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msung 三星的手機一向是 Android 陣營玩家的重點選擇,其中的 “摺疊系列” 款也已經進化到第 7 代,相比之前歷代的版本來說,最新的 Galaxy Z Flod7 可以說是將「輕」、「薄」這兩項特色發揮到極致的一款,加上比前代 Gaxlay Z Fold6 更快 38% 的處理器速度以及更大的螢幕尺寸、與最新的 Galaxy AI,對於正好打算入手摺疊新機或是升級的玩家,算得上是現階段最佳的選擇了。
前些日子剛好有機會借到試用機來玩玩,順便就來開箱一下這款 Galaxy Z Fold7 有哪些特色以及簡單測試下的性能表現囉!

Samsung Galaxy Z Fold7 摺疊手機開箱
基本上一如既往地,外盒採黑灰色設計、上方有印上 Galaxy Z Fold7 字樣,盒子的厚度就跟進化到第 7 代的超薄厚度一樣薄博的,打開後就是手機本體與一組傳輸線、退卡針、簡單說明書等,手機機身是以打開 (攤平) 的方式置放於盒內。
目前顏色方面一共提供有 “海影藍”、”淬霧銀”、”墨夜黑”、”山嵐綠” 等 4 色可選,小編手上的是其中的主打款 “海影藍”。



鄉比前代的 Galazy Z Fold6 與前前代 Fold5,Galaxy Z Fold7 的螢幕尺寸在展開後達到了 8.0 吋,比起 Fold6/Fold5 的 7.6 吋要大上一些,折起來的封面螢幕尺寸也有 6.5 吋、比 Fold6 的 6.3 吋 /Fold5 的 6.2 吋也是大上一些,重量上 Fold7 也僅 215g、比 Fold6 的 239g /Fold5 的 253g 要輕不少,整體感覺就是畫面變大、重量更輕,而且在機身的厚度上也來到了單面厚度僅 4.2mm。
也就是說,以往覺得折疊後的狹窄機身變得寬了一些、讓視覺感更佳之外,展開後的寬度也比 Fold6 更寬 11mm,總厚度僅 8.9mm 比起 Fold6 的 12.1mm 直接降了 3.2mm、約近 1/3 的厚度真的無法無視啊,作為隨身攜帶的手機來說算是有了不小的進化。


由於折疊後的螢幕尺寸仍有 6.5 吋的大畫面,加上比前代略寬的設計讓單手操作上使用也十分方便,基本上也讓視覺感更好、而不會有因為折疊而導致單手握持使用時顯得窄小狹長感,到了第 7 代的 Fold7 在折疊後這部分更像是一般手機的尺寸。
正面可以看到採用的是開孔屏箝制相機鏡頭,具備 1000 萬畫素 /F2.2 光圈,背面則是提供 3 組鏡頭、分別為 2 億 (F1.7) + 1200 萬 (F2.2) + 1000 萬 (F2.4) 畫素,支援 3 倍光學變焦、2 倍光學品質變焦以及最高 30 倍數位變焦,並具備有自動對焦及 OIS 光學防手震設計,錄影可達 UHD 8K (7680 x 4320 @30fps) 解析度以及支援慢動作攝影功能 (240fps@FHD /120fps@FHD /120fps@UHD)。


Samsung Galaxy Z Fold7 採用 Qualcomm ARM 八核心處理器 (6 Cores @3.53GHz、2 Cores @ 4.47GHz),採用 Dynamic AMOLED 2X 螢幕技術、提供 8 吋 2184 x 1968 (QXGA+) 主螢幕解析度 @120Hz 以及 6.5 吋 2520 x 1080 (FHD+) 副螢幕解析度,具備 12GB 記憶體 + 最大 1TB 儲存空間 (另有 256GB/512GB 容量可選)。
底部採用 USB Type-C 連接介面 (USB 3.2 Gen 1),支援 GPS 定位、Wi-Fi 7、藍牙 v5.4、NFC、UWB、Smart Switch PC 同步應用等,整體機身尺寸落在 158.4 x 143.2 x 4.2 mm (展開)、158.4 x 72.8 x 8.9 mm (摺疊)、重量僅 215g,並具備 4400 mAh 電池容量 (官方資料說可播放影片達 24 小時)。




