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 Computex 2025 即將開展,更多搭配 GeForce RTX 50 系列 GPU 的新款筆電也即將陸續登場,不過,對於有長時間使用需求的用戶來說,或許具備高續航力表現、還能對應目前 Windows 11 下的各項應用軟體順暢執行會是更符合使用目的的機型選擇,那採用高通研發的 Snapdragon® X 系列處理器的版本應該就很合適入手。
之前有開箱試用過的 ASUS ProArt PZ13 就是採用 Snapdragon X Plus (X1P-42100) 處理器的版本,其具備的超長效續航力 (近 20 小時) 基本上帶出門一整天也不用擔心電力問題,如果是搭配在 ASUS 受歡迎的 Vivobook 系列中應該會是許多玩家會想入手的選擇。
這次小編也入手了採用 Snapdragon X 處理器的新版本 Vivobook S 14 (S3407QA),另外也搭配先前就登場、採用 Snapdragon X Elite 處理器的 Vivobook S15 (S5507QA) 一起來簡單對比一下差異,讓大家可以一手掌握續航之王筆電的超長效使用魅力,Let’s Go!

Snapdragon X系列處理器四款到齊,ASUS多款筆電陸續導入
對於智慧型手機/平板產品來說,大家應該十分熟系 Snapdragon 品牌,相對的信賴度也相當高,在安卓陣營中算是高規格等級,也用在如 XR 等頭戴式裝置上,延伸至筆電領域也是必然趨勢,在去年陸續導入在多款筆電廠推出的產品中也獲得不錯迴響,ASUS Vivobook S 系列在去年就陸續有對應的機型發布,主要也是以其中較高階的 Snapdragon X Elite 與 X Plus 為主。

Snapdragon 在筆電系列推出有三大處理器版本供選用,分別是 X Elite、X Plus (10/8核)、X 等,從官方提供的規格面來看,可以發現以 X Elite 版本最強、處理器達 12 核、CPU/GPU 頻率也是最高,基本款的 X 版本也有 8 核心、3.0GHz,不過 NPU 方面都是 45 TOPS、同樣也支援 4K 顯示輸出,對於應用在 AI 方面也有一定水準的表現。

目前 Snapdragon X Elite、X Plus 以及 X 等三大版本一共也有多達 9 種型號可以搭配,之前試用的 ProArt PZ13 就是採用 X Plus 系列中的 X1P-42-100 版本,這次入手的 Vivobook S14 (S3407QA) 採用的是 X 處理器,目前只有推出 X1-26-100 這一版,至於另一台 Vivobook S15 (S5507QA) 則是採用 X Elite 中的 X1E-78-100 版本,這下也算是補足了 Snapdragon X 系列的三大版本版圖了。

關於 Snapdragon X 系列處理器特色方面,官方主打的重點是讓玩家無須再為了延長電池續航力而需要降低效能來達到使用上的妥協,即便拔除電源之後仍能保持最佳的性能表現,利用獨具的 Qualcomm® OryonTM CPU 與 AdrenoTM GPU、HexagonTM NPU 架構設計,讓使用者可以體驗與其他競品同級的一流性能。
另外,針對 AI 使用需求方面也提供了比競品更快的 NPU 性能,讓玩家在使用 Copilot+ PC AI 功能時可以獲得更快速與接近零延遲的即時訊息反饋。

而目前 ASUS 除了去年推出首發的 Vivobook S15 採用 Snapdragon X Elite 之外,ProArt PZ13 也已加入行列中,今年初的 CES 2025 展會上也公布了將登場的 Vivobook S14/S16、Vivobook 14/16/18 等多款機型,另外包括定位高階的 Zenbook 系列也推出了 A14 超輕量化版…等等,可以說是涵蓋了 Snapdragon X 系列處理器的各等級。

ASUS Vivobook S14 (S3407QA) 開箱
這次入手的 ASUS Snapdragon X 系列筆電是 Vivobook S14 這一款,不過型號則是 S3407QA,按照官方的定位算是這系列的平價入門款,不只機身超輕、僅 1.39 公斤,續航上也延續 Snapdragon 的一貫傳統、超長效的 30.5 小時 (官方資訊) 續航力能大幅延伸使用者的行動工作時間,即便是外出時刻、也能讓靈感與效率不因電力問題而受限,加上具備的 45 TOPS 與支援 Copilot+ PC AI 體驗、各種 Windows AI 功能,工作與生活一機雙用兩不誤!


