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 M.2 SSD 應該已經是玩家主機內的必備儲存元件,而且不只是常見的 PCIe Gen 4 規格、而是更高階的 Gen 5 版本也邁入到 14,000MB/s 的超高速讀寫速度,比起開剛始的第一代 Gen 5 僅破 10,000 MB/s 的效能來說等於又往前進了一大步!
隨著今年 COMPUTEX 大展落幕後,更多邁入 14,000 MB/s 速度領域的各家產品也陸續開始正式推出,其中來自 Sandisk 品牌大廠的 WD_BLACK SN8100 就是專為高階遊戲玩家、專業內容創作者以及對應關於 AI 運算/工作站而生的旗艦版 Gen 5 M.2 SSD,在挾帶超高速讀寫性能的優勢下,能夠帶給玩家最佳的使用體驗,趁著小編剛好入手,那就一起來探索一下這款產品的特色與優勢吧!

WD_BLACK SN8100 PCIe 5.0 NVMe M.2 2280 2TB Gen5 SSD開箱
隨著 Gen5 等級的 M.2 SSD 邁入理論的極限值,從原本剛推出時的約 10,000 MB/s 逐步的提升至 12,000 MB/s、14,000 MB/s+ ,相較於上限落在 7,400 MB/s 左右的 Gen4 來說,幾乎最高可達倍增的速度表現可以說是頂級玩家在追求極致效能上的夢幻逸品。
在各家對應的控制晶片不斷更新下,原本的高溫問題也得到了改善,以往擔心裝入主機中若沒有主動式散熱可能會導致長時間運作產生熱當的狀況也獲得解決,新一代的 Gen5 SSD 除了能提供使用者近乎極限速度的讀寫效能外,也更貼近玩家的實際使用面,搭載於桌機中、筆電裡,都能為玩家發揮最佳的讀寫性能,不只大幅縮短遊戲讀取、載入時間,在有支援 DirectStorage 技術的遊戲上更能將極速優勢發揮到最大化,場景加載只在一瞬間、超厲害!
先前在 WD_BLACK SN7100 發布時,相信玩家就十分期待 WD_BLACK 系列的 Gen5 版本正式推出,最好也能如同 Gen4 系列的經典款 WD_BLACK SN850X 那樣成為玩家手中的夢幻配備,好酒沉甕底,官方在 COMPUTEX 2025 展前也正式讓這款 Gen5 旗艦版 WD_BLACK SN8100 登場。

這次手上的版本是 Sandisk 特別設計的「媒測版禮包」,不過其實內部就是含有正規市售版的 WD_BLACK SN8100 以及一組 “仿產品外觀” 的產品展示設計立架、另外還有一支採用精美袋裝的十字螺絲起子,偏向是可以作為行銷展售用途,這並不影響接下來的產品開箱與實際效能測試,那就順便來擺拍一下吧!




禮包中的 WD_BLACK SN8100 採用的是慣用的黑色吊牌式盒裝設計,承襲一貫的 WD_BLACK 系列風格,可以看到除了有印上 SN8100 字樣以及產品大圖外,右上角也標示有 2TB 容量、右下角則是 PCIe Gen 5 與最高達 14,900 MB/s 的讀取速度等資訊。

背面採用了開窗設計可以看到產品的序號、條碼等標示,另外還有最高讀取速度達 14,900 MB/s 標示以及M.2 2280 PCIe 5.0 x4 NVMe 與 5 年保固服務等資訊。

而從官網可以看到這款版本的基本資訊,目前在容量上提供有 1TB、2TB 以及最大 4TB 等三種容量選擇,也有無散熱片、配備散熱片等兩種,就看玩家依需求來選擇入手哪一款版本。

拆開包裝可以看到採用透明膠盒妥善固定的 WD_BLACK SN8100 本體,另外還有一份說明書,基本上內附的是屬於無散熱片版本。

取出 SSD 本體,採用 M.2 2280 尺寸,除了慣用的黑色 PCB 設計外,正面的標貼可以看到產品相關資訊,包括 2TB 容量、型號、編號 WDS200T1X0M-00CMT0、出廠日期、SN 序號、工作電壓 3.3V/2.7A、產地、安規、PSID…等等。

背面部分則在黑色 PCB 上頭僅印上各項安規資訊以及 Sandisk Logo 等,基本上是單面打件設計,控制器等相關元件都配置在正面,由於未搭載散熱片,建議玩家在使用時要考量散熱問題,可以採用主機板上的Gen 5 專屬散熱片或是透過主動式散熱裝置來作協助會有更穩定的效果。(或直接選擇有散熱片版本入手)