Fold7 在機身外框上採用了先進 Armor Aluminum 強化結構設計,在保持纖薄邊框之外也能提升整體的堅固與耐用度,獨特的 Armor FlexHinge 轉軸設計讓機身閉合不只纖薄也相當堅固,另外,也是首次採用 Corning Gorilla Glass Ceramic 2 與 Corning Gorilla Glass Victus 2 玻璃設計,讓 Fold7 前後都能堅韌無比。




來看一下展開後的厚度、真的很薄!之前沒用過摺疊系列的朋友可以從這一代 Fold7 開始,用過之前 Fold6、Fold5 甚至 Fold4 等版本的玩家應該會感到不小落差,可以升級了!



實際拿在手上的樣貌,基本上折疊後的視覺感跟一般手機差不多,21:9 的設計在單手操作上也能輕鬆自如,展開後也可以變成左右側或上下段的模式閱讀,直接變成小平板模式。



看一下展開後的正、反面,以及摺疊一半的樣貌,這一代的摺痕也比之前更不明顯了。




這裡提供一下三代版本的封面螢幕與主螢幕解析度差異規格對比,可以參考一下。

順便也提供一下相機方面的三代版本差異對比,比起前代來說,Fold7 提供了 2 億畫素的廣角主鏡頭,對於拍照方面也有進一步提升。

試用與效能測試
開箱後就來開始試用囉,從預設桌布可以看到顯示出帶有 7 的設計意涵,封面螢幕、開機主畫面有加上了 Now Brief 功能,這項 Now Brief (個人頭條) 的個人化摘要,算是為玩家量身打造的資訊能直接顯示在內頁螢幕上、快速開啟每日活動,另外就是基本的預裝 App 等,功能快捷一樣提供了相當多項常用設定可以快速切換開啟,至於 UI 設定方面還是一如既往的功能眾多。








玩家可以設定封面螢幕的模式,另外進階功能方面也是可以開啟單手模式以及側邊按鈕設定與多重視窗等,另外,電池容量為 4400mAh,作業系統 Android 16、One UI 8.0 等。






接著來看一下透過幾款測試 App 下的效能表現,首先從 AIDA64 的偵測上可以看到關於 Fold7 的基本規格資料,採用的是 Qualcomm Snapdragon 8 Elite 這款 8 核心處理器,GPU 核心為 Adreno 830,以及前後相機的基本規格。




在 Geekbench 6 的測試上,CPU 單/多核表現分別獲得 1462、8783 分,至於 GPU 成績則是 13825 (OpenCL) 以及 19791 (Vulkan) 分,這個數據相較於 Galaxy S 系列來說,大概介於 S24 Ultra 與 S25 Ultra 之間。



另一款 Geekbench AI 的測試上則分別在 CPU、GPU、NNAPI、QNN 等 4 項上面有著各自的成績,Single Precision、Half Precision、Quantized 的分數也分別測得有 1682/1562/2366、2209/3506/2882、463/420/894、422/23944/53448 等,大體上跟 S25 Ultra 的 AI 表現差不多,對於支援目前 AI 應用面上應該足以應付。




3DMark 項目則從中選擇幾項來做檢視,Steel Nomad Light、Solar Bay、Wild Life Extreme、Wild Life 等項目分別獲得 1482、6539、3023、8361 分,Sling Slot 與 Sling Shot Extreme 則是達到最大 Maxed Out!,相關細項數據可以直接查看下方的測試截圖。






安兔兔的數據基本上落在 167 萬分左右,大體成績落在排名列表與 S24 Ultra 差不多的位階,至於安兔兔 AI 的部分則是獲得約 137 萬分左右,細項資訊可以從截圖查看,特別提到一點的是,長時間跑分下的機身略有發熱情況 (屬正常狀態),溫度從截圖中大致落在 40 度左右 (實際測試下的感覺會比較有溫度發燙感、但不至於出現當機情況),如果非裸機狀態的話 (有裝殼) 應該就不太感受的到了。