下面就來開箱囉!
產品包裝外箱仍是熟悉的環保紙箱設計,沒有過多的複雜印刷、ASUS VIVOBOOK S 等字體就說明了內含物是 Vivobook S 系列的筆電。

開箱後可以看到這款 Vivobook S14 (S3407QA) 的實際面貌,顏色採用的是 “夜幕灰”、超輕量的 1.39 kg,厚度也僅 1.59 公分、算是輕薄款式易攜帶,上蓋可以看到僅刻印有 ASUS VIVOBOOK 字樣,配上全金屬材質營造相當不錯的質感,而且還符合 MIL-STD 810H 美國軍規級標準、耐用度超高。

盒內配件方面也算簡單齊全,基本的說明指南、保固卡、65W 變壓器之外也提供了一支有線滑鼠,另外就是附上一個專屬的高質感背包。


Vivobook S14 (S3407QA) 的基本規格包括了顯示方面採用 14 吋 IPS 螢幕、2560 x 1600 解析度 (WQXGA)、16:10 畫面比例/螢幕占比 86%、60Hz 更新率、400 尼特峰值亮度、100% sRGB 廣色域、支援防眩光、通過 TUV 德國萊因 TÜV Rheinland 低藍光硬體認證…等,處理器是 Snapdragon X (X1-26-100) 具備 Qualcomm Hexagon NPU 達 45 TOPS、搭載 Qualcomm Adreno X1-45 GPU,內建 on board 16GB LPDDR5X 記憶體以及 1TB M.2 NVMe PCIe 4.0×4 SSD 等,作業系統則是搭配 Windows 11 Home。


簡單看一下各部的基本特色,A 件上的 ASUS VIVOBOOK 字樣採用了精緻的 CNC 雕刻工藝、凸顯了整體的質感,C 件上的標貼也清楚地告知了關於這款 Vivobook S14 的基本特色,Copilot+ PC 與 AI Camera 啟用能透過 Microsoft Pluton 技術來保護機密資料的安全。
左側位置提供了 2 組 USB4 Type-C 支援供電/顯示、1 組 HDMI 2.1、1 組 USB 3.2 Gen 1 Type-A 以及 1 組 3.5mm 音訊插孔,右側位置則是提供 1 組 USB 3.2 Gen 1 Type-A 以及運作指示燈、充電指示燈等設計。






螢幕上方同樣配置有支援 Windows Hello 的 FHD 紅外線 (IR) 攝影機,並附上有視訊鏡頭遮罩設計,手動一切就能關閉。


C 件部份可以看到採用了背光巧克力鍵盤、具備 1.7mm 鍵程,實際使用的敲擊感很不錯,右側靠下位置可以看到有設置實體 Copilot 按鍵可快速開啟 AI 對話框執行各項 AI 操作,背光部分可以直接從 F4 功能鍵調整亮度 (3段) 或關閉。
觸控板區域配置的算頗大,可以看到有貼上操作指示,可在周圍執行音量、螢幕亮度、快進/倒退等快速操作,超方便。



至於底部設計,上半部有三列直柵式透氣孔設計、左側頂部位置有風扇出風口,下方左右側有揚聲器配置,上下各有一長條的止滑墊,外觀配色與正面機身一致。



實際開機後可以從系統資訊中看到這款 Vivobook S14 (S3407QA) 的基本資料,另外在裝置管理員部分也可以看到基本的硬體規格,也內建有 Wi-Fi 6E 無線網路 (採用高通 FastConnect 6900 行動連接系統)。



