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G Strix 系列中的 SCAR 18 一向是大尺寸與高階等級的電競筆電代表作之一,在接續去年的 2024 年款搭載 Intel 第 14 代 Core i9-14900HX 之後,2025 年款對應最新的 Intel Core Ultra 9 275HX 以及 NVIDIA GeForce RTX 50 系列顯卡等高規格也推出了三款版本供玩家入手,分別搭載 RTX 5070 Ti、RTX 5080、RTX 5090 GPU,提供最強大的運算效能與遊戲表現。

這次小編入手的是三款版本中的最高階、也就是搭載最高等級 RTX 5090 GPU 的 G835LX 這一款,從價位上來看可是相當高 “貴”,不過從硬體配置上都是採用高規的頂級版本來論的話,也就頗為合理了吧!那就跟著小編視角,來試試這款新一代電競筆電機皇的迷人丰采囉~

ROG Strix SCAR 18 2025 (G835LX) 電競筆電開箱
每年的 SCAR 版本都有些出人意外的設計,當然 2025 年版也不例外,A 件上蓋的經典 Slash 斜切設計直接放大成為了 AniMe Vision 顯示器,透過 810 個 LED 穿過 8,353 個精密切削孔洞,呈現獨具個人化風格特色的展示區,玩家可以載入預設動畫或是匯入喜歡的 GIF 檔案,打造獨屬於個人的視覺外觀。

新版的 ROG Strix SCAR 18 是不是更吸引目光了呢?那就來開箱吧!外箱部分仍舊維持灰色調設計風格,改採原有的橫式設計 (去年市直式設計),外盒正面當然印有 ROG Strix SCAR 字樣,正中間的 “無懼之眼” Logo 則是採用了 AniMe Vidion 設計,代表了 2025 年版的獨特之處。

一開箱就可以看到盒內的小巧設計,上掀蓋的內部印了這一版的獨特設計,包括 A 件上蓋的 AniMe Vision、ROG Intelligent Cooling 散熱、Tool-less Access…等等。

另外也附上了說明書小包、ROG Strix Impact 有線滑鼠、20V/19A 380W 版本的變壓器 (這款搭載的是 RTX 5090 GPU) 等,至於隨盒附贈的背包則是相當漂亮且要價不斐的特仕版,拿來收納 SCAR 18 正剛好。





本體登場!有別於 2024 年版的 Slash 斜切飾紋,直接上 AniMe Vision 顯示器,也跟 ROG Phone 9 有類似的設計風格,A 件上蓋這一排斜切的區域一共有 8,353 個切削孔洞、內建 810 個 LED,玩家可以在此區域展示獨屬個人風格的動畫或文字,搭配右側的 ROG Logo,展現 SCAR 18 的獨特電競魅力。
另外,由於採用了一體成型設計的機身,在燈效關閉時的黑色調風格顯得十分簡約,表面還做了細緻處理、手感更佳,邊角有特別做倒角處理,呈現更圓滑的設計感,這一點不只在上蓋、基本上在整體機身上都可以發現,就連背面散熱區域四周也變得圓潤許多。

對、沒錯!除了 AniMe Vision 顯示區可以跑文字、動畫之外,ROG Logo 這顆無懼之眼也是整顆亮,底部四周直接上了全環繞式 Aura RGB 燈效,超閃!360 度全方位的光效提供,夜間呈現的可能是整台筆電都浮在光暈上的感覺。

掀開上蓋後就是大尺寸的 18 吋 Mini LED 面板,搭載的當然是最新的 ROG Nebula HDR 霓真技術螢幕,具備超過 2000 個獨立調光區域與 1200 尼特峰值亮度、2560 x 1600 (WQXGA) 16:10 2.5K 解析度、240Hz 更新率、3ms 反應時間、100% DCI-P3 廣色域、NVIDIA G-Sync 技術、Pantone 認證…等超高規格,而且 2025 年版還加入了 ACR 明室對比技術、可減少反射並提高對比度達 4.5 倍,呈現超鮮豔的顯示色彩,比去年的 SCAR 18 更加厲害。