至於 PCB 上配置哪些元件?在撕下標貼後就能一覽無遺 (這裡為拆解示範,避免破壞保固、請勿自行撕開),在 WD_BLACK SN8100 上採用了 SMI SM2508 控制晶片、但屬客製化版本打印上 Sandisk Logo 並標上 A101-250800-AC,具備 TSMC 6nm 先進製程工藝、8 通道、支援 PCIe 5.0 x4、NVMe 2.0 等介面規格,相比其他採用 10nm、12nm 製程的競品來說可以提供更具優勢的低溫、低功耗特色。


除了控制晶片外,還有搭配的 Micron 4GF77 D8CJX 這款 2GB DDR4 快取記憶體,至於儲存的 3D TLC 顆粒則是採用 CMOS-Bonded Array (CBA 結構、有助於提升單元密度與壽命) 的 Sandisk 025254 1T00 這款 218 層 NAND 快閃記憶體顆粒,單顆 1TB、共配置 2 顆總容量為 2TB。


透過 flash id 偵測可以看到裡面的控制晶片的確是 SM2508,儲存顆粒則是 Sandisk 218 層 BiCS8 TLC 1024GB x2、2TB 容量。

以下為 WD_BLACK SN8100 產品規格列表,分別為 1TB、2TB、4TB 三種容量,讀取速度上皆為 14,900 MB/s,寫入速度方面除了 1TB 版本為 11,000 MB/s 之外,2TB 與 4TB 版本基本上都是 14,000 MB/s,總寫入量 TBW 則分別為 600 (1TB)、1200 (2TB)、2400 (4TB),4K 隨機吞吐量 2TB/4TB 皆為讀寫 2,300,000/2,400,000 IOPS、1TB 版本為 1,600,000/2,400,000 IOPS,讀寫功耗為 6.5/7W、MTTF 為 1,750,000 小時,官方提供 5 年保固服務。

官方有特別提供關於 WD_BLACK SN8100 短片可以快速了解其具備的諸多特色與優勢。
Sandisk Dashboard
專屬應用軟體 Dashboard 儀錶板也改成了 Sandisk Dashboard,從官網上下載安裝後可以看到開啟時出現的畫面也是顯示 WD_BLACK,不過從 “我的裝置” 中則可以看到有秀出 SanDisk 裝置等訊息,而相關 SSD 的基本資訊則可以從 “概述” 選單中查知,選擇 (D:) WD_BLACK SN8100 NVMe SSD 就能進入到主要資訊頁面。



由於有支援繁體中文,對玩家來說應該很容易查看,在概述主頁面中可以看到關於這款 WD_BLACK SN8100 的各項資訊,包括目前的健康狀態、可用容量/已使用狀況、介面速度 (Gen5 x4)、溫度等等,最下方也有讀取、寫入速度的即時顯示。

在概述主頁的右上角則是提供有「遊戲模式」設定的小 icon,預設狀態下為 “關閉”,如果需要加速時可以改設定模式為 “開啟” 或是直接設成 “自動”,可提升對遊戲方面的性能加乘,包括像是載入時間、讀寫表現小幅提升等等。


除了概述主頁之外,還有工具頁面的一些設定可以依需求來做調整,像是 “韌體更新” 直接就能操作,另外也有 “清除磁碟機”、”診斷” 等功能項目可以使用。
工具頁面往下拉還有 “最佳化”、”裝置資料”、”快速 Windows 工具”、”其他軟體” 等多種設定以及快捷操作可以選用。



效能實測比較
在實際效能表現方面也透過上機實測來驗證,同時也對比一下 Gen4 頂規版本 WD_BLACK SN850X 的表現差異,相信就更能凸顯出 Gen 5 旗艦版本的極速魅力,以下為本次採用的測試平台列表:
● 處理器:AMD Ryzen 9 9950X
● 主機板:MSI MPG X870E Carbon WiFi (BIOS v1.A51 2025/07/08)
● SSD:Samsung 990 Pro Gen 4×4 M.2 SSD 1TB (主系統碟)、WD_BLACK SN850X 2TB (效能對照組)
● DRAM:G.Skill Trident Z5 Neo RGB DDR5-6000 16GB x2 (CL 28-36-36-96)
● VGA:NVIDIA GeForce RTX 5070 FE
● Cooler:NZXT KRAKEN ELITE 360 AIO (V2)
● 電源供應器:MSI MPG A1000G PCIE5 1000W
● 作業系統:Windows 11 Pro 24H2
上機後進行初始化與格式化,WD_BLACK SN8100 2TB 的可使用空間為 1.81TB,對於有遊戲需求的玩家來說,2TB 容量版本會是較佳的選擇。