至於 ASUS 必備的各項獨家應用程式如 GlideX、ScreenXpert、MyASUS 以及 StoryCube 等當然也是直接內建,其中常用的 MyASUS 功能上也包括了 風扇模式 (安靜/標準/高效/全轉)、AI 降噪、一鍵系統診斷、電池健康充電、WiFi SmartConnect、TaskFirst、Splendid、Function 鍵鎖定、系統更新等可以自行調整。
同場加映:ASUS Vivobook S15 (S5507QA) 開箱
前面小編就有提到,這次除了入手採用新登場 Snapdragon X 處理器的 Vivobook S14 (S3407QA) 之外,也順便將之前沒開箱到、採用 Snapdragon X Elite 處理器的 Vivobook S15 (S5507QA) 一起簡單介紹一下,算是做個對比,如果想要更高性能的玩家可以考慮選用。
基本上同屬於 Snapdragon X 系列,但 X Elite 版本具備 12 核心架構、快取/頻率/Adreno GPU 等方面都比入門款的 X 要來的更高階,在性能表現上也較優於 X 基本款,不過 NPU TOPS 方面則是一樣的 45 TOPS,同樣可以支援 Copilot+ 各項 AI 操作。

ASUS Vivobook S15 (S5507QA) 算是 ASUS 在 Snapdragon X 系列的首款版本,也是首款 Copilot+ PC 的新世代 AI 筆電,除了搭載的是高效的 Snapdragon X Elite 處理器之外,僅 1.42 公斤的全金屬輕薄機身 (厚度最薄僅 1.47 公分) 與 15.6 吋 3K @120Hz OLED 大尺寸螢幕與 harman/kardon 沉浸式音響系統搭配下,透過專屬配備的 Microsoft Copilot 按鍵、輕鬆一鍵啟動 AI 智能助手,達到工作與娛樂的雙重極致體驗。

打開同樣採用環保設計的外包裝紙箱後就可以看到內部的 Vivobook S15 (S5507QA) 本體,外觀顏色為 “酷玩銀”,A 件與 Vivobook S14 (S3407QA) 相同設計風格、僅有 ASUS VIVOBOOK 字樣 (同樣是 CNC 精細雕刻工藝),整體機身材質為全金屬設計,支援 180° 度螢幕轉軸,輕量化機身與超薄厚度就算是 15.6 吋規格也能輕鬆攜帶,並且也符合 MIL-STD 810H 美國軍規級標準、耐用度超高。
螢幕規格採用了 3K 解析度的 2880 x 1620、16:9 螢幕比例與 89% 螢幕占比設計,OLED 鏡面螢幕、0.2ms 反應時間、120Hz 更新率、100% DCI-P3 色域、1,000,000 : 1 對比、600 尼特峰值亮度、DisplayHDR True Black 600 以及德國萊因 TÜV Rheinland 低藍光護眼認證/SGS 認證護眼螢幕等。
此外也搭載了 32GB LPDDR5X 記憶體以及 1TB M.2 NVMe PCIe 4.0×4 SSD,Wi-Fi 7 無線網路與藍牙 v5.4 等硬體配置,並內建 70Hrs、3 芯鋰離子電池,提供超長 18 小時的續航能力 (官方資料),另外,電源採用 90W 變壓器、Type-C 接頭設計。


螢幕上方同樣有提供了支援 Windows Hello 的 FHD 紅外線 (IR) 攝影機,並具備有視訊鏡頭遮罩,輕推上方就能關閉鏡頭。

C 件位置可以看到整體的鍵盤布局,除了採背光設計之外,右側有提供一區數字鍵設計,另外按鍵行程為 1.7mm,觸控板區域也是超大、方便操作。





左右側的擴充連接埠也算齊全,左側位置提供了 HDMI 2.1、2 組 USB4 Type-C、MicroSD 讀卡機、3.5mm 音訊插孔,右側則是 2 組 USB 3.2 Gen 1 Type-A 以及運作指示燈與充電指示燈。


底部可以看到上方的 2 列直柵式散熱孔以及上、中、左下/右下的止滑墊設計,左右兩側也提供有揚聲器配置,轉軸後方則是一整排的散熱孔設計。



實際開機可以從系統資訊中看到基本資料,內建系統為 Windows 11 家用版,至於在裝置管理員中可以看到更多細部資訊,包括採用的無線網路為 Wi-Fi 7、高通 FastConnect 7800 行動連接系統。



另外在軟體與應用程式方面也是一樣不缺,GlideX、ScreenXpert、MyASUS、StoryCube 以及 MyASUS 各項功能:AI 降噪、系統更新、TaskFirst、WiFi SmartConnect、Function 鍵鎖定、Splendid、風扇模式、一鍵系統診斷、電池健康充電等等,都能自行設定調整。

效能實測
看過了這兩款採用 Snapdragon X 系列處理器的 ASUS Vivobook S 系列筆電的各項特色規格與設計布局後,接下來當然就是在效能方面的表現如何囉!由於剛好也一起入手試用,那也能透過同樣項目的測試數據來對比一下兩者的差異,看看 Snapdragon X 與 X Elite 的差別是多少?

