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 RTX 40 系列出到第三款、緊接著已經在路上的至少還有 3~4 款一同加持下,RTX 40 系列取代原本的 30 系列已經是板上釘釘的事了,面對 RTX 30 系列的幾款高階已經售完不補的情況下,目前這段區間在 NVIDIA 家族中則是由 RTX 4090、RTX 4080 與 RTX 4070 Ti 三款版本挑大樑,撇去要價較高的前兩者,現階段入手 RTX 4070 Ti 的確已經可以應付絕大多數的 3A 大作,價位也落在 3 萬大關上下。
身為御三家的龍頭,ROG 系列通常也是定位在頂級版本,雖然已經不再是挖礦風潮搶不到卡的時候,但限量供應的 ROG Strix RTX 4070 Ti OC 12GB 仍舊是店家額外採”限購”的一款 (另一款 Tuf 系列也是採限購),先前小編已經有開箱過 Tuf Gaming 版本了,那這次剛好有入手 ROG Strix 版本也就順便來開箱實測一下嚕!


ROG Strix Gaming GeForce RTX 4070 Ti OC 12GB開箱
基本上光是從外觀與型號就能猜得到其實是大哥 RTX 4080 的接續版,整體外貌配色仍是採紅、藍、黑的類國旗風設計,尾端的 RGB 顯得十分顯眼,包裝外盒上也是由紅、黑、綠色系來搭配。

由於是 OC 版所以可以在外盒上看到標示,另外也支援 RGB、ASUS AURA SYNC 當然也是有的,側面則是 5 年保固、免費到府收送的標註。


彩盒背面則是照慣例標示了這款顯示卡的幾項特色,特別是在散熱方面採用了高效的軸向式風扇與大型的散熱片等,拆箱後則是一樣採用了高質感的厚實紙盒固定內部的顯卡本體與小附件等。


附件與大哥 RTX 4080 差不多,除了 12VHPWR 的 16-pin 專用連接線外,包括快速安裝說明手冊、支撐架使用說明、信仰束線帶、展示小立卡、信仰小卡、專屬顯示卡支撐架等。

揭曉本體的時間了!同樣採用三風扇設計,整體與同系列的 RTX 4080 在造型設計上基本一致,不過 RTX 4070 Ti 的卡長較 4080 短了近 2 公分,RYX 4070 Ti 的整體顯卡尺寸為 336x150x63 mm,厚度上也略縮為 3.15 Slot。

雖然是位列於 RTX 4070 Ti 這一階,但整體的用料上也並未馬虎,可以從分層剖面圖看到除了最外層的 3 風扇設計外,配上熱導管的大型散熱鰭片與壓鑄式框架/背板,在同時提供使用者更優異的散熱性下,也大幅的提升了堅固性。

下面來環視一下整片 ROG Strix RTX 4070 Ti 的設計與配置,正面採用了三組雙滾珠軸承的軸向式風扇,比前代加大的尺寸讓風量也增加了 31%,可以提供玩家更有效的散熱與更高的效能,並且搭配了反向旋轉與 0dB 技術,透過兩側風扇的逆時針旋轉讓空氣亂流減少、可有效的集中風量於底下的散熱鰭片上,並且在 GPU 溫度低於 50 度C時、風扇會自動停止運轉以降低運轉噪音,便於玩家執行一般文書工作或上網時的安靜度,一但溫度超過 55 度C時便會再度啟動風扇以達到高性能表現。





從側面可以更清楚的看到位於中間的熱導管+大型散熱鰭片,貫穿整片顯示卡 PCB 的散熱鰭片與上方的3組散熱風扇達成有效的散熱性能。




由於整個框架採用了金屬壓鑄設計,剛性結構相當不錯,包括主體的黑色金屬框與背板,除了可以保護 PCB 之外,也具備有輔助散熱的功用。
從背面除了可以看到有標上 ROG 亮面字樣外,後面約 1/3 的部分還特別做了通風口導流。

只能說信仰就算是小地方也不能少,不只在背面通風口位置有做了敗家之眼的裝飾,尾端 RGB 環繞的部分也有貼上 Republic of Gamers (ROG) 玩家共和國的標示。
另外,這裡還可以看到有額外提供兩個 PWM FanConnect 連接,可提供額外的 DIY 彈性,裝近機殼後可以與機殼風扇連接,並根據 CPU 與 GPU 的溫度來調整風扇轉速。


I/O 輸出的部分則是提供了 2 組 HDMI 以及 3 組 DisplayPort,這個角度也可以看到整片顯示卡的厚度也僅需 3.15 Slot。

電源方面則是採用專屬的 12VHPWR 設計,基本上建議搭配的電源供應器為 750W,同時連接埠一旁還有 Q Mode (靜音) 與 P Mode (效能) 的 DIP Switch 可供玩家自行設定。


效能檢視
在巡視過一輪的外觀與各設計配置特色之後,接著也要來檢視一下實際的效能表現上是否可以勝任玩家在一般使用以及遊戲方面的需求性,照慣例先來列一下本次所使用的平台設備:
處理器:AMD Ryzen 9 7950X
主機板:ROG Strix X670E Gaming-F WiFi
記憶體:Kingston Fury Beast DDR5-6000 RGB 16GBx2 (共32GB)
SSD:Samsung 980 Pro 1TB Gen4 M.2
電源:ROG Strix 850W Aura Edition (ATX 3.0 /80+ Gold)
先透過 GPU-Z 來偵測一下這片 RTX 4070 Ti 的相關資訊,除了驗明是 ASUS 的品牌身分外,採用 AD104 GPU 核心、4nm工藝製程、7680 個 CUDA 以及 12GB GDDR6X 記憶體容量,基礎為 2310 MHz、爆發時脈則是提升至 2760 MHz (比Tuf Gaming 版還高一些),其他細項可以參考下面截圖。