至於螢幕上方的視訊鏡頭也提升至 1080p FHD 等級、支援 Windows Hello ,螢幕下方則可以看到蝕刻有 ROG Strix 字樣。


I/O 埠基本維持與 2024 年版類似、但規格略有升級,右側提供有 2 組 USB 3.2 Gen 2 Type-A,左側同樣是主要連接區集中位置,除了電源插孔之外、2.5G RJ-45 LAN Port、HDMI 2.1、USB 3.2 Gen 2 Type-A、2 組 Thunderbolt 5、3.5mm 音源孔等,提供相當不錯的擴充性。


至於 C 件區域基本上一改去年的大幅飾紋風格而回歸內斂簡約風格,同樣有大尺寸的觸控板可以方便玩家操控,鍵盤區的配置與之前差不多,右上角有六角特殊造型的電源開關鍵、右側提供有方便的數字鍵區,左上則是專屬快捷鍵區 (M1~M5)、可調音量/麥克風以及切換模式與開啟 MyASUS 等,但今年版有支援實體 Copilot 按鍵,整體也是巧克力鍵+RGB個別背光設計,玩家同樣可以從 Amoury Crate 中做個人化調整。
轉軸設計同樣具備單手可開蓋的省力設計,C 件上也貼有支援 Intel Core Ultra 9 與搭載 NVIDIA GeForce RTX GPU 的標示貼紙。






底部這次直接設計了 ROG Strix 字樣的散熱槽,偽立體的排列猛一看還真以為是立體版的咧!
雖然這次沒有特別打印上 Intelligent Cooling 字樣,但其實對照一下與 2024 年版的底部就會發現量者有所不同,採用三風扇技術+全覆蓋式均溫板設計,在三層式散熱器的加持下能夠讓空氣從側面與底部一進入機身內部就具備高效的導熱特性,排氣口移至機身尾端可以不影響到玩家使用滑鼠的感溫性,再配上顯示卡採用 Conductonaut Extreme 液態金屬來協助散熱,就算開啟極速模式也不用擔心過高的噪音會影響玩家使用體驗,官方宣示可最高降低 15度C 的處理器溫度。
而整個底部外框也嵌入了全環繞式導光條,可提供 360 度全景燈效,比起前代的前、後端燈效來說,簡直就是光效大躍進。
底部還有可一鍵開啟的免工具設計,想升級更換記憶體、硬碟或是風扇清潔也沒問題,輕鬆就能達成。


來看一下實際的燈效表現,上蓋的 AniMe Vision 可以設成 ioioTIMES 跑馬燈、ROG 無懼之眼則是整個眼睛都發光,底部的 360 度導光設計相當亮眼,平放時就能感受到整機置放於光海中的視覺體驗。




效能實測
效能表現方面當然也是要實際測試一番,畢竟內建了頂規的 Intel Core Ultra 9 275HX 處理器與 NVIDIA GeForce RTX 5090 顯示卡,雙強聯合之下,效能自然是十分可期!
從作業系統的資訊顯示可以看到基本的硬體配置,包括像是採用了 2TB 容量的 SSD、64GB 記憶體等,另外從顯示器內容可以看到的確是 240Hz 更新率,視覺體驗更佳!


裝置管理員可以看到更多細項,包括有支援 WiFi 7 的無線網路、Intel BE200 320MHz,顯示卡則是 NVIDIA GeForce RTX 5090 Laptop GPU 等。


簡單透過 CPU-Z 來檢視一下內部的處理器與主機板、記憶體等基本資訊,另外也透過 Bench 選項來測一下這款處理器在單、多核上的表現。




8P+16E 共 24T 的 Intel Core Ultra 9 275HX 在單核表現上獲得 870 分、多核方面則是達到 17302.5 分,對照一下 2024 年版採用的 Intel Core i9 14900HX 表現,新版在單核方面差異不大、多核表現則是勝出一籌。