■ CPU-Z
首先從 CPU-Z 的偵測看起,在 Vivobook S14 (S3407QA) 這裡會發現到 CPU-Z 辨識為 Snapdragon X Elite,但底下的 Model 則是顯示是 X1-26-100 的版本、那應該就是 Snapdragon X 沒錯了、至於搭配的 GPU 為 Adreno X1-45,由於 CPU-Z Arm 版本一直停在去年 6/24 更新的 v1.04 版,所以連小圖 icon 也是呈現 Snapdragon X Elite。
規格面的部分包括頻率則是顯示正常, P2 Core/P Core 頻率為 2.96GHz、4+4 共 8 核,主板資訊可以看到 Model 顯示為 S3407QA、BIOS 日期則是 2025/3/7;內建記憶體則是 LPDDR5、16GB 容量,頻率達到 8448 MT/s,on board 設計、 Micron 顆粒。
簡單的 Bench 項目測試可以看到單、多核的成績分別為 597.2、4700.8 分,對比資料庫資訊則是高於同樣採 8 核設計的 Snapdragon 8cx Gen 3 (單、多核為 563/3610),比 Snapdragon X Elite (X1E-78-100) (12T) 則是有單核優勢,至於 Snapdragon X Elite (X1E-80-100) (12T) 自然就小遜一籌了。





對於 CPU-Z 在 Vivibook S15 (S5507QA) 上的偵測資訊就是正確的 Snapdragon X Elite 顯示了,Model 為 X1E-78-100、GPU 則是 Adreno X1-85,P2 Core/P Core 頻率為 3.42GHz、採 4P2+8P 一共 12 核架構,主板資訊可以看到型號是 S5507QA、BIOS 日期為 2025/3/24,記憶體一樣是 on board LPDDR5、32GB 容量、頻率一樣是 8448 MT/s,不過顆粒則是採用 Hynix 版本。
同樣簡單透過 Bnech 項目來跑一下單、多核的表現,這裡可以看到測得的數據為 686.9/8225.5 分,相比資料庫中的數據是高出不少,看來 CPU-Z 的 arm64 版本還是要等更新後才比較準確,畢竟 Vivobook S15 也是最新款的版本了,對比 Vivobook S14 (S3407QA) 的話,也是有不小的提升,再怎麼說也是屬於 X Elite 系列,處理器頻率更高、12 核加持下的表現自然也是更佳優異。




■ GPU-Z
GPU-Z 的部分則可以看到兩款筆電採用的是不同的 GPU 核心版本,左圖是 Vivobook S14 的 Adreno X1-45 GPU 細部資訊、核心版本為 Adreno 726,這與之前 ProArt PZ13 的 GPU 是同款,而且 GPU 頻率 1107MHz、Memory 頻率 1056MHz 也是相同。
至於右圖則是 Vivobook S15 的 Adreno X1-85 GPU 細部資訊,核心版本為 Adreno 741,GPU 頻率為略高的 1250MHz、Memory 頻率則同樣是 1056MHz。


■ Cinebench 2024
在 Cinebench 2024 這一項採用的也是 ARM 版本,左圖為 Vivobook S14 的單/多核表現、成績則是 96/621 pts,右圖為 Vivobook S15 的單/多核成績、獲得 107/1082 pts,可以對照一下資料庫的數據,Snapdragon X (X1-26-100) 的單核表現與 Ryzen 7 5800X 持平、而 Snapdragon X Elite (X1E-78-100) 則是緊追在 Apple M1 之後,多核部分前者較 8C/16T 的 Intel Core i9 9880H 高出 16%、後者成績則是比 8C/16T 的 Ryzen 7 5800X 要高出 31% 直追 32C/64T 的 AMD Ryzen Threadripper 二代頂階了。


