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著 Intel 13 代與 AMD Ryzen 7000 系列的處理器及架構平台越來越受玩家青睞下,DDR5 記憶體的選購上也逐步從初階的 DDR5-4800 向上拉到 DDR5-5200 或 DDR5-5600 的規格,按照目前價格緩步下滑的情況,未來入手 DDR5 將會更容易、預算也會更低。
小編先前在站上已經開箱並實測過了 Crucial 的 DDR5-4800 與 DDR5-5600 這兩款版本,這次要補上的就是遺漏的中間頻率:DDR5-5200,同樣是採 32GB Kit 包裝,來自原廠的品質保障,效能咱們測了就知道囉!

DDR5-5200 32GB Kit(16GBx2) UDIMM開箱
介於 DDR5-4800 與 DDR5-5600 之間的 DDR5-5200 其實如果光從外觀上也都一樣,單面、裸片 (無散熱片) 以及透明塑膠吊牌包裝,基本上入手前請務必看清楚購買的是哪個版本。
雖然是一貫的簡單包裝,但標示上面也都有清楚標明頻率與電壓、CL 時序等,基本上標示貼紙就有載明了,包括可以從編號得知是單條版本還是雙條一組的 Kit 版:
◆ CT2K16G52C42U5 (雙條一組的 Kit 包裝)
◆ CT16G52C42U5 (單條版本)


這裡的是 CT2K16G52C42U5 的 32GB Kit 包裝版本,以目前 DDR4-4800 價格幾本上也與 DDR5-5200 的價位差不多的情況下,玩家直接挑 DDR5-5200 版本是比較直接的方式。

拆開吊牌包裝後就可以看到底下的 DDR5-5200 32GB Kit 本體,採無散熱片的裸片設計,配上慣用的黑色 PCB,與藍黑配色的標貼呈現 Crucial 的專屬風格。

布局上可以看到左邊有 4 顆顆粒配置,右半則是產品標貼,但其實另外 4 顆顆粒是藏在標貼下方,而從單條的標貼上面就可以看到編號是以 CT16G52C42U5 標示,也就是說,單條本身還是標準 Crucial DDR5-5200 的版本。
中間的位置有 PMIC 電源管理晶片 (瑞薩電子 P8911Y0),DDR5 記憶體顆粒當然是 Micron 美光自家的 2WG45-D8DDZ,但基本上這款根本就是 DDR5-5600 的顆粒啊!生產週期還是 2023 年 03 周的版本,整組共 8 顆、單顆容量為 2GB。





DDR5 顆粒都在正面,因此背面就是乾淨的黑色 PCB了,仔細看一下可以看到有安規以及版本標示,採用了 PCB 18 層板與耐火材認證。


這裡也順便附上包括產品的官方規格表,以及 Crucial 背靠 Micron 自家原廠的特色優勢,另外,與各大主機板廠及處理器原廠的配合關聯,表示產品都有經過這些廠商的相容性驗證等,品質與信賴度相當高。



效能檢視
在看過一輪這款採裸片版包裝的 Crucial DDR5-5200 外觀後,接著也簡單的透過實際上機來檢視一下相關的效能表現,這裡就透過小編手上的平台來跑一下數據,本次的平台配備列表如下:
處理器:AMD Ryzen 9 7950X
主機板:ASUS ROG STRIX X670E-F GAMING WIFI
SSD:Samsung 980 Pro 1TB M.2 SSD
顯示卡:AMD Radeon RX 7900 XT
電源:InWin 1200W
作業系統:Windows 11 Pro 22H2

上機後,先直接從 BIOS 來看一下抓到的資訊,在下面截圖中的 DRAM 區塊資訊中可以看到有正確辨識出 CRUCIAL 16384MB 5200MHz (DDR5-5200 16GB),底下的 EXPO 欄位可以看到有 CL 42-42-42-84 以及 1.10V 等資訊。
事實上這組 DDR5 記憶體一共寫入有 2 組的 SPD,從 BIOS 的 EXPO 選單中也可以選擇設定以哪個頻率來運作。


