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ZXT 這一波的新 N9 系列主機板除了先前開箱過的 N9 Z890 之外,也包括了對 AMD 平台的支援,同樣的推出有 N9 X870E 版本來因應玩家需求,設計風格方面也維持一貫的簡約美學特色,也提供有 “黑”、”白” 雙色款可以選擇,想要打造美型主機的玩家肯定是不能錯過的精品版本,這次也來開箱試用看看 AMD AM5 平台版本的 N9 X870E 具備的功能與性能表現。

NZXT N9 X870E主機板開箱
NZXT N9 X870E 主機板的彩盒設計風格基本上與同樣 N9 系列的 Z890 類似,白色底加上 NZXT 專屬的藍紫色調,透過實際產品大圖的印刷,一眼就能看到獨屬於 NZXT 主機板的簡約概念,同樣的也提供有 “黑”、”白” 兩款配色設計,不論是選擇純白美型的白色款、或是內斂質感的黑色款,都帶有濃厚的簡約美學特色,令人好想兩色同時擁有啊!

雖然提供有雙色選擇,但基本上兩款僅有顏色差別、用料與配置上則是相同,這裡就以其中的白色款為歷來作開箱試用。

首先從彩盒設計來看,與 N9 Z890 的直式設計不同,X870E 版本採用一般的橫式設計,正面可以看到有 N9 X870E 大字標示,配上實際主機板的外觀樣貌,底下有印上 AMD Ryzen X870E 以及支援最新一代 Ryzen 9000 系列桌上型處理器等資訊。
背面則是整片 N9 X870E 主機板的各部配置解析介紹,右上角位置還有特別提供代理商立光科技的官方 Line QR Code 以及 NZXT 專屬的 NZXT CAM 軟體下載 QR Code 資訊。


N9 X870E 本體,基本上與另一款 N9 Z890 的設計概念差不多,整體尺寸為標準 ATX 規格、305 x244 mm,白色款除了 PCB 採用白色之外,連同一體式 I/O 埠以及 Gen 5 M.2 SSD 上方散熱片以及左側的美型波浪金屬蓋板、底下的晶片組散熱片也同樣有同色調的風格搭配,不過原本在 Z890 上的半透明遮罩設計則是改成全白色款式,可以看到有露出 Debug 燈號區、實體按鈕以及 24-pin 主電源插槽位置,白化的整體風格也是十分的徹底。

這款 N9 X870E 同樣也具備多項的設計重點:
● AM5 架構、支援 AMD Ryzen 9000/8000/7000 等系列版本的桌上型處理器
● 採用 20+2+1 相電源設計、配備 110A SPS 與 8 層 2oz 銅 PCB,確保絕佳的超頻潛力與運作穩定性
● 內建雙 PWM 風扇與高效散熱片、導熱墊設計,提供極佳的冷卻性能,確保長時間運作下的 VRM 元件溫度穩定
● 支援 4 組 DDR5 DIMM 插槽 (單卡扣設計),最高可達 8000+ MT/s以上的運作速度
● 支援 PCIe 5.0 x16 插槽以及 PCI 3.0 x16 插槽可擴充性,並且提供有 4 組 M.2 SSD 擴充 ( Gen 5 x1/Gen 4 x3)
● 美型波浪金屬蓋板設計、方便拆裝,M.2 扣具採用快速鎖扣設計,一按、一壓,輕鬆安裝與拆卸
● 提供 USB4 (40Gbps)、Wi-Fi 7 無線網路以及 5GbE 有線網路等高速傳輸,資料連接超快速

盒內附件部分則是提供有多國語言說明書、SATA 傳輸線 x4 (90° x2/180° x2)、Wi-Fi 天線、NZXT 8-pin 轉 4-pin 風扇與 ARGB 接頭分線轉接線組等,大體與 N9 Z890 相同,不過 N9 X870E 採用快拆/裝鎖扣,所以就少了 M.2 固定螺絲囉。

在內建的 20+2+1 相 VRM 上方配置了高效散熱片、採用鋁擠設計的多剖溝厚重版本,搭配雙 PWM 風扇協助散熱,頂端位置有配上 RGB 導光條設計、提供光效顯示。