■ 3DMark CPU Profile
在 3DMark 項目中的 CPU Profile 測試也能看到單、多核的成績,上圖為 Vivobook S14 測得的數據,單核心獲得 713、最大核心則是獲得 5678 分,下圖為 Vivobook S15 數據,單核成績為 821、最大核心為 9716 分。


■ Geekbench 6
同樣在慣用的 Geekbench 6 可以測得單、多核的效能表現以及 GPU 的基本成績,CPU Benchmark 項目中的數據截圖可以看到,上圖的 Vivobook S14 單/多核成績落在 2130/10410 分,下圖 Vivobook S15 則是獲得 2416/14345 分,畢竟 X 與 X Elite 等級不同、頻率也有差異,小幅差距難免,但整體來說的表現都還不差。


至於 GPU Benchmark 的部分, OpenCL 與 Vulkan 的成績則如下面截圖所示,上圖為 Vivobook S14 測得 9648 與 13772 分,下圖則是 Vivobook S15 測得的 20448 與 28835 分,看來 GPU 的差異較明顯,X1-45 GPU 與 X1-85 GPU 相比之下,後者的表現好很多,玩家如果比較偏向需要較高 GPU 性能的話可以挑 Vivobook S15 入手。




■ CrystalDiskInfo、CrystalDiskMark
除了 CPU 的性能表現之外,內建的其他元件性能也是很重要的,透過 CrystalDiskInfo 與 CrystalDiskMark 來檢視一下 SSD 的基本表現,兩款筆電採用的 SSD 雖然都是 1TB 容量、但版本不同,都是 PCIe 4.0 x4 版本,也都符合 NVMe 1.4 標準以及支援 S.M.A.R.T、TRIM、VolatileWriteCache 等功能。
Vivobook S14 採用的是型號 MTFDKBA1T0QGN-1BN1AABGA 這款,基本上就是 Micron 2500,官方的循序讀寫速度 (1TB) 標示為 7,100/5,800 MB/s,至於 Vivobook S15 採用的則是 MTFDKBATQFM-1BD1AABGB 這款、也就是 Micron 2400, 官方標示的循序讀寫速度 (1TB) 則是 4,500/3,600 MB/s。


實際透過 CrystalDiskMark 測試可以看到 Vivobook S14 的表現來到 7,000.01/6,101.77 MB/s 的成績,比起 Vivobook S15 的性能高出許多。


Vivobook S15 的測試成績則是落在 5,077.14/3,645.66 MB/s,是比官方標示的還要高一點點,但單就內建 SSD 的部分還是以新推出的 Vivobook S14 採用的 Micron 2500 較佳。(畢竟 S15 是先推出的版本,搭配型號也是早就確定的)


■ AIDA64 Cache & Memory Benchmark
先看 Vivobook S14 的部分,在 AIDA64 中的 Cache & Memory Benchmark 測試中可以看到有辨識出 Snapdragon X 型號、另外也有顯示主板的資訊為 S3407QA,讀取、寫入、複製這三項的成績分別獲得 117.34 GB/s、45094 MB/s、59765 MB/s,延遲為 7.4ns,其中的讀取效能相當不錯,記得前面的 CPU-Z Memory 項目中就有標示頻率為 8448 MT/s,採用的是 Micron 顆粒的 LPDDR5。

Vivobook S15 的測試數據則是在讀取、寫入、複製這三項獲得 111.40 GB/s、48979 MB/s、66453 MB/s,延遲同樣是超低的 7.4 ns,至於讀取的效能表現仍是相當不錯的,LPDDR5 頻率同樣在 CPU-Z 的標示為 8448 MT/s、顆粒則是 Hynix、容量則是 32GB。

