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科技界盛典 Computex 又到了舉開的時間,同樣的在臨近正式開展時間之前,各大廠也紛紛有關於前導預覽交流會之類的安排,這次就由 MSI 開場、率先在展前交流會中展示新一代 QD-OLED 系列的電競螢幕以及迷你 NUC 主機等導入 AI 特色的新品,下面就跟著小編視角,一同來巡禮一下這次的展前媒體交流會吧!

MSI Computex 2025 展前媒體交流會巡禮
交流會場地直接就是在 MSI 本部的會議展廳中,整場展示會中除了由面板合作夥伴三星講師來介紹關於新一代 QD-OLED 的特色之外,也透過自家的兩位產品經理來介紹關於這次在 Computex 2025 中的各款新品。

MSI 在螢幕產品線這一塊算是經營出了不錯的口碑,這幾年的產品線也大幅拓增,不只電競螢幕系列獲得好評、連同商務螢幕方面也獲得使用者青睞,另外在主機、AIO 的部分也有新品推出,除了先前一公佈就獲得極大關注的 MEG VISION X 也搭載最高階的 Intel Core Ultra 9 285K 與 NVIDIA GeForce RTX 5090、並且內建 AI Engine、AI Robot、Silent Storm Cooling AI 等特色外,迷你主機 Cubi NUC 也支援 AI 功能、Copilot+ PC 僅 0.826 公升超小體積,可透過 VESA 壁掛或背在 MSI 螢幕後方,直接就是 AIO 等級。
本次的展前交流會主軸為 Computing and Display 系列產品,現場展示也分成三個區域,分別針對電競系列螢幕、商務螢幕、主機/AIO 等,也算是將近期新品都一次擺上,可以近距離直接體驗一下新品特色,而且少了在會場中的各式交錯燈光干擾,也能更加直覺感受新款 QD-OLED 電競螢幕的細緻表現。



本次展前交流會主要講者為以下兩位 MSI 產品經理:
● 螢幕:韋佳伶 Lynn (左)
● 桌機:何銘峯 Frank (右)


當然主打的螢幕系列這次也提供了使用者相當高規的新品,其中有 2 款 27 吋的 QD-OLED 支援最高 500Hz 更新率:MPG 271QR QD-OLED X50、MAG 272QP QD-OLED X50,另外還有支援雙模切換的 MPG 274URDFW E16M、採用 Mini LED 面板可分別對應 UHD@160Hz 以及 FHD@320Hz,而且還有 TN 面板但超高 600Hz 更新率的 MPG 242R X60N…等等多款電競系列。
其中的兩款型號後綴為 X50 的版本除了是支援高達 500Hz 更新率這項特色之外、也都是採用最新第三代 QD-OLED 面板、提供 2560 x 1440 解析度以及超快 0.03ms (GTG) 反應時間,位於 MPG 系列的 271QR 這一款更是加入了搭載 NPU 架構的 AI CMOS 晶片、於螢幕下緣中間 (MSI Logo下方位置) 加上了一組 AI Care Sensor 感測器可以每隔 0.2 秒擷取一次影像來偵測人體是否存在於螢幕前方以便開啟自動省電與 OLED 保護模式,支援 MSI OLED Care 3.0、背面還具備有 RGB 燈效設計。
規格方面還包括了有 AI Navigator (AI 導航) 功能、可透過智慧化與最佳化的遊戲設定來提升使用者遊戲體驗,另外也通過 VESA DisplayHDR True Black 500 以及 VESA ClearMR 21000 認證、支援 G-SYNC Compatible,還有超齊全的連接埠設計:HDMI 2.1 x2 (WQHD@500Hz)、DisplayPort 2.1a x1 (UHBR20/80Gbps)、Type-C x1 (DP alt.) w/98W PD、USB 3.2 Gen 1 5Gbps Type-A x2、USB 3.2 Gen 1 5Gbps Type-B x1、Headphone x1,官方也提供有三年防烙印保固等等。



另一款同樣是支援高達 500Hz 更新率的 MAG 系列 272QP 基本上外觀設計與 MPG 271QR 相似,算是取消 NPU 架構的晶片內建以及背面的燈效設計,但同樣搭載 AI Navigator (AI 導航) 功能、通過 VESA DisplayHDR True Black 500 與 VESA ClearMR 21000 認證、支援 G-SYNC Compatible 等特色,並且採用了石墨烯薄膜與客製化散熱片的升級散熱解決方案,連接埠方面則是提供有 HDMI 2.1 x2 (WQHD@500Hz)、DisplayPort 1.4a x1 (HBR3)、Type-C x1 (DP alt.) w/15W PD、Headphone x1 等,官方也提供有三年防烙印保固以及 MSI OLED Care 2.0 搭載,算是電競螢幕中的高規格平價首選。