至於其他各部元件配置同樣也提供有像是雙 8-pin CPU +12V、專屬 8-pin 設計的分接線模組 (4-pin 風扇+ 4-pin ARGB)、SATA 6Gb/s x 4 組、數字版 Debug 除錯燈、電源/Reset重置按鍵、簡易 LED 除錯燈號等。






主要的 Gen 5 M.2 SSD 位置有配上厚實的鋁合金散熱片協助散熱、並做了特殊通孔設計與多剖溝設計以增加散熱效果,側面的大片波浪金屬蓋板同樣採用圓頭卡榫設計,上掀就能開啟、下壓就能固定。
掀開後可以清楚看到底下的 3 組 Gen 4 M.2 SSD 插槽,一旁的 PCIe 5.0 x16 插槽也提供有裝甲設計。


獨特的快拆卡扣設計,只要壓下藍色部分就能輕鬆開啟,安裝 SSD 同樣免工具、下壓就能輕鬆固定。


在 N9 X870E 主機板上也內建許多功能晶片,包括 NUVOTON NCT6796D-S 與 NCT5585D 環控晶片、NXP LPC5528 微控制器、TI LVC74A 邏輯元件、Renesas RAA 229628 與 RAA 229621 PWM控制器、Realtek ALC4082 音效晶片、Realtek RTL8126 5GbE 網路晶片、ITE IT8857FN USB PD 3.0 Type-C 控制器等。









背面同樣採用灰色加白框的風格,底部也有加裝了強化底板防止板彎變形等情況。

最後來看一下背面 I/O 埠的部分,同樣有開了透氣孔設計,配置從左至右有 Clear CMOS、Wi-Fi/藍牙天線、3 組 USB 3.2 Gen 1 (5Gbps) Type-A、5 組 USB 3.2 Gen 2 (10Gbps) Type-A、2 組 USB 2.0、2 組 USB4 (40Gbps) Type-C、5GbE RJ-45 有線網路、3.5mm 音效/耳機插孔、Mic、SPDIF 光纖輸出等。
其中的 USB4 支援內顯輸出功能,可支援最高 8K@30Hz 解析度,並支援提供 USB PD 3.0 15W 快充功能。

上機前記得把附件中的 2 支天線裝上,天線具備可轉向與彎折角度設計,玩家可以調整最佳角度來搭配內建的 Wi-Fi 7 無線網路以達到最佳連線品質。

同場加映一下黑色款的實際樣貌,幾乎全黑的內斂風格,除了 I/O 埠位置設計的導光條顯白之外,連同下方的黑色遮罩也改用了全黑不透明平光色調,呈現獨特的黑色質感,喜愛低調內斂風格的玩家可以挑黑色款入手,基本功能與元件配置與白色版相同。

順便提供一下關於這片 N9 X870E 的官方詳細規格資訊:

性能實測
為了搭配這片支援 AM5 平台的 AMD 最高階 X870E 主機板,當然也選擇最新的 Ryzen 9 9950X3D 處理器來對應,除了將 BIOS 更新至最新的 v3.20 版本外,也採用 NZXT Kraken Elite 360 V2 AIO 一體式水冷來協助散熱,本次所採用的設備如下,其他設定以預設為主:
處理器:AMD Ryzen 9 9950X3D
SSD:Samsung 990 Pro Gen 4×4 M.2 1TB
DRAM:G.Skill TTrident Z5 Neo RGB DDR5-6000 16GBx2 CL28
VGA:ASUS Tuf Gaming Radeon RX 9070 XT
Cooler:NZXT Kraken Elite 360 V2 AIO
電源供應器:Seasonic Focus ATX3 GX-1000 1000W
作業系統:Winodws 11 Pro 24H2
開測之前也先將主機板的 BIOS 更新至目前最新的 v3.20 (手上這片預設出廠的版本為 v3.12),與 N9 Z890 的設定風格相同,乾淨的 UI 畫面與支援中文的顯示、方便玩家在各細項上的操作選擇,功能面同樣相當多,從 “超頻工具” 選單或是 “進階選單” 中都可以自由調整,記憶體模式也能輕鬆開啟 EXPO Mode。



首先在 CPU-Z 中可以看到關於此次平台的 AMD Ryzen 9 9950X3D 處理器相關資訊,以及這片 N9 X870E 主機板的基本資訊,BIOS 已更新至目前最新的 v3.20 (2025/2/21 release),簡單跑一下內建的 Bench 單、多核成績,分別獲得 882.4、16596.9 分,算是表現相當不錯的。