去年搭配的是 NVIDIA GeForce RTX 4090 Laptop GPU,今年新版自然也就選擇最高階的 RTX 5090 囉!規格更優異的 RTX 50 系列能提供更強大的運算效能,新版 SCAR 18 也提供三種 GPU 搭配:RTX 5070 Ti、RTX 5080、RTX 5090,玩家可以依照需求與預算來做選擇。


在 Cinebench 的兩款測試版本中可以看到分別獲得有單、多核 2249/34133 pts 與 137/2139 pts 的成績,表現上算是相當優異,對比去年版本的 SCAR 18 當然是勝出一籌。


在 3DMark 中的 CPU Profile 項目也能看到新款 SCAR 18 的表現更加優秀,單核成績來到 1295 分、最大核心數的表現則是達到 16748 分。

在 AIDA64 Cache & Memory Benchmark 中來檢視一下關於內建的 DDR5 記憶體效能表現,從 v7.65.7400 中的讀取、寫入、複製等三項中,獲得 85982、82623、85246 MB/s 的成績,延遲部分則是 108.9 ns。

新版 SCAR 18 採用的 SSD 為 WD PC SN8000S 這一款 2TB 版本,Idle 溫度落在 40度C,PCIe Gen4 x4、NVMe 2.0,同樣有支援 S.M.R.T.、TRIM、VolatileWriteCache 等功能。

透過 CrystalDiskMark 簡單測試一下讀寫速度水準,大致上落在 6,800/6,500 MB/s 讀寫速度左右。


至於 3DMark 常規測試部分,從數據表中可以看到總體的成績算是蠻出色的,畢竟是強強聯合的配置,包括像是 DX12 的 Speed Way、Steel Nomad 等項目都有接近 6,000 分的表現, Port Royal 光追成績也達到 13018 分,Time Spy 與 Fire Strike 這兩部分的成績也都相當不錯,可以驗證新版 SCAR 18 在 3D 性能上能符合玩家需求。

看一下在 3DMark Solar Bay 的成績,總分直接達到 104,518 分,Graphics test 來到 397.41 FPS,其他三區的表現也分別有 406.19、404.99、376.20 FPS,相當不錯。

至於三項 feature test 上也同樣有不錯的成績,DirectX Raytracing 獲得平均 82.02 FPS、Mesh Shader 獲得 678.06 FPS (on)、Sampler Feedback 則是獲得 748.34 FPS (on)。



在 DLSS 的部分,直接採用 3840 x 2160 解析度模式、以 Performance 為代表來看啟用 DLSS 2X/3X/4X 的表現,可以看到 DLSS off 模式下為約 30 FPS、開啟後 (on) 分別在 2X/3X/4X 下獲得 115.87、162.42、201.59 FPS。



在 FFXIV Dawntrail Benchmark 的測試上,採用 2560x 1440 High (Desktop) 模式下獲得 20279 分、評語 Extremely High,平均幀數來到 147.4 FPS, 五項場景的總導入時間也僅 8.974 秒,對於新版 SCAR 18 來說算是很 Easy 運作的遊戲,基本上搭載了 RTX 5090 GPU,一般遊戲都能順暢遊玩。

《黑神話:悟空》的部分直接就是偵測為最高的 “影視級”,以 2560 x 1600 解析度、開啟 DLSS 超取樣精度設定為 50 的情況下,全景光追關閉時測得平均幀數為 124 FPS、全景光追開啟時則是獲得平均幀數 115 FPS,基本上也都是超順暢的遊玩體驗,而且遊戲畫質能保持最佳化。


《魔物獵人 荒野》的部分,直接以預設模式偵測的 “極高” 為基準來做測試,解析度同樣設定為 2560 x 1600,可以看到獲得的總分來到 26067 分,平均幀率則是 152.80 FPS,評語為 “可非常順暢地遊玩”,看來即便是 3A 大作也是難不倒這款 ROG Strix SCAR 18 的啦!