■ 3DMark
在 3DMark 的常規測試中,推薦測試的項目基本上並不多,這裡也透過較熟悉的基準如 Time Spy、Fire Strike、Steel Nomad Light 與 Night Raid 等項目來做個對比,其中的 Fire Strike 分別獲得有 3621 (S14)、6446 (S15) 分,Time Spy 則是獲得 1068 (S14) 與 1981 (S15) 分,另外在 Steel Nomad Light 輕量版的項目則是分別測得有 1091 (S14)、2140 (S15),而內顯專屬的 Night Raid 項目除了總分分別有 16624 (S14) 與 28514 (S15) 分之外,其中的 CPU score 則是 15860 (S14) / 18147 (S15)、Graphics score 獲得 16767 (S14) / 31712 (S15) 分,差異比較明顯,也凸顯了 X1-85 GPU 的性能較 X1-45 GPU 增強近一倍的表現。

另外在 Solor Bay 這一項可以看到兩款的差異,X1-45 GPU 下的成績落在 6010 分、Graphics test 則是獲得 22.86 FPS,三項 Section 的表現則分別有 25.68、22.79、19.88 FPS;而 X1-85 GPU 則是獲得 11192 總分以及 Graphics test 42.56 FPS 的成績,三項 Section 的表現則分別為 46.68、42.60、38.02 FPS,同樣 X1-85 GPU 的性能數據也約是 X1-45 GPU 的倍數提升。


■ FFXIV:Dawntrail Benchmark
由於採用的是內顯核心模式,就不拿重量級大作來折騰了,基本上透過 Final Fantasy XIV:Dawntrail Benchmark 來簡單測試一下遊戲面的表現水準,設定上以 1920×1080 解析度以及選擇 High (Laptop) 模式來跑。
從截圖可以看到兩款筆電的實際測試成績,上圖為 Vivobook S14 的測試分數、4223 分/ 評語為 Srandard,下圖為 Vivobook S15 的測試成績、5992 分/ 評語一樣是 Standard。
兩者雖然都是 Standard 評語、不過從測試的細項資訊可以看到 Vivobook S14 的平均幀數仍有 30.85 FPS,而 Vivobook S15 則是獲得 44.28 FPS、比前者提升約 50%,以遊戲面的部份來說,一般遊戲應該是還OK,網游等級的部分基本上都算是很流暢。


■ CrystalMark Retro
透過 CrystalMark Retro (CMR) 這款測試軟體也可以看到關於這兩款筆電在各元件方面的一些表現,除了在資訊列可以看到關於規格面的訊息外,總分也分別獲得有 2917 以及 3333 分,除硬碟成績以 Vivobook S14 略為佔優之外,其他項目則是 Vivobook S15 的表現較佳、畢竟規格上 Snapdragon X Elite 版本的確較高階一些。


■ V-Ray
其他應用面部分也選用了 V-Ray 來看一下這兩款筆電的表現,在 Vivobook S14 方面,CPU 與 GPU-CUDA 的成績分別為 7269、392,而 Vivobook S15 則是獲得 11797、597。
對比採用 Intel Core Ultra 7 258V 表現落在 CPU 9557、GPU (CUDA) 446 分,反而 Snapdragon X Elite (X1E-78-100) 的表現還好上不少,至於 Snapdragon X (X1-26-100) 則是小幅差距。




■ Geekbench AI
畢竟有主打 Copilot + 功能,在 AI 方面也簡單透過 Geekbench AI 來測試一下,能使用的只有 ONNX 這一項、分別為 CPU 與 QNN 的表現。
Vivobook S14 的三項成績 Single Precision、Half Precision、Quantized 分別獲得 1050/1846/37777 與 1044/6998/19082,而 Vivobook S15 的三項表現則是 2193/3348/7163、2205/11718/33156。




■ PCMark 10
最後來看一下綜合測試的表現,透過 PCMark 10 來檢視一下整體性能,從其中的 Applications 項目可以看到實測成績,Vivobook S14 的成績獲得總分 12285 分,Word/Excel/PowerPoint/Edge 這四項的分數則分別為 6773、21172、11413、13918,順道提供分項下的細項表現,可以看到絕大多數都是超短時間。

至於 Vivobook S15 的成績則是獲得總分 13734 分,四項的成績分別為 7205、24992、11976、16501,相比 Vivobook S14 來的表現更好一些。