最後,簡單實際看一下在一般使用操作上的畫面感,展開後的 8 吋大螢幕基本上就如同在使用平板那樣的擁有較大視角,開啟 Youtube 可以一次看到更多資訊、不用一直狂下滑,另外也能一邊開網頁順便看新聞、也可以左右畫面呈現,相較於手機的直立螢幕來說,具備摺疊功能的 Galaxy Z Fold7 顯然更好用。



簡單實拍
最後簡單的來看一下 Fold7 的拍照功能,基本上重點就是從原本 Fold6 的 5000 萬畫素廣角主鏡頭提升至 Galaxy S24/25 系列的 2 億畫素,自拍的前鏡頭則是提升為 1000 + 1000 萬畫素 (前代為 1000 + 400 萬),對於需要高畫素場景時的確有更細緻的成像表現,至少有追上目前的主流定位,不過相對的在最高畫素下的單張檔案容量也從 1200 萬的 3MB 左右提升 10 倍以上、2 億畫素下的單張照片檔案得佔 30+ MB,大量拍照後記得導出避免佔用過多儲存空間。
而由於內建的高解析度感光元件搭配先進 ProVisual Engine,所以無論是白天或黑夜都能呈現豐富的對比效果,即使夜拍畫面也是十分清晰,而且透過 Fold 系列獨具的大尺寸螢幕在 2 億畫素加持下能夠提供專業及拍攝以及大螢幕編輯,特別是擴大視角的特色能讓主角周圍的景物一起納入畫面,方便與好友即時分享。
下面簡單提供隨手拍攝的街景、食物以及室內、變焦、近景…等,基本上可以看到整體的畫面感因為展開模式顯得更為寬廣,即便是預設的 12M 模式 (1200萬畫素) 也能拍出不錯的照片,另外,Fold7 的展開大畫面還可以讓玩家直接透過智慧相片編輯功能中的並排預覽來編修照片,搭配 AI 功能、修圖超輕鬆。
以下圖片無編修、僅縮圖,可點圖放大,提供做為參考!









相機功能方面以 “人像”、”相片”、”影片” 這三個主要使用功能為主,其他部分則可以從 “更多” 欄位中查找,包括有 Expert RAW、專業、專業影片、夜間、美食、全景、慢動作、縮時、人像影片、雙鏡頭錄影、一攝多拍…等,畫素可以直接從畫面上方欄位選擇 12M (預設)、50M、200M 等,基本操作跟其他 Samsung 手機差不多。


另外,在相機設定方面也提供有不少選單功能可做調整,玩家可以依據需求來做個人化偏好設定。




結語
總結一下這次短暫的試玩體驗,以 Samsung 推進到第 7 代的摺疊手機來說,這一版的 Galaxy Z Fold7 大概是歷來最棒的一支了,除了性能表現極佳之外,折疊後的 6.5 吋大小更與一般手機差不多、展開後達到 8 吋尺寸更接近小平板的視覺畫面,加上厚度大幅降低以及輕量化設計,基本上已經可以視作一般手機尺寸但可以兼具平板特色的完美型態。
配上相機畫素提升到 2 億主流高畫素的特色,不論是拍照、攝影都有不輸最新款手機的功能,大體上算是將一般手機、平板、隨身相機這三項特點集於一身的目前最佳選擇,對於不喜歡帶一堆設備的玩家來說,一台 Galaxy Z Fold7 就能兼具這些特色、一機搞定,應該是最符合日常使用的手機版本了。
不過這次就沒有筆了,至於有朋友提到的 4400mAh 電池容量會不會太小的問題,原則上對於每天都還是會充電的習慣來說應該算還好,前兩代的電池容量也同樣是 4400mAh,以正常的操作使用來說也是可以支撐一日的消耗,看在可以將機身壓到這纖薄的情況下,這些應該都還在可接受範圍內吧!
以實際折疊後的優質握感、展開後的大尺寸視覺畫面這兩項,加上內建的多項功能特色 (如 Now Brief 個人頭條)、對 AI 的支援 (包括支援 Gimini Live 對話) 以及極佳的效能來綜合評語的話,大概售價是想入手的朋友唯一要考量的重點了,如果預算上還可以接受的話,這款歷經 7 代而生的最新版 Galaxy Z Fold7 應該會是現階段相當推薦的一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