總合測試的部分,在 CrystalMark Retro 項目上可以看到總分獲得 28225 的高分,各元件的成績也是相當不錯。

另外在 PCMark 10 的測試下,可以看到總分獲得 8185 分,基本上這也跟高階桌機的表現沒有太大差別了,對於玩家在各項模式的使用下應該都能透過新版 SCAR 18 獲得絕佳的運算成績。

專屬的Armoury Crate應用軟體
開啟專屬的 Armoury Crate 應用軟體之後可以看到「首頁」的基本資料顯示以及操作模式的設定,模式預設是 “效能”,玩家可以自行調整為 “極速” 來獲取最大的性能表現,當然如果只是一般使用狀態下也可以選擇採用 “靜音” 模式、甚至自行編輯 “手動模式” 來做最合適個人化的操作。

另外在「裝置」頁面則可以看到各項細部設定,包括 “系統設定”、”釋放記憶體”、”GPU效能”、”自定義熱鍵”、”燈光”、”資源監視器”等,其中的系統設定就提供了多項的細部功能可以自行設定,像是開機音效、FN鍵定義、面板省電、同步電源模式、SDR-背光控制…等。

從 “GPU效能” 這一項可以設定顯示卡的輸出模式,預設為 “混合輸出”,如果想要擁有最佳化的顯示性能,像是玩遊戲或是需要顯示卡高效運算等使用情境下就可以改為 “獨顯輸出” 模式,以 SCAR 18 有搭配最高階的 NVIDIA GeForce RTX 5090 GPU 肯定打 Game 時候要選擇採用,但會較耗電、建議有插電狀態下使用。

鍵盤區的 Hot Key 熱鍵可以透過這裡的自定義設定來自行變更玩家習慣的操作模式,只要透過右側的對應選項就能輕鬆設定。

“燈光” 這一項當然也是玩家個人化設定下的必選項目,基本燈效方面也提供了多達 12 種可以切換 (預設為彩虹),包括像是:恆亮、呼吸、閃爍、彩色循環、彩虹、彗星、跳躍閃爍、星光、雨滴、觸發、雷射、漣漪,不想有燈效干擾的話也可以選擇關閉。

在 Armoury Crate 中還可以看到有「AniMe Vision」的選項,對應 SCAR 18 正面 A 件上的顯示,除了可以透過加入圖像來做動畫套用之外,直接從內容庫中就可以看到預設的 ROG 主題,像是 For Those Who Dare、ROG Logo、Raining 雨滴…等等都可以直接套用,再不然也可以透過右側提供的文字燈效來做自行設定,可輸入字串、也可以選擇包括字型、字型大小、播放速度等,算是頗有 DIY 玩樂感的一塊!




結語
電競筆電一向是玩家的心頭好,可以拿來玩遊戲、也能做高負載的運算需求,尤其是搭配上夠力的獨顯那就是移動型高效能桌機的代表,從 ROG Strix SCAR 18 上可以看到一路走來的 SCAR 18 在規格上的提升、效能上的提升,甚至是設計上的提升,這包含了研發團隊對每一代版本的用心,尤其是這次的 AniMe Vision 設計倒是很呼應其他行動裝置,對於玩家的個人化風格提供有了鮮明的特色。
這次入手的 2025 年版 SCAR 18 實際體驗後,真心覺得完全就是再一次的顛峰之作,除了螢幕提升對於打 Game、追劇可以更爽之外,新版的外觀也不像過去版本那樣的 “硬梆梆”,多了一些圓滑感與不過度誇大的 “質感”,讓這款內涵強大效能的電競筆電在除了電競之外也有高階筆電的內斂味道,特別是開極速運作時的噪音真的有降,整體的運作溫度也的確較前代更優,總體就是一個 “棒” 字來代表了!
唯一考量的就是荷包的深度了,用不到最高階 RTX 5090 GPU 的朋友可以選搭 RTX 5070 Ti 的版本就好,應該也是十分夠用了! (小編口袋破洞、有試玩到就好X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