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客車事故頻傳,根據交通部統計,2024 年大型車事故主因有半數以上與「恍神、緊張或分心駕駛」有關。為因應這項駕駛安全缺口,資策會軟體技術研究院(軟體院)在經濟部產業技術司的支持下,攜手大眾電腦,結合駕駛者監控系統(DMS)、CamBoost AI 智慧增強器及 AR-HUD 抬頭顯示器,推出臺灣首套專為大型商用車設計的「智駕視界座艙系統」,並於今(23)日起在「2025 年台北國際車用電子展」正式亮相,預計可望在 2026 年導入市場,創造逾12億元產值。
為因應全面性提升行車安全的迫切需求,經濟部產業技術司補助資策會,成功開發「智駕視界座艙系統」,整合晶片、感測器與系統整合 AI 應用等,導入全姿態駕駛行為監測技術,強化現有市面上多聚焦臉部與眼睛特徵的駕駛者監控系統(DMS)危險駕駛行為的警示功能,改以側方鏡頭全姿態辨識駕駛全身動作,能精準偵測如低頭滑手機、進食、彎腰撿物等會分散注意力的高風險行為,提升主動安全系統對「人為因素」的防護能力,藉由供應鏈整合與歐特明等臺灣 DMS 系統廠商合作,建構更完整的本土自主創新駕駛安全偵測網。
為降低運輸業者導入 AI 技術門檻,資策會與耐能智慧共同研發的「CamBoost AI 智慧增強器」,以既有攝影機上搭載低功耗 AI 晶片,運用 AI 技術讓每輛車都具備車道偏移偵測、前車警示、行人辨識等 ADAS 應用,讓目前裝置在大型商車上的傳統攝影機或行車紀錄器,賦予影像辨識與主動警示功能。這不僅可避免整車汰換、節省升級成本,更加速傳統車輛邁向 AI 化、強化即時行車風險辨識能力。
耐能創辦人兼執行長劉峻誠表示:「我們很高興與資策會軟體技術研究院達成合作,將耐能自研的邊緣 AI 晶片賦能其智駕座艙系統。作為全球領先的邊緣 AI 晶片供應商,我們始終專注於‘車端閉環智能’的技術路徑,讓零延遲、高隱私、強演算法的主動式服務成為現實。與合作夥伴共建邊緣 AI 應用生態,推動汽車從‘移動空間’向自主思考的智慧終端進化。」
「智駕視界座艙系統」特別為大型車垂直式前擋風玻璃設計,除 2 項 ADAS 優異技術,更結合大眾電腦開發的 AR-HUD 抬頭顯示器,可將駕駛盲區影像、導航提示、AI 感知結果,在不干擾駕駛視線的情況下,以擴增實境方式投影於駕駛視野中,配合駕駛目光調動態即時調整投影位置,提供關鍵安全資訊,提升駕駛決策反應速度與周遭環境感知力。
資策會軟體院院長蒙以亨表示,透過「智駕視界座艙系統」可整合完整的技術鏈,加速產業降低新技術導入門檻、加值轉型,AR-HUD 應用也將於 2025 年下半年在亞洲進行商用客車的實證測試,預計 2026 年正式商用導入,有望為臺灣智慧車電產業創造億元的潛在產值。蒙以亨也提到,「CamBoost AI 智慧增強器」技術參與耐能今年在美國 CES 展時,受到許多廠商的洽詢,隨著 AI 技術逐步滲透車輛場域,資策會也將持續與產業共創,打造更多符合交通安全與智慧車需求的創新應用,為駕駛人與用路人創造更安全的移
動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