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新一波的 Gen 5 SSD 入場,身為電競品牌主流之一的 XPG 也推出最高階的 MARS 980 系列來因應,目前其中的 MARS 980 PRO 與 MARS 980 BLADE 都已正式推出,皆採用最新的 SMI SM2508 控制器、提供高達 14,000/13,000 MB/s 的高速讀寫速度,讓玩家可以發揮強大的讀寫性能,這次就來體驗一下其中的 MARS 980 BLADE 這一款吧!

XPG MARS 980 BLADE PCIe Gen5 x4 M.2 SSD開箱試用
這次開箱的 MARS 980 BLADE 相較於採用主動式散熱系統的 MARS 980 PRO 來說,採用僅 0.8mm 厚度的高效散熱片搭配更方便於在各項裝置系統中使用,在具備超高速讀寫效能的特色下,不論是用在筆電中、行動裝置裡、Intel/AMD 等最新平台,甚至在 PS5 中使用都能讓效能與容量擴充達到雙重提升。

這款 MARS 980 BLADE 外盒設計上承襲一貫的 XPG 大紅色包裝風格,除了正面印有實體照片圖示外,上方有印上基本的產品特色:速度達 14Gbps、DRAM Cache Buffer、相容筆電與 PS5 等裝置,下方則印有 Mera 頭像與型號、規格標示,右下角也有容量 2TB 的標示。
背面同樣也是採大紅色風格,上方的特色標示自然也強調最高效能可達 14,000 MB/s 以上的讀取速度、適用 PS5 遊樂器等,另外可透過掃描 QR-Code 查看產品細節,一旁也有 5 年保固服務的標示。


拆開外盒後可以看到內容物,這次倒是與之前的透明保護盒不同、改採紙質固定設計方式 (環保),SSD 本體則是採用透明塑膠袋包裝,取出即可看到產品實際樣貌。


主要內容物就兩樣,MARS 980 BLADE 2TB M.2 2280 SSD 本體以及 0.8mm 厚度的白色調散熱片,SSD 正面貼有規格標貼,Made In Taiwan、3.3V 電壓以及各式安規認證等,標貼不可撕掉、會破壞保固。
薄型散熱片除了採用白色調設計外 (白色塗層),正面除了有金色 XPG Logo 外、搭配幾何線條營造如命名 Blade 的刀鋒設計感。

另一面可以看到有控制器、快取以及儲存顆粒的布局,控制器採用的是 SMI SM2508 這款採用 TSMC 6nm 製程、4 核心/ 8 通道架構的 Arm Cortex R8,快取記憶體則是採用 Samsung K4A8G165WC-BCTD 這顆 8Gb DDR4、正反面都有設置 1 顆,儲存顆粒外觀打印 ADATA Logo,但實則是選用 Micron TLC 顆粒、透過 flash id 辨識下可以查知是 232 層 (B58R) 版本。




透過 flash id 偵測可以看到控制晶片採用的是 SMI SM2508,儲存顆粒則是 Micron 232 層 (B58R) TLC 版本。

有控制晶片那一面可以看到有 2 顆 NAND 與 1 顆快取記憶體 DRAM 配置,另一面則是因為貼上標貼所以看不到底下布局,小心撕下這片採用易碎設計的保固標貼後就能看到實際的樣貌 (請勿自行撕下以免破壞保固),同樣是一顆 DRAM 與 2 顆儲存顆粒,總共 4 顆構成 2TB 容量,DRAM 快取則是正反各一顆 1GB DDR4-2666、總共為 2GB 容量。

隨附的散熱片除了正面有塗裝設計外,背面則是預裝有一片 3M 導熱貼設計,撕掉外層護膜就可以貼在 SSD 本體上,不過如果是搭配 PC 主機使用的話,通常主機板上都有提供散熱器所以並不一定要先貼上,如果是用在對應 PS5 等裝置的話就可以貼上輔助散熱,基本上用不到的話可以先收起來。


目前 XPG MARS 980 Blade 系列一共推出有 1TB、2TB、4TB 等三種容量供選擇,官方的循序讀寫速度標示在讀取方面這三款版本都是 14,000 MB/s,寫入方面 2TB/4TB 版本皆是 13,000 MB/s、1TB 版本則是 10,000 MB/s,4K 隨機部分以 2TB 版本的 2000K IOPS 讀取為最高、寫入則三款都是 1650K IOPS,TBW 則是 740TB (1TB)、1480TB (2TB)、2960TB (4TB)。

官方的一張圖顯示特色!