在搭載頂規的 AMD Ryzen 9 9950X3D 處理器下,透過 Cinebench R23 與 Cinebench 2024 這兩項測試的表現也是有不錯的好成績, R23 方面的單、多核成績獲得 2196、41180 pts,2024 方面的單、多核成績則是獲得有 135、2281 pts。


至於在 3DMark 下的 CPU Profile 項目則是獲得單核 1252、最大核心表現 17403 分的成績。

記憶體方面的表現在搭載 G.Skill DDR5-6000 CL28 低時序版本並開啟 EXPO 設定下的成績從 AIDA64 Cache & Memory Benchmark 的讀取、寫入、複製測試中分別獲得 76580、78526、68947 MB/s,延遲則是來到 79.7 ns。

順便跑了一下在 V-Ray 上的 CPU 表現,直接衝破 5 萬分大關、來到 50392 分,相當不錯呢!

基準元件的總合表現透過新版的 CrystalMark Retro 2.0.2 可以看到成績相當不錯,除了總分來到 41954 分之外,處理器的多核優勢以及搭配表現更佳的 SSD 、顯示卡等,都能提供在總體效能上的增進。

綜合評分的 PCMark 10 標準測試下也獲得了總分達到 10932 的好成績,除了在基準項目 Essentials 獲得 13722 分之外,生產力項目 Productivity 也獲得 12105 分的好表現,至於 Digital Content Creation 數位內容創作方面則是搭配 AMD Radeon RX 9070 XT 獲得有 21339 分,整體模式下想要進行圖片編修、影音創作等方面肯定是跑的超順暢。

而除了效能之外,實際上機之後也能看到搭載的 RGB 燈效情況,有別於 N9 Z890 的 “ㄣ” 型設計風格、而是改採 “一” 字型設計,光效區位於 I/O 部位置,一整條的 LED 導光區設計可以隨玩家的偏好來做個人化的設定,只要透過專屬的 NZXT CAM 應用軟體就能輕鬆調整想要的顯示模式!(燈效顯示可從軟體或 BIOS 中關閉)

NZXT CAM專屬軟體超好用
既然是 NZXT 產品系列,那專屬的 NZXT CAM 應用軟體當然是有支援的,還可以搭配如 NZXT Larken Elite 360 RGB V2 一體式水冷一起使用,玩家在入手 N9 X870E 之後務必要下載安裝。
NZXT CAM 除了提供一般的硬體元件即時監控之外,重點的燈效調整方面可以從 “Lighting 照明” 選單中來做細部的設定,選擇顯示的 N9 X870E 就可以進入到主機板的設定頁面,導光條區位於 I/O 埠位置,軟體中提供有相當多模式的燈效選擇可以任選,或是透過 “自訂” 來客製化也OK,甚至也可以選擇 “溫度模式” 直接可以查知溫度變化,連顏色轉換也能自訂。









結語
連續試用了 N9 系列的 2 大陣營版本,可以發現 NZXT 在產品的用心度上相當高,除了用料扎實、設計美型之外,功能面的搭載與實際性能表現等等都十分的出色, N9 X870E 的外觀風格也是令人感到視覺感絕佳的一款,不論是白色款 (純白美型)、黑色款 (內斂質感) 都各有特色,對於不想選擇一般御三家產品的玩家來說,或許可以考慮一下 NZXT 的 N9 系列。
特別是目前的 AMD 大勢當道,這款 N9 X870E 除了具備 20+2+1 相供電之外,PCIe 5.0 支援與擴充、USB4、Wi-Fi 7、5GbE 網路、Debug 檢視…等必備功能也一樣不缺,還有超多的 BIOS 細部功能可以微調,甚至直接開啟 PBO 自動超頻就能提升整體性能都是相當不錯的特點,而且在國外是 3 年保固、目前恩傑針對台灣提供 5 年換新保固服務,這在主機板上可是首創!現在到原價屋及官方商城購買、就送 NZXT C850 金牌電源一個,想要體驗一下 AMD 平台的真香魅力、那這款 N9 X870E 主機板倒是蠻值得推薦的。

【同場加映】NZXT N9 X870E主機板 答題得好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