透過 CPU-Z 檢視一下頻率與 SPD 等資訊,基本上確認是以 DDR5-5200 頻率運作,至於顆粒當然就是自家 Micron 的版本,同樣這裡可以看到單條的型號資訊 CT16G52C42U5,有支援 EXPO 與 XMP 3.0 標準,CL 時序分別在 EXPO 與 XMP 模式下有 2 組設定,比較一下應該會發現,EXPO 下的預設值會稍為優一點點。(笑


從 AIDA64 的 Cache & Memory Benchmark 測試項目中可以獲得讀/寫/複製/延遲等的成績為 64127/67352/59366 MB/s 與 86.6 ns,基本上這部分的表現跟之前小編測 DDR5-5600 時,透過降頻跑 DDR5-5200 的預設成績差不多。

順便也透過 PerformanceTest 的 Memory Mark 來檢視一下 DDR5-5200 的表現,從數據可以看到整體得分落在 3572,也不算低,如果相較於 DDR5-6000 的頻率在得分上會略微提高至 3800 左右。(同平台下)

對比之前的 DDR5-4800 與 DDR5-5600,其實可以知道的一點是,畢竟是 Micron 自家的顆粒、也是自家的 Crucial 品牌,雖然 DDR5-5600 沒有標上 DDR5-6000、但還不是照上,DDR5-4800 也是隨便一調就上 DDR5-5600,這裡就不衝高頻率了 (前兩款開箱已經示範過了),這次來動一下 CL 時序的設定。
雖然 EXPO 的部分已經是 CL 42-42-42-84,但如果調高至 CL 38-38-38-78 呢?有些 DDR5 在強調效能方面是採比較優化的 CL 時序數字,這款 Crucial DDR5-5200 連電壓都不用加、進 BIOS 簡單設定一下就可以了,果然是體質好棒棒!
從 CPU-Z 的設定可以看到已經將 CL 調成 38-38-38-78了,同樣是在 DDR5-5200 頻率下,接著就同樣透過前面測試的 AIDA64 以及 PerformanceTest 來驗證一下差異。

在 AIDA64 的測試上,讀取/寫入/複製分別獲得 66674/68907/60406 MB/s,對照一下也差不多有 2~4% 的提升,而且延遲也上升到 81.7ns,基本上也有近 6% 的提升,顯然官方在設定方面是較為保守、算是比較求穩的作風。

換成在 PerformanceTest 的測試上,Memory Mark 的得分也直接從原本的 3572 提升至 3715,大約有 4% 的幅度,相較於前面提到的 DDR5-6000 表現約落在 3800 的得分也相當接近了。

**補充說明的是,由於這組 DDR5-5200 內建顆粒採用的基本上是與 DDR5-5600 同系列,因此在 BIOS 內調高至 DDR5-5600 頻率也是可以正常運作的,這部分其實小編在上次開箱的 DDR5-5600 版本中就已經測過了,所以這裡就不再累述,大家可以自行參考上次開箱文。
結語
透過這次測試 Crucial DDR5-5200 版本,基本上小編就補齊了現有的 3 款版本了:DDR5-4800、5200、5600,也算分別在 Intel 平台與 AMD 平台上皆作了實測,對玩家來說,Crucial DDR5 系列的優勢除了自家 Micron 原生顆粒的優異品質表現外,可同時對應 AMD EXPO 以及 Intel XMP 3.0 標準也方便玩家任意使用在兩種平台上,再加上強勁的可超性,其實如果考量預算要入手的話,絕對是列入優先考慮的對象之一。
以目前 DDR5-5200 單條落在僅 1,599 元的價位,就算一次入手 4 條、構成 64GB 容量也不過是 6,400 元有找,換算單 GB 成本也不到 100 元,一次換裝插到滿、當個 DDR5 記憶體富者就是現在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