先透過 CrystalDiskInfo 來檢視一下,除了顯示出正確型號以及容量之外,可以看到傳輸模式為 PCIe 5.0 x4、NVMe 2.0 標準,另外也支援 S.M.A.R.T、TRIM、VolatileWriteCache 等功能。

在常用的 CrystalDiskMark 中可以看到透過最新版 v9.0.1 的測試下 (預設模式),循序讀寫速度來到 14,854.81、14,005.67 MB/s,基本上可以說是達到官方宣告的 14,900/14,000 MB/s 讀寫速度,也是目前小編測過的 Gen5 SSD 中表現最佳、也最接近理論極限值的一款,不得不說,果然是 WD_BLACK 系列的最新旗艦,一推出就直接坐上速度之王的寶座。


對比一下 WD_BLACK 850X 的表現,同樣平台下獲得 7,313.70、6,519.34 MB/s 的成績也是達到官方標示數據,以 Gen4 x4 這一階來看也算是很頂規的效能,但一對比大哥 WD_BLACK SN8100 的成績就直接砍半,這也凸顯了 WD_BLACK SN8100 的強大效能。


在 TxBENCH 這一項測試上,WD_BLACK SN8100 仍舊維持有 14,100 MB/s 以上的循序讀寫速度表現,看到這個數字的確令人感到震撼,同樣的,對比 WD_BLACK SN850X 的 7,150/6,676 MB/s 成績就更能展現前者效能的優異之處,直接翻倍的數據不得不對這款 WD_BLACK SN8100 2TB 感到驚艷!


ATTO Disk Benchmark 中同樣可以看到 WD_BLACK SN8100 的優異表現,基本上在 128KB 這一階讀寫就已經雙雙邁入 12 GB/s,讀寫最高數據則是達到 13.19/13.94 GB/s;同樣的,對比 WD_BLACK SN850X 的成績則是落在最高 6.23/6.89 GB/s,也差不多是翻倍的成績。


3DMark 中有兩項關於 Storage 的 Benchmark 測試可以來做驗證,首先來看 Storage Benchmark 這一項,未開啟 Dashboard 中的遊戲模式 (預設:關閉) 則是獲得總分 4296 分,此時的平均 Bandwidth 為 721.86 MB/s,其他項目如 Load Battlefield V 表現為 1613.41 MB/s、Install Game 為 311.52 MB/s、Move Game 則是 4446.32 MB/s。

對照組的 WD_BLACK SN850X 則是獲得總分 3828 分、平均頻寬為 657.15 MB/s,其他幾項的測試表現也都有比例不等的差距 (10~40% 各分項不同),平均 access time 也是 WD_BLACK SN8100 快上許多。

如果開啟 Dashboard 中的「遊戲模式」設定,那結果就大為不同,可以看到同樣環境下的表現直接就提升了約 20%,平均 Bandwidth 也達到 859.59 MB/s,連 Load Battlefield V 都提升至 1852.47 MB/s、約 15% 提升,其他各項、包括平均 access time 都有不小的進步幅度。

另一項則是 DirectStorage feature test,基本上在啟用後 (DirectStorage On) 則是獲得相當大幅度的增進,直接從 6.86 GB/s 提升至 28.90 GB/s、321.3% Faster。

對比 WD_BLACK SN850X 則是獲得 5.28 GB/s (off)、15.40 GB/s (on),雖然也有 191.8% 增幅,但相比 WD_BLACK SN8100 來說仍有相當大的差距。

在 PCMark 10 也提供有 Storage 的測試,Full System Drive Benchmark 這一項獲得 4381 分,頻寬落在 677.38 MB/s、平均 access time 則是 37μs,對比同環境下的 WD_BLACK SN850X 則是獲得 3317 分以及 524.86 MB/s 頻寬與平均 access time 50μs,差距也有約 32% 左右。


那開啟為「遊戲模式」對這一項有無影響?實際在開啟後的測試結果可以看到,除了總分直接提升至 4999 分之外,頻寬也提升至 762.66 MB/s,連平均 access time 也都提升至 32μs,大致上也提升了約 14% 之多。

另外也來看一下在 Blackmagicdesign 的 Disk Speed Test 表現,基本上讀寫都有破 10,000 MB/s 大關 (先前測過的幾款 Gen5 版本在這一項大概都只有達到 7,000~8,500 MB/s 之間),對於玩家在影音方面上的支援性有著相當不錯的加乘效果。
對比的 WD_BLACK SN850X 在這一項上就可以看出成績差異,讀寫表現分別為 5,929.0/5883.5 MB/s,與WD_BLACK SN8100 相比顯然是差很大,但這並不代表 WD_BLACK SN850X 性能不佳,以 Gen4 等級來看已經是旗艦版,一對比 Gen5 的WD_BLACK SN8100 就能顯示出兩代旗艦的效能差距。


