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徵件邁入20年,持續激發創意、助力臺灣青年設計人才登上國際舞台

James Dyson 設計大獎致力於鼓勵全球青年以創新設計回應現實挑戰,推動創意落實於日常生活。James Dyson 設計大獎長年投注資源助力全球與臺灣的青年工程師揮灑創意,今年更首度於臺灣舉辦設計論壇,匯聚產學界專家與新銳工程師,透過來自國際的不同視野與思維,推動臺灣工業設計人才持續成長。James Dyson 2025 設計大獎已於 3 月 12 日正式開放報名,並將於 7 月 16 日截止。

首度在臺舉辦設計論壇,James Dyson設計大獎多年來持續支持臺灣學生的創新發展
James Dyson 設計大獎深耕臺灣賽區,在臺徵件逾10年。今年 5 月 10 日,James Dyson 設計大獎首度在臺舉辦設計論壇【JDA Innovation Talk—設計創新與未來】,邀請 Dyson 資深工程師深入分享產品研發理念,並集結工業設計專家與多位歷屆全球前 20 強得主,從設計思維、參賽歷程到產業實務等層面,帶來第一線觀察與洞見。透過本次論壇,期望協助臺灣學生從靈感出發,累積實務經驗、拓展國際視野,進一步邁向設計實踐與創新應用的多元道路。

近年來,為積極鼓勵學生嘗試和創新,James Dyson 設計大獎持續與全臺逾 40 所工業設計相關科系合作。自 2023 年起,更邀請 Dyson 產品開發工程師進入校園舉辦工作坊,與學生深入對談,分享實務經驗與產業觀點,協助學生跨越課堂思維,邁向產品實作,拓展未來設計視野。透過校園講座、工作坊等活動,James Dyson 設計大獎希望為參賽者營造一個充實的參賽過程,除了獲獎之外,也能從活動中獲得絕佳的學習與成長。
見證臺灣新世代以創新設計解決問題,James Dyson設計大獎持續賦能全球工程設計青年
James Dyson 設計大獎是一項由 James Dyson 基金會主辦的全球性設計大賽,已連續20年支持全球青年工程師揮灑創意。自開辦以來,已為超過 400 組學生發明頒發近 100 萬英鎊的獎金,並提供國際媒體的廣泛曝光及展示平台。至今,已有超過七成歷屆得主在發明商品化進程中。

在臺徵件期間,James Dyson 設計大獎更是見證了無數臺灣青年設計人才嶄露鋒芒。2024 年,東海大學工業設計系學生更以「飛行耳壓平衡器」從近兩千件作品中脫穎而出,入選全球 20 強。該作品透過創新結構設計與手動按壓控制調節耳咽管內的空氣流動,無需電力即可調節耳咽管氣壓變化,有效緩解飛行過程中的耳壓不適。目前團隊正與多方專家合作,期望推進商品化進程,讓設計解方實際改善使用者體驗。
從 James Dyson 設計大獎的徵件理念到 Dyson 全系列產品研發,「設計能解決問題的產品」是共同的核心。從生活中的真實需求出發,Dyson 始終秉持著追求卓越的精神,希望創新設計能助力人們的生活更美好。最新推出的吹風機產品 Dyson Supersonic r ™ 即為最佳例證,透過深入洞察使用者需求,重新定義產品造型與操作體驗,結合技術創新與人體工學,展現品牌持續創新的實踐力。
未來, Dyson 希望透過 James Dyson 設計大獎持續赋能未來科技創新,鼓勵臺灣及國際青年工程師以設計解決生活問題,讓更多創新產品有機會落地並邁向國際舞台、被世界看見。
關於 James Dyson 設計大獎
賽事簡介
設計能解決實際存在的問題。這些問題可能是我們在日常生活中面對的困難,或是全球性的議題。最重要的是,此解決方案必須能夠有效解決問題,並展現出深度的設計思維。有別於其他比賽的是,參賽者擁有作品完整的智慧財產權。
賽事流程
所有參賽作品首先由各地區的外部評審團隊及一位 Dyson 工程師評審,地區賽一位冠軍及兩位優異獎得主勝出後會晉身國際賽,由 Dyson 工程師擔任的評審小組選出全球 20 強,再由 James Dyson 本人親自從 20 強中選出全球獎項得主。
獎項
· 由 James Dyson 選出的全球獎項得主將獲得 30,000 英鎊
· 每個地區冠軍得主將獲 5,000 英鎊
歷屆得獎者
1. 2024 醫療獎得主 – Athena(愛爾蘭)利墨瑞克大學(University of Limerick)的學生為化療患者設計了一款便於攜帶且經濟實惠的防落髮裝置。
2. 2024 永續發展獎得主 – airXeed Radiosonde(新加坡)新加坡大學(Singapore University)的學生發明家團隊以大自然為靈感設計了一款可重複使用的感測器,用於改善天氣預報並解決電子廢棄物問題。
3. 2023 國際冠軍 – The Golden Capsule(韓國)首爾弘益大學(Hongik University)的學生發明家團隊設計了非動力且無需手持的靜脈注射裝置,協助醫護人員減輕災難救援中的負擔。
4. 2023 永續發展獎得主 – E-COATING(香港)香港中文大學(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的學生發明家團隊設計出一種具有高冷卻效果的的永續外牆塗料,可降低空調的環境成本。
5. 2023 人道主義獎得主 – The Life Chariot(波蘭)馬泰依科美術學院(Akademia Sztuk Pięknych im. Jana Matejki w Krakowie)的學生發明了能以越野拖車牽引的救護車。
6. 2022 國際冠軍 – SMARTHEAL (波蘭)華沙理工大學 (Warsaw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的學生發明了用於療傷的智能pH感應器,通過監測傷口的pH值來判斷傷口的癒合情況。
7. 2022 永續發展獎得得主 – Polyformer(波蘭)麥克馬斯特 (McMaster University)大學的學生發明了一台機器,可以將塑膠瓶回收改造為3D列印機的材料,讓發展中國家的消費者得以負擔得起。
報名截止日期
2025 年 7 月 16 日
地區與國際獎項公布日期
· 地區獎項得獎作品揭曉: 2025 年 9 月 10 日
· 國際獎項前 20 名得獎作品揭曉: 2025 年 10 月 15 日
· 國際獎項得獎作品揭曉: 2025 年 11 月 5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