測試就從基本的 3DMark 跑分開始,在針對 DX12 環境的 Time Spy 獲得 21386 的得分,更嚴苛一點的 Time Spy Extreme 則是有 11320 分,基本上足以應付現有的絕大部分遊戲大作。
換成 DX11 為主的 Fire Strike 項目,標準模式獲得 45568 分,Extreme 模式下則有 26021 分,Ultra 模式仍有 13790 分的成績;主測光追功能的 Port Royal 則是獲得 14250 分的表現,這一項果然還是 NVIDIA 體系夠力,可以超車對手一大截。
至於以 DX12 Ultimate 環境+光追總合做為測試基準的 Speed Way 則是一舉拿下 5468 分的成績,比對手的 RX 7900 XT 的同平台測試得分還要高上約 6% 的提升。



接著當然就是來試試看在遊戲方面的表現,本次也簡單挑選了先前比較常測的《電馭叛客2077》、《極限競速:地平線》,另外也加上如《決勝時刻:現代戰爭2》、《霍格華茲的傳承》這兩款遊戲,以及新登場不久的《臥龍:蒼天殞落》一起來驗證這片 ROG RTX 4070 Ti 的效能,測試設定上同樣一律使用原廠預設的最高畫質組合,並關閉垂直同步、動態解析度調節等干擾選項,另外,若遊戲有支援 FSR 或 DLSS 功能則將其固定在最高畫質模式。
首先就先看看在《電馭叛客2077》這款光追大作下的表現,由於遊戲本身在前陣子的更新中正式實裝了 DLSS 3 的補幀功能,因此讓原本開到 2160P 解析度下只能跑出 45 FPS 的成績在補幀後可以翻被提升到 90 FPS,瞬間將整個遊戲的體驗感從普通直升到流暢,感動加了 100%!下面的數據對比圖中,也提供了本次測試開啟 DLSS 3 的比較。

接著換成《極限競速:地平線》這款遊戲來看表現,從3個解析度下的實測成績可以看到,就算在 4K 模式的 2160P 下也還有 119 FPS 的表現,對賽車類型的遊戲來說,也已經有相當不錯的遊完體驗與順暢度,這面向的遊戲在搭配這片 RTX 4070 Ti 後應該不用擔心會造成開到一半的 Lag 情況。

換成《決勝時刻:現代戰爭2》這款遊戲後,從實測的截圖可以看到在不同解析度下的 FPS 值差異比較大,在 1080P 時可以高達 209 FPS、同時存在約 12% 的 CPU 效能瓶頸,但改成 1440P 解析度時就掉到 118 FPS,此時已不存在 CPU 瓶頸問題,而解析度提升到 2160P 時則為 106 FPS,基本上三種解析度下的遊戲流暢度都破百,雖然 1080P 時的 FPS 會比較高,但對於玩家來說,即便 4K 下仍然可以獲得順暢的遊完體驗。

這款《霍格華茲的傳承》是近期支援 DLSS 3 補幀功能的口碑爆棚之作,為了測試顯示卡的極限,刻意將光線追蹤的選項調整到最大值,在未開啟補幀功能前,2160P 解析度流暢為 51.2 FPS,表現屬於尚可接受,而在開啟補幀後,遊戲表現提升到 78.2 FPS,整體流暢性變得更為穩定,更不容易察覺遊戲期間 FPS 起伏的情況,從數據比較中也能清楚看到在補幀後的三種解析度下 FPS 數值,用上 ROG RTX 4070 Ti 後也是可以順暢遊玩沒問題的。

最後,也特別加入了近期相當熱門的高難度動作遊戲《臥龍:蒼天殞落》,由於在畫質方面所提供的選項上比較特殊,不僅不支援光線追蹤,「也沒有」FSR、DLSS 等畫質調節功能,還強制鎖定遊戲的最大的 FPS 只能為 120 張,使得 1080P 和 1440P 解析度下的表現受到了相當的限制,但整體來說還算 OK (畢竟連 2160P 也還有 101.2 FPS),剩下的就是個人練技術的問題了。(笑

燈效示範
最後來看一下燈效的部分,設計上 RGB 的燈效是放在靠後端的頂部 (Republic of Gamers) 與尾端的一整個外圈上,記得去官網下載專屬軟體才能自訂燈效模式,目前提供有 10 種燈效模式(不包括關閉與 Aura Sync 同步):
◆ 恆亮/呼吸/彩色循環/彩虹/彗星/閃爍溜溜球/星空/跳躍閃耀/閃爍/Cyberpunk


結語
面對越來越多款新的遊戲大作推出,想要流暢的體驗遊戲樂趣那肯定是不能缺少一片效能不錯的顯示卡,以現階段陸續由 RTX 40 系列佔據性能主流的角度來看,透過專為玩家設計的 NVIDIA Ada Lovelace 架構 GPU 與新一代的 DLSS 3 支援下,相信入手 RTX 4070 Ti 可以在預算與效能表現上達到不錯的平衡。
透過 ROG 專屬調校下推出的 Strix Gaming 系列,這款 RTX 4070 Ti OC 12GB 也展現了強大的性能表現與實測遊戲數據,加上信仰力的加持,想要主宰遊戲世界的全局,就靠入手這片版本來實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