邁出無線網路新世代關鍵一步
隨著智慧型手機、筆電、穿戴裝置、遊戲主機與各式 IoT 設備的普及,現代家庭與辦公環境中同時連線的情況日益頻繁,頻寬競爭與網路壅塞成為常態。即使採用最高階 Wi-Fi 規格,裝置密度的增加仍可能引發延遲與速度下降,影響整體網路連線體驗。
為因應未來高密度連網需求,下一代無線網路技術 Wi-Fi 8 應運而生。TP-Link 宣布完成全球首例 Wi-Fi 8 連接測試,成功驗證其可行性與數據吞吐表現,象徵無線網路技術正式邁入全新時代。

Wi-Fi 8三大核心方向
聚焦穩定性、多設備協作與無縫漫遊
核心技術一:穩定可靠,遠距覆蓋更全面
Wi-Fi 8 導入分散式資源單元(DRU)與增強型遠長距離(ELR)技術,顯著提升訊號穩定性與遠距設備的連線品質,提升家中各區域網路覆蓋。
- DRU (Distributed tone Resource Units)分散式資源單元:Wi-Fi 8透過DRU動態資源單位的大小和分配策略,因應不同場景的網路使用需求,能將上行頻譜分散至更寬頻段,使路由器能更清晰接收低功率或遠距設備訊號,使視訊通話與即時影像串流更穩定。
- ELR (Enhanced Long Range)增強型長距離傳輸:透過新一代的封包結構和編碼,可使路由器連結的距離更遠,並有效改善家中訊號死角覆蓋狀況,確保無論是樓上臥室、車庫或戶外空間,都能維持穩定連線。
核心技術二:智慧頻譜分配,多設備高效協同
Wi-Fi 8 整合 UEQM、New MCS、DSO 與 NPCA 等技術,顯著提升多設備同時使用時的頻寬利用率與穩定性:
- UEQM (Unequal Modulation)不等調變技術:UEQM使每個 Wi-Fi 傳輸流都能以其「最佳速率」運作。較弱訊號不再拖慢整體網速,即使訊號品質有所不同時,也能維持穩定且一致的連線體驗。
- New MCS (New Modulation and Coding Schemes)新調變與編碼方案:過去的Wi-Fi編碼方式在訊號衰減時,傳輸速率常會「階梯式」下降,如:遠離路由器時,設備的網路速度可能會突然降速,而導致延遲。為有效解決此問題, Wi-Fi 8 新增的 MCS 等級與編碼方案,讓網路下降速度「更平順」,也使得全屋都能獲得更穩定的連線及一致網路速度。
- DSO (Dynamic Sub-band Operation)動態子頻段運作:多數終端所使用的裝置,即使不需要,也會獲得固定頻段區塊,這將造成部分頻段閒置、浪費,甚至壅塞。Wi-Fi 8 新增DSO技術,允許路由器根據每個裝置的實際需求更精確地分配頻段,使其利用更精準高效,同時釋放未使用頻寬空間,提升整體網路效能與傳輸效率。
- NPCA (Non-Primary Channel Access)非主要頻道存取:傳統 Wi-Fi 系統即使周圍頻道空閒,也仍僅能於路由器的「主要頻道」進行傳輸。NPCA 技術讓設備在主頻道繁忙時,能切換至「子頻道」傳輸,有效分散流量、降低延遲,即使在高負載環境下也能維持流暢且高速的連線體驗。
核心技術三:無縫漫遊,多接入點協同更流暢
Wi-Fi 8 強化無縫漫遊與多AP協調,確保用戶在多 AP間穩定連線。
- 無縫漫遊優化:Wi-Fi 8 進一步優化無縫漫遊技術,讓使用者在家中移動時,設備能自動在各AP間快速切換,無需中斷或重新連線。無論走到哪個房間,連線都能保持穩定不中斷,避免常見的斷線、影音卡頓或延遲問題。
- Multi AP (Access Point) Coordination多AP協調:Wi-Fi 8 從「單一設備協作」提升至「多接入點之間協同」,各 AP(包含路由器、Mesh 節點與訊號延伸器)會協調時序、精確導向訊號並調整功率以減少重疊。即使在多Mesh網路或擁有多個基地台的家庭網路環境中,也能維持低干擾且穩定的速度。

Wi-Fi 8:從理論到實測,無線網路進入新時代
Wi-Fi 8 的設計不再僅以峰值速度為目標,而是聚焦於穩定性、多設備協同與無縫連線的全面升級。其超低延遲、高頻寬與高併發特性,將滿足 4K/8K 影音串流、VR/AR/XR 零延遲互動、智慧家庭及物聯網等應用需求。TP-Link 完成全球首例 Wi-Fi 8 連接測試,意味著這項新世代技術已正式邁入實際驗證與應用階段,為全球無線網路發展揭開新篇章。

TP-Link 始終致力於引領無線網路技術發展。Wi-Fi 8 為高密度環境打造了全新穩定可靠的網路標準,展現品牌對無線連線可靠性與創新技術的深厚實力。延續 Wi-Fi 7 世代建立的市場領導地位,TP-Link 將持續引領 Wi-Fi 8 標準與生態發展,攜手業界合作夥伴,共同推動新世代無線連線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