要注意的是,塔扇選擇時要先確認機殼內的高度,否則容易一裝上去就超高、側蓋會無法蓋上,另外也有單風扇與雙風扇的不同,需要考量一下選用的主機板上 CPU 插槽四周預留的空間大小,不然會出現安裝卡機構以及與四周元件衝突的情況;水冷方面則是需要考慮機殼的空間能否容納水冷排的尺寸,一般中塔式機殼並不一定能放下 360mm 水冷,再者,解熱的等級也有差異,別以為 360mm 水冷的規格就是萬用,一些陽春版的 360mm 水冷根本無法壓制高階處理器,裝上去也發揮不了 CPU 的全速運作 (會降頻)。
高效散熱、塔扇推薦:be quiet! Dark Rock Pro 5,超強散熱、空冷塔扇首選!
高效散熱、靜音首選推薦:GIGABYTE AORUS WATERFORCE II 360 ICE,雪白靜音、高效散熱、菊鏈快連!
■電源供應器
作為主機中的動力來源,電源供應器的選購上真的不要隨便挑便宜的就用,品質與保固這兩項是選擇的主要重點,目前市場上的品牌眾多,建議盡量挑口碑較好的品牌,但這部分偏向見仁見智,各品牌的諸多版本皆使用者眾,使用狀況也各自不同,只能以大概率來看會是幾個品牌大廠的產品會比較有保障,而且也提供較長的保固期限 (譬如Seasonic的產品就都有10年以上)。
另外,對應搭配的零組件等級,大體上也可以分成 650W、750W/850W、1000W 這三個區間,一般文書用途或搭配入門階顯示卡則可選 650W 就足夠,若是有搭配 RTX 4060/4070 這一階的顯示卡,建議至少選搭 750W 或 850W 版本會比較合適,要是搭配高階處理器與 RTX 4080、RTX 4090 等版本的話,建議直接入手 1000W (或更高) 的瓦數會比較不用擔心供電問題。
規格面的部分,首先要注意一下是否有通過 80 Plus 或是 Cybenetics Lab 認證,以目前標準來看,大都也有 80 Plus 銅牌以上的水準,更多也都邁入 Gold 金牌等級,可以提供更好的能效表現;第二,支援 12VHPWR、12V-2×6 的 16-pin 顯示卡專用接頭,也就是所謂的 ATX 3.0/3.1、PCIe 5.0 規範,雖然舊款版本可以透過轉接線連接使用,但建議還是能夠從電源供應器輸出端直連會比較妥當一些。
額外設計就看各廠的技術與版本而定,像 Seasonic 海韻新推的 OptiSink 製程能提供更佳的電源供應器散熱與確保長時間運作穩定,並且提供有 Hybrid Mode 按鍵設計、具備 3 段式靜音智慧風扇控制,也能有效延長使用壽命,玩家在挑選的時候也可以將這些特色考慮進去。
高規旗艦款推薦:Seasonic ATX3 FOCUS GX-1000,OptiSink 新製程散熱佳、更穩定!
用途:一般使用
選用 650W 除了支援基本供電與入門級顯卡使用 OK 外,也建議挑選至少 80 Plus 銅牌以上認證的版本。
用途:創作者或電競遊戲
有加裝中高階獨立顯示卡的情況下,至少 750W 起跳會比較合適,建議選擇 80 Plus Gold 金牌認證的 (或更高) 的版本在長時間使用下的能效更佳,如果搭配的是旗艦級顯示卡或加裝更多配件的使用者,則建議一步到位選擇 1000W 版本來因應。
■機殼
選完各項零組件之後,總得找個家來安放這些配備,除了裸機玩家之外,大部分使用者還是會挑個機殼比較好置放,不過選機殼這方面真的就看個人美感來判定,除了基本功能面可以搭配之外,大體上就是簡單、實用這兩點,當然品牌與價位上也是需要考量,但一般來說,1,000 多元的中塔式機殼也是最多使用者挑選的區域,至於更貴的就看預算充足性以及有沒有特別要求來定囉。
一些特色性的機殼對於想組裝個人電競風的玩家來說倒是很有吸引力,像是之前開箱過的 ROG Hyperion GR701電競機殼就很有氣勢,不過近來的透明海景風氣也頗夯,如 Montech Sky Two、XPG Invader X 這類型的就很合適,不想太花俏的也能選單邊側透的 GIGABYTE AORUS C400 Glass Gaming、be quiet! Dark Base 701 實用美型兼具的樣式,甚至想多玩 DIY 隨意組合的也有 InWin MOD FREE 能自由組合框架的設計,就看玩家偏好來做挑選囉!
需要注意的是,搭配的主機板尺寸如果是標準 ATX、E-ATX,那部分中塔式機殼可能只支援至 M-ATX 而已、可能會無法安裝,一些採用緊湊型設計的機殼其內部空間也比較剛好,在安裝散熱風扇或是其他零組件時會比較不好下手 (容易卡機構),甚至無法支援 360mm AIO 水冷,挑選時最好確認一下長度與深度是否與選用的零組件尺寸相符,以避免出現不搭的情況。
另外如果可以的話,機殼提供的 I/O 擴充功能也可以選擇具有 Type-C 插槽的版本,對於目前許多 3C 行動外接設備會比較適用,畢竟這些隨身行動裝置也是經常要與電腦連接,前端 I/O 埠有提供的話,也免去要連接主機背面位置來的方便。
部分側透玻璃的設計與想像中的強度不見得相符,拆卸安裝時須多加注意,盡量直上直下的拿取,安裝元件或卸下時要注意擺放妥當,否則就要碎碎平安了!
用途:一般使用
省預算的情況下就挑千元左右的來搭配使用即可,注意不要挑鋼板過薄、容易導致元件吃重變形的版本,可以用手指輕壓外殼會不會容易凹陷來簡單判斷,如果考量外觀或希望可以獲得較好品質,預算略加一些就可以選到合適型號了。
用途:電競玩家、美型視覺
這部分就比較難考慮上限,機殼售價高低落差大,各款售價也不相同,加上個人的審美角度不同,建議衡量預算高低來做選擇,量力而為!價格也是從 1,000 多元到萬元以上都有~
續篇:周邊、筆電,敬請期待!
組好一台主機內的元件後,接著也來看看其他的搭配,像是螢幕、鍵盤、滑鼠等等,另外在筆電方面又該如何挑選呢?後面的續篇中再來為大家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