另外,現場展示的 MPG 274URDFW E16M 這款則是採用 27 吋 Mini LED 1152 分區背光的 Rapid-IPS 面板並支援雙模解析度設計,可分別對應 4K/UHD@160Hz 以及 FHD@320Hz,反應時間也僅 0.5ms (GTG),能提供精準細節的視覺呈現,規格面也相當不錯,包括 DCI-P3 98%、Adobe RGB 100%、sRGB 140% 的色域表現與 △E≦2、通過 VESA DisplayHDR 1000 認證、支援 G-SYNC Compatible、AI Navigator (AI 導航) 功能等,至於獨特的 AI Dual Mode 雙模式解析度則是可自動調整更新率、一鍵切換超方便,具備 AI 遊戲選單可針對每款遊戲自訂設定,一啟動就能自動套用。

電競螢幕系列在現場還有一款超高更新率達 600Hz 的 MPG 242R X60N,同樣是最新版尾綴帶有 X 編號的版本 (60 數字為 600Hz、N 則是屬於 TN 面板)。
整體大小則是採用 24.1 吋設計、 Rapid TN 面板、1920 x 1080 FHD@600Hz、0.1ms 反應時間 (GTG),也通過 VESA DisplayHDR 400 認證、支援 G-SYNC 以及 MPRT Sync 技術可減少動態模糊提供高清晰畫面品質,同樣也加入了 AI Navigator (AI 導航) 功能,提供有 AI Driven (AI Crosshair、AI Vision) 以及 AI Power Gaming Intelligence App 提升遊戲體驗與最佳化設定等,支援色彩自訂、KVM 切換功能以及 4:3 顯示比例,並且支援 DCI-P3 93%、Adobe RGB 89%、sRGB 119% 等色域,連接埠方面除了支援 HDMI 2.1 x2 (FHD@600Hz)、DisplayPort 1.4a x1 之外,也包括有 Type-C (DP alt.) w/98W PD x1 與 USB 2.0 Type-A x3、USB 2.0 Type-B x1、Headphone 等輸出入擴充。

在採用 QD-OLED 系列面板的部分還有另外 2 款電競螢幕:MPG 272URX QD-OLED、MAG 272QPW QD-OLED X28,前者提供了 4KUHD@240Hz 解析度、後者則是 2560 x 1440@280Hz,反應時間皆為 0.03ms (GTG),對於想要高解析度的玩家來說算是相當優異的規格,MPG 272URX QD-OLED 還支援最新的 DisplayPort 2.1 UHBR20/80Gbps 頻寬,對於高解析度下的影像顯示能有更優異的視覺呈現。
而 MAG 272QPW QD-OLED X28 也是新版本尾綴 X28 為 280Hz 更新率,與其他幾款電競系列不同的是採用了白色機身外觀,同樣有加入 AI Navigator (AI 導航) 功能以及多樣與前面介紹的 MAG 272QP QD-OLED X50 類似之處,放在 MAG 系列基本上算是平價的版本,玩家若是用不到 500Hz 更新率的話可以選這款,功能、規格都優異且價位親民的平價超值款。


至於商務系列也有搭載 AI 功能提升日常智慧體驗的 Modern AM273QP AI 1UM 可以入手,直接提供了 2560 x 1440 解析度以及包括 EyeErgo 護眼技術、Qi2 磁吸無線充電、熱插拔 M.2 SSD 擴充盒、收納式 Full HD 網路攝影機等功能,並且搭載最高 Intel Core Ultra 7 155H 處理器、可最多 4 螢幕輸出 (Thunderbolt 4 x2、HDMI x2),一機超多用!



