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teor Lake 即將於今年稍晚推出,其優越的性能及高效能將為 PC 產業帶來巨大的改變。Meteor Lake 的運算晶片塊率先採用 Intel 4 製程技術,使 Meteor Lake 成為英特爾歷來最具功耗效率的客戶端平台,也代表 40 年來最大的架構轉變,為 PC 產業未來十年的創新奠定基礎。

Meteor Lake架構概覽
Meteor Lake 的分離式架構運用英特爾領先業界的 Foveros 3D 封裝技術連接四種獨特的晶片塊:
- 運算晶片塊:配備最新一代的 P-core 及 E-core,兩種核心皆採用全新的增強微架構。這款晶片塊採用英特爾的 Intel 4 製程,為功耗效率表現帶來重大提升。
- SoC 晶片塊:結合 Neural Processing Unit (NPU)為 PC 帶來高效人工智慧,與 OpenVINO 等標準程式介面相容。英特爾更直接在 SoC 晶片塊上加入全新低功耗 E-core,適合低功耗負載,或進一步最佳化功耗效能表現。SoC 還結合 Wi-Fi 和藍牙功能,包含 Wi-Fi 6E、支援 8K HDR、AV1 編解碼器、HDMI 2.1 及 Display Port 2.1 等標準。
- GPU 晶片塊:將客戶端 SoC 與 Intel Arc 顯示架構結合,在整合型封裝中擁有獨立型的顯示效能。Meteor Lake 透過顯示晶片功耗效能方面的躍進,讓效能與前一代相比提升高達兩倍。
- IO 晶片塊:整合領先業界的 Thunderbolt 4 和 PCIe Gen 5.0。
英特爾新增了低功耗 E-core,為自 Alder Lake 首次發表 (第 12 代 Intel Core 處理器)混合運算架構後的首次重大突破,全新 3D 混合架構晶片結合 P-core 和 E-core 為 PC 帶來英特爾史上最佳化的運算體驗。

新一代的P-core與E-core
英特爾全新 Redwood cove 核心,相較於和第 12 代 Intel Core 處理器(代號 Alder Lake)推出的 Golden Cove 更加強大。包括同時多執行緒 (SMT)效能增強的 IPC 改進,改善多執行緒(MT)工作負載;為每個核心中的快取和記憶增加頻寬;以及改進微架構。Meteor Lake 的 P-core 還具備增強 Thread Director 回饋特點。新功能皆具備有效能監控,能更進一步協助分析和除錯能力。
相較於前一代產品,Meteor Lake 的 E-core IPC 也有所提升,包含以處理器為基礎,增加 VNNI(Vector Neural Network Instructions)來強化 AI 加速功能。對於期待以處理器體驗 AI 功能的客戶來說,新型 E-core 提供更佳的 AI 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