■ 續航
測試的最後當然是要看看到底續航可以跑多久時間,畢竟之前測過 Snapdragon X 系列的時候就已經知道其超強的續航特色,上次的 ProArt PZ13 直接就超過 19 小時的超長效、就連拿來追劇都能用上 18 小時,這次的 Vivobook S14 與 S15 同樣也沒有令人失望,在電池模式選擇平衡以及螢幕亮度 50% 設定下,採用 Snapdragon X 處理器的 Vivobook S14 (S3407QA) 直接就是超超長效的 23 小時 47 分鐘 (Applications 模式),如果是 Video 模式下則可以達到 20 小時 36 分鐘的使用時間,超耐命的~
至於另一款 Vivobook S15 (S5507QA) 採用 Snapdragon X Elite 處理器的部分則是獲得 Applications 模式下 16 小時 32 分鐘,以及 Video 模式下 13 小時 27 分鐘的長效使用時間,雖沒有 Vivobook S14 那樣誇張可以充飽電帶出門用上一整天沒問題,但也有超過 16 小時的耐用時間,70Wh 的大容量電池提供了超長效的續航力,短期出差就算沒帶充電器也沒差,需要的話就跟手機用充電頭一樣、Type-C 支援。

當然,還有一個重點要強調一下,與其他兩陣營處理器的差異點在於,就算沒連接電源也不會降低效能,也就是說,外出使用時不會因為沒插上電源使用電池模式就導致效能降低,使用者仍能選擇高效模式而不會快速掉電,確保工作時的高效率運作,甚至充滿電帶出門短期旅行,非連續使用下也能撐上好幾天,對於電量有焦慮感的朋友來說,絕對是最佳選擇!

Copilot+ PC提供各項AI強大功能
這次開箱試用的兩款筆電都是採用 Snapdragon X 系列處理器,同樣也是 Copilot+ PC 的成員,透過達到 45 TOPS NPU 的 AI 計算效能,提供使用者在操作上的超強助力,不論是生產力或是創意表現上都能更加得心應手。
而關於 Copilot+ PC 體驗方面,包括 Cocreator、即時字幕、影像建立、回顧、Click to Do 等都已經可以在 Snapdragon X 系列、Intel Core Ultra 200V 系列、AMD Ryzen AI 300 系列等平台筆電上執行,也就是說,接下來玩家在選購上也將以 Copilot+ PC 為主軸才能獲得最佳化的使用體驗,包括許多新功能支援的首要條件就是必須得是 Copilot+ PC 才行,當然這次的兩款肯定都是有支援的啦。

在 Windows 11 最近的更新也釋出了像是 Recall (回顧)、Click to Do (點選執行) 、Live Captions (即時字幕) 以及 “小畫家” 的 Generative Fill (生成式填充)、Generative Erase (生成式擦除) 與 “記事本” 的 Rewrite (改寫) 等 AI 功能,對於實際使用上的操作體驗有不小的增進,那就簡單的來聊一下這部分。
■ Recall (回顧)
Recall 這項功能按照官方解釋是:可讓使用者跨時間搜尋所需的內容,也就是說,透過 Recall 可以搜尋在裝置上所有檢視過的內容,其中包含各種應用程式、網頁等等,譬如記起曾經看過的某個可愛寵物圖案就可以開啟 Recall 輸入寵物資訊就能搜尋到,就算不是很精準的關鍵字也沒關係,有點像是過往記憶搜尋的概念,所以命名為 Recall (回顧) 也是有其道理。

原理就是透過大約間隔 5 秒就擷取一次畫面儲存 (快照)、利用 NPU 將其中的文字提取並保存,一旦使用者想搜尋時就可透過輸入檔名或是瀏覽過網頁內容等資訊來做模糊搜尋,而前提自然就是需要有一台能滿足具備 Copilot+ PC 的電腦或筆電才能啟用,基本上建議要採用有達到 40 TOPS 以上的機種,另外,由於是建立在本機端,擷取儲存自然也會占掉不少硬碟空間,建議要有較大空間 SSD 會比較合適。(SSD 需大於 256GB、且至少 50GB 可用空間)

■ Click to Do (點選執行)
與 Recall 關聯的另一項功能則是 Click to Do,字面上就是按下執行、對比手機功能則是與 Google 系的 Circle to Search 畫圈搜尋類似,使用者可以透過 Windows 鍵+滑鼠左鍵呼叫出來,能透過識別螢幕上文字或圖片做各項 AI 後續操作,像是一般文件中的複製、搜尋網路、開啟網站、發送 E-Mail,或是圖片影像的複製、另存、分享、開啟、透過 Bing 進行視覺搜尋、使用相片程式模糊影像背景或刪除不需要的物件…等等。
同樣的,也是要 Copilot+ PC 才能使用這項功能!