至於在 ezIOmeter 的測試中,128K 循序讀寫 QD32 的表現則是落在 14212.59/12916.31 MB/s,4K 隨機 QD32 則是獲得 1364577.14/1275893.09 IOPS,也是位於現階段的頂階行列中。

對比一下 WD_BLACK SN850X 的表現就能了解差異多大,128K 循序 QD32 的讀寫表現為 7092.02/6382.94 MB/s,4K 隨機 QD32 則是獲得 88375.84/757291.74 IOPS。

最後來看一下在 AIDA64 的 Disk Benchmark 上的表現,直接來 Linear Write 線性寫入試試,從線圖中可以看到初始速度落在接近 11,000 MB/s 左右做小幅度波動,速度維持一直到接近 80% 才略微降速至 10,000 MB/s 區間,持續至約 96% 的收尾階段才有大幅度震盪,短暫回落至 4,300 MB/s 後再攀升至近 10,000 MB/s 來回,平均數據為 10,422.5 MB/s。

對照組的 WD_BLACK SN850X 則是初始落在 5,500 MB/s 之間上下小幅震盪,持續至 42% 左右有 1,500~5,500 MB/s 的劇烈震盪期直結束,平均寫入速度落在 4,358.7 MB/s,相比 WD_BLACK SN8100 來說僅為其平均寫入速度的 4 成左右效能。

最後來檢視關於溫度的部分,透過常駐的 HWiNFO 64 可以看到初始開機後的 WD_BLACK SN8100 在溫度上維持在 38℃ 左右 (Idle),在開始執行各項測試後一段時間的溫度變化則是來到最大 75℃ (連續讀寫測試)、平均溫度落在 46℃,基本上實際運作下的溫度大多維持在 50~65℃ 之間,測試過程中僅依靠主機板上 Gen5 插槽上的被動散熱片。
而同時在 Gen4 插槽上的 WD_BLACK SN850X 則是 Idle 狀態落在 50℃ 上下、連續執行讀寫時最大也達到 74℃、平均為 54℃,對比下這款 Gen5 頂規的 WD_BLACK SN8100 似乎在溫度表現上反而更佳。


透過 Dashboard 中的效能圖表也可以查知運作中的即時溫度變化,長時間的連續讀寫操作下,溫度大致上會來到 63~67℃ 之間、還算OK,實測截圖是在近 2 小時的使用下呈現的溫度變化,僅依靠主機板上的 Gen5 散熱片,這一點在 SMI SM2508 控制晶片上算是一掃過去對 Gen5 SSD 又熱又燙的刻板印象。

總結一下測試上的表現,首先,作為對照組的 WD_BLACK SN850X 基本上已經是目前 Gen4 系列中的第一梯隊成員,高達 7,300 MB/s 的讀取速度可以提供玩家相當不錯的效能,只能說新登場的 WD_BLACK SN8100 更加優異,一推出就差不多登頂 Gen5 系列,在這樣的光環下就算 WD_BLACK SN850X 再出色也只能作為陪榜的一員 (特別要聲明啊,WD_BLACK SN850X 還是很優!),同樣情況在自家的 WD_BLACK SN7100 身上也是一樣,而且還輻射到目前現有的許多款 Gen4、Gen5 SSD,可以說輾壓效果相當強 ~(笑
結語
面對現階段主機板上對 PCIe 5.0 的支援度已經相當普及化的情況來看,選擇更高速的 Gen 5 M.2 SSD 自然是最佳組合,特別是對於效能要求較高的遊戲玩家、創作者來說,WD_BLACK SN8100 就是最極速的代表,光是逼近理論最高值的 14,900 MB/s、14,000 MB/s 讀寫速度就已經凌駕諸多其他同級產品。
另外,WD_BLACK SN8100 不但具備低功耗、低溫以及大儲存容量的特色,還享有可以提速的「遊戲模式」專屬設定,即便是大量場景載入或是資源耗用較大的遊戲或軟體,也能有提升效能的實際感受,再者,官方也提供長達 5 年的保固服務,在這些獨特的優勢下,很難有不入手的理由!
除了這次介紹的無風扇版之外,未來也將推出有搭載散熱片的版本,透過陽極氧化鋁材質的散熱片可提供有效降溫,目前 WD_BLACK SN8100 三款容量版本的建議售價分別為:1TB 6,980 元、2TB 9,980 元、4TB 19,980 元,至於更大容量的 8TB 版本預計於年底前推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