除了螢幕系列之外,系統主機的部分也是這次展出的另一個重點,包括了電競主機、PRO 系列商用主機以及 AIO 迷你 NUC 等,同樣導入了 AI 應用,使用者可透過內建的 AI Robot 以及地端運算來體驗 AI 高效與隱私安全的使用體驗。

這部分大概聚焦最多媒體眼光的就是展示台上的 MEG VISION X AI 2nd 這款電競主機了,造型就不多說了、光看就知道機身前面板的整片顯示螢幕,2nd 二代板新增了 AI Zone 專取,包括如 MSI AI Robot、ChatGPT、Claude AI、Gemini、Grok AI、 Meta AI 等等,也有搭載 AI Robot 智慧助手功能、如 DeepSeek 7b/14b…等,整體呈現也透過借鏡 Telsa 特斯拉的顯示概念,各項設定都直接可以快速設定,方便玩家輕鬆操作,免去安裝一堆 AI 軟體的繁瑣與困擾,直接就能上手使用。
內部元件規格包括搭載了 Intel Core Ultra 9 285K 與 NVIDIA GeForce RTX 5090,另外也配上了自家的 Project Zero 主機板以及支援 Killer 5G LAN、Wi-Fi 7 無線網路等,透過 MSI AI Engine 能夠提供使用者最佳化的體驗與免手動設定的便利性。


PRO 系列商用主機方面則展出了三款 DP 系列版本,分別是 DP180、DP80 以及 DP21,尺寸規格從大到小、方便依需求選用。
三款中的 DP80 是這次的新品,最高搭載第 14 代 Intel Core i7 處理器,僅 8 公升的小巧機身除了不佔桌面空間外,透過最高可搭載 NVIDIA GeForce RTX 3050 LP 顯示卡以及 DDR5 UDIMM x2 與 M.2 SSD x1、2.5″/3.5″ Storage Tray 各一組的擴充性,實現輕鬆升級以及高效表現的商用需求。
另外也內建隱藏式光碟機與記憶體讀卡機等功能、並提供多組 I/O 連接埠與 Dual LAN 設計,各式連線需求以及網路安全都面面俱到。
此外,這款 PRO DP80 系列也提供了 2 種版本供選用:DP80 A14G、DP80 AI A2G,後者搭載具有 NPU 架構的 Intel Core Ultra 7 265 處理器、記憶體也擴增到 4 組 DDR5 UDIMM,對於需要入門級 AI 運算的使用者來說也十分合適。



PRO 系列還展出了 PRO MP245PG E14 這款新螢幕,採用 23.8 吋 IPS 面板、支援 FHD@144Hz 解析度/更新率與 1ms 反應時間 (MPRT),算是商用版的高更新率款了,機身設計採用四邊窄邊框以最大化螢幕空間、可減少干擾並提升專注力,內建 MSI EyesErgo 護眼技術、結合護眼面板以及 Eye-Q Check 眼部檢測功能與人體工學支架等,幫助使用者減緩長時間使用下的眼睛疲勞、提升舒適度。
另外,螢幕背面可支援安裝 MSI 迷你電腦,輕鬆搖身一變就能成為 AIO 電腦使用,還可以利用專屬的電源開關線直接控制開啟主機,或是與螢幕連結、單鍵就能一同啟動。



最後的迷你電腦系列當然就是 MSI Cubi 囉,這次的 Cubi NUC 也加入了 AI 應用元素,除了是 Copilot+ PC 之外,可以看到這次展出的 Cubi NUC AI+ 2MG 直接做了機構分解,從展示架上陳列了機板設計、底座與外蓋等。

從分解展示的主機板上可以看到整體的布局配置,處理器方面最高可搭載 Intel Core Ultra 7 258V、32GB LPDDR5X 記憶體、M.2 SSD Gen 5×4 插槽 x1、M.2 WiFi (WiFi 6E)、Thunderbolt 4 x2、HDMI (Power Link) x1、2.5G LAN x2、USB 3.2 Gen 2 10Gbps Type-A x2、microSD Card Reader、Copilot 按鍵等等,另外在電源鍵的部分還有支援指紋辨識功能,真的是一款超智慧等級的迷你 NUC 了。






結語
在這次 MSI 的 Computing and Display 主題展前預覽會上的確先行看到了本次即將在 Computex 2025 中展出的多項新品,而這些新品也將會在展後陸續與大家見面,尤其是超猛的 MEG VISION X AI 2nd 電競主機、兩款超高 500Hz 更新率的 QD-OLED 電競螢幕:MPG 271QR QD-OLED X50、MAG 272QP QD-OLED X50 以及雙模解析度的版本 MPG 274URDFW E16M 等都令人心動不已,接下來就是 Computex 2025 正式開展期間,小編也將在會場作第一手的現場報導,請大家持續關注站上新品文章,咱們晚點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