■ Generative Fill (生成式填充)、Generative Erase (生成式抹除)、Rewrite (重寫)
另外 Copilot+ PC 也提供了沒有 Adobe Photoshop 也能從內建的 “小畫家” 應用程式來達成 “Generative Fill 生成式填充” 以及 “Generative Erase 生成式抹除” 等功能,透過 AI 計算來做到修圖的目的。
使用方式也很簡單,圖片中的任何區域都可以透過文字來讓 AI 計算與生成想要的指定內容,生成結果不符合那就按下 Try Again 就能夠再來一次,當然可以透過較佳的文字描述來獲得符合使用者滿意的生成結果。抹除同樣也是透過橡皮擦來執行,擦完後按下 Apply、AI 就會將抹除區域移除並填入合適內容。


除了生成式填充、抹除這兩項之外,在記事本的部分也加入了 Rewrite 重寫功能,只要在記事本中將要重寫的文字反白後,選擇 Rewrite 就會生成 3 種不同版本供選擇,要是不滿意同樣也能 Retry 再來一次,而且語調、格式都能設定。

■ 即時字幕 Live Captions
在 Windows 11 24H2 中可支援 44 種語言翻譯為英文、27 種語言翻譯為簡體中文,包括視訊通話和串流內容,目前選單中是有繁體中文,但僅支援繁體中文語音生成為繁體中文字幕,就看之後的更新會不會提供囉。
記得在協助工具中選擇輔助字幕選項,就可以看到 “即時輔助字幕” 功能,記得選擇「開啟」,上方就會出現有是否使用翻譯來設定的詢問框,點擊 “繼續” 後就會出現可選擇的字幕語言,英文當然是有支援、但繁中就只能中文語音所以先用有支援的簡中來看一下翻譯狀況,設定好之後點選如 Youtube 之類的串流平台或是一般視訊會議下,就會出現即時的翻譯字幕了,算是好用的工具之一,但前提是,要是 Copilot+ PC 才行喔!



結語
在實際試用過這兩款採用 Snapdragon X 系列處理器的 Vivobook S 系列之後,最直觀的當然就是誇張的長效續航力,充滿一次電可以用上將近一整天的時間,如果只是一般使用狀態下,可以連續用上超過 24 小時之久,別小看僅內建 70Wh 的電池,如果斷斷續續使用的話,短期出差真的不用怕沒電,就算要衝電也能透過快充技術在 49 分鐘內就充到 60% 電力,大概又可以用上一整天了。
另一項特別的是,筆電運轉時的噪音真的超低,即便是測試時開啟風扇模式中的 “全轉”,也不會像其他筆電那樣的超大散熱音量,對於需要高效能模式時開啟 “高效”、甚至是 “全轉” 模式下也不用擔心過大的噪音會影響工作情緒,包括有可能在外面開放環境中影響到其他人,長時間跑測試下也不會覺得機身過燙,小編帶出門去咖啡廳打稿照樣開 “全轉” 模式、用上一下午的時間除了依然安靜之外也不覺得鍵盤區有熱感,大概是除了上次 ProArt PZ13 之外的另外 2 款有同樣感受的筆電了。
性能表現上從測試數據可以看出基本位階,實際拿來做為一般工作上處理也是跟其他筆電沒有兩樣,操作 Copilot 運用上也是超順暢,上網、追劇更是不用說的流暢,不論是 Vivobook S14 (S3407QA) 或是 Vivobook S15 (S5507QA) 都能提供相當不錯的畫面表現,不想被 I、A 陣營套牢的朋友,那高效又長效續航的 Snapdragon X 系列 Vivobook S14 與 S15 將會是十分推薦的版本,不只高通機種註冊可享三年國際保固服務、而且價格上也相當平價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