順便提供一下詳細規格介紹供參!

效能檢測
效能部分就透過上機實測來檢視一下,本次採用的測試平台列表如下:
● 處理器:AMD Ryzen 9 9950X3D
● 主機板:MSI MPG X870E Carbon WiFi
● SSD:Samsung 990 Pro Gen 4×4 M.2 SSD 1TB (主系統碟)
● DRAM:XPG Lancer RGB DDR5-6000 16GB x2 (CL 28-36-36)
● VGA:NVIDIA GeForce RTX 5070 FE
● 電源供應器:MSI MPG A1000G PCIE5 1000W
● 作業系統:Windows 11 Pro 24H2
首先在格式化後的可用空間為 1.86 TB。

透過 CrystalDiskInfo 偵測資訊顯示,除了採用 NVM Express 2.0 標準與 PCIe 5.0 x4 傳輸模式外,也支援 S.M.A.R.T.、TRIM、VolatileWriteCache 等功能,一般使用模式下的溫度基本落在 40~45℃ 左右 (搭配主機板上的預裝散熱片),全速下的溫度也還在可接受的 60℃ 左右。

直接先採用 CrystalDiskMark 來看讀取速度的成績,在預設模式下,循序讀取與寫入的部分獲得 14,469、13,381 MB/s 的高分,基本上已超過官方標示的 14,000/13,000 MB/s 水準。


TxBENCH 下的成績表現則是落在循序讀寫為 13,693、14115 MB/s 左右,也是相當不錯的成績。

ATTO Disk Benchmark 下則是在 2MB 時、讀取/寫入皆邁入高速穩定期,最高成績落在讀取 13.90 GB/s、寫入 12.59 GB/s。

在 AIDA64 的 Disk Benchmark 中可以透過 Read Test Suite 來檢視線性、隨機等讀取表現,重複 2 次測試下的成績基本上都維持在 11000 MB/s 以上的水準,相比一般 Gen 4 或是 Gen 5 基本款的表現都要來的更好。

直接來看 Linear Read 線性讀取測試,從線圖上可以看到一起始就拉高到接近 11,000 MB/s 左右,接下來就是小幅度波動一直到結束都維持均速狀態,平均成績則是落在 10,634.9 MB/s,與前面綜合表現差不多。

至於 Linear Write 線性寫入的部分,從線圖上可以看到初始速度同樣也是接近 11,000 MB/s、維持小幅度波動持續至 20% 進度後才降速至 3,500 MB/s 區間,接著持續維持小幅度波動一直到約 73% 進度時才二次降速至 1,750 MB/s 區間直到結束,平均數據落在 4,399.8 MB/s。

另外,在 ezIOmeter 測試上,1 Threads /128KB QD32 循序讀寫的表現則是獲得 14,075.6 MB/s 與 12,999.3 MB/s,基本也是有達標官方標示;8 Threads /4KB QD32 隨機讀寫的部分則是獲得 6,447.45 MB/s 與 5,071.35 MB/s 與 1650548.2 /1448715.9 IOPS,表現也是相當優異的。

最後來看一下透過 ADATA SSD ToolBox 專屬工具軟體的檢視,基本上直接搭配主機板上散熱片的表現在一般狀態下大概就是維持在 40℃ 左右,其他還有提供包括自我檢測、工具、系統最佳化以及性能測試等可以自行選用,其中的磁碟複製也是方便玩家操作的功能,有入手 XPG 系列 SSD 的朋友可以下載安裝。

結語
各家新一波的 Gen5 SSD 系列基本上都站上 14,000 MB/s 以上的讀取速度等級,甚至寫入部分也都達到 13,000 MB/s 以上,當然這個頂階區間 XPG 也沒有缺席,新一代的 MARS 980 系列可以說是目前高效能 SSD 中的頂規定位行列成員,這次入手的 MARS 980 BLADE 2TB 版本採用了 TSMC 6nm 製程的 SMI SM2508 控制晶片,搭配 Micron 232 層 3D TLC 儲存顆粒與 Samsung DDR4-2666 2GB DRAM 快取記憶體,提供了 14,000/13,000 MB/s 高速讀寫速度的優異成績。
另外,不只實測上除了有超過官方標示的讀寫水準外,AIDA64 中的線性讀取與寫入線圖更是超穩定,想要擁有高速運作的穩定保證,那這款 XPG MARS 980 BLADE 就是最佳選擇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