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會組裝高性能的頂規主機無非就是為了追求更流暢的視覺體驗,特別是針對電競這一類型的愛好者來說,遊戲的 FPS 值永遠都不嫌少,但這樣的高階主機如果沒有更新率足夠高的螢幕來進行應對,就算能達成再高的FPS值也無法忠實反應在玩家的視覺上,反而只是一種數字上的提升而已,不只失去花了錢的意義也相對的可惜了。
為了滿足兼搶占電競螢幕市場對於高更新率的需求,NVIDIA 在接續之前的 300Hz 之後再向上推出了「360 Hz NVIDIA G-SYNC」螢幕技術規範,讓 1440P 解析度的面板能夠擁有高達驚人的 360Hz 更新率,這下子對玩家的視覺體驗感就一下子衝到極致了!
不過依照目前螢幕市場的需求仍落在一般 60Hz 或是電競 120/144Hz 的層級,想要各大廠商端都率先投入推出搭載這款新面板的機率並不高 (觀望中),目前真正實做且已經推出產品銷售的就僅有華碩的 ROG Swift PG27AQN 這款 360Hz 版本能實現在 1440P 解析度下達到 360Hz 的高更新率電競螢幕了,小編碰巧有機會入手來試用看看,下面就來與大家分享一下這款螢幕的使用心得,當然也順便開箱介紹一下螢幕的各部細節設計囉!

ROG Swift 360Hz PG27AQN電競螢幕開箱
那就先從開箱看起吧!這款 ROG Swift 360Hz PG27AQN (下稱 PG27AQN) 在整體的風格上都是延續 ROG 家族的螢幕傳統設計,除了外箱使用精緻的彩色印刷之外,包括敗家信仰之眼、產品型號、外觀的主視覺圖等等都直接可以一眼看到產品的特色,另外在右下角位置還可以看到有打上尺寸規格與 NVIDIA G-Sync 認證標章,當然最引起聚焦的,還是型號上面的 360Hz 字樣囉。

打開外箱,內容物的部分則是包含了螢幕本體、底座、配件工具包這三大項,其中螢幕本身已經和支架組裝在一起,只需裝上底座即可,支架的外型同樣是 ROG 歷來的鐵灰色烤漆,並在底部開有整線孔。
至於底座和配件工具包則是採個別分開包裝,工具包中提供了 I/O 遮罩、HDMI 線材、DisplayPort 線材、USB Micro B 傳輸線、變壓器、保固與安裝明書等,同時若仔細看的話還會線材的接頭部分都印有 ROG 的 LOGO,可說是信仰爆棚到一條龍設計了。




除了配件工具包之外,在螢幕整體的組裝上其實也相當方便,由於 PG27AQN 的本體與支架已經預先安裝好,所以只要把底座取出擺放好,並將本體上的支架一端對準底座後插入,然後旋緊位於底座下面的免工具手擰螺絲便算完成了。



組合起來就是完整的螢幕了,先前有使用過 ROG 高階系列顯示器的話,就會對這樣的一貫造型有熟悉感,腳座的亮色塊設計也讓整體的暗灰色調多了一些亮點。

接著來看一下背面,在外型上這款 PG27AQN 的背面設計對於熟悉 ROG 螢幕的玩家同樣都不陌生才是,使用斜切的方式對螢幕的左右兩半部使用不同的材質處理,右側是華麗的電路圖騰搭配具備 RGB 燈光功能的「信仰之眼」,左側則是比較樸素的斜向髮絲紋,並在邊緣處放置了 5 向 OSD 搖桿和 4 組操作實體鍵。




特別提一下的是,PG27AQN 與一般螢幕有一個比較不同的地方,那就是螢幕的頂部有一枚「光源感應器」,能夠自動感應環境亮度來調整螢幕亮度,算是在電競螢幕領域比較罕見的規格 (通常在高階電視機上比較會配置),但需要注意光源感應器只能在 SDR 模式下發揮作用,開啟 HDR 模式的時候則是會進入關閉狀態的。

另外,PG27AQN 在 I/O 配置上也有一些需要注意的地方,雖然螢幕輸出連接埠一共提供了 3 組 HDMI 和 1 組 Display Port,但 HDMI 的版本為 2.0 (或稱簡化版 HDMI 2.1),因此受限於頻寬因素最多只能支援到 1440P@144Hz,想要達到360Hz就務必選用 Display Port 1.4 來連接。


不光如此,玩家還可以發現 PG27AQN 的所提供的兩組 USB 3.2 Gen1 Type A 孔還特別用紅色和藍色來區分,當中以「紅色」標記的 USB 孔能夠支援 NVIDIA Reflex 功能,搭配特定型號的滑鼠 (如:ROG Chakram、ROG Gladius III 等),可以讓螢幕顯示滑鼠在操作上的硬體輸入延遲。
翻轉到螢幕正面,PG27AQN 的 27 吋的 16:9 平面螢幕採三邊窄邊框設計,底部較厚實的「下巴」鑲有 ROG 的信仰 LOGO,配合腳架能夠支援上下垂直升降、+/- 25 度的水平旋轉、+20~-5 的傾仰角調整、順時鐘 90 度的垂直旋轉。






這款 PG27AQN 的主訴賣點當然就是特別標上的 360Hz 技術,面板規格則是採用了 Ultra Fast IPS 液晶面板,並透過使用新型的液晶材質把單層電壓驅動器改為雙層,加上重新排列液晶與偏光片的方向讓螢幕的反應速度大幅提升,實現了最高 360Hz 的螢幕更新率和 1ms GTG 反應速度,再加上 G-Sync 畫面同步的功能,讓玩家在進行激烈對戰的時候不會發生如畫面破圖等情況來造成視覺干擾。
更重要的是,對比市面上的競品解析度都僅 1920×1080,尺寸還被限制在 25 吋,這款 PG27AQN 可以說是現階段唯一一款解析度達到 2560×1440、還同時將面板拉到 27 吋的產品,更加符合現今玩家在螢幕大小與視覺上的更高追求!


而且更大更清晰的螢幕所帶來的好處可不單單只是爽度上的提升,根據 NVIDIA 官方的研究,將同為 360Hz 的 25 吋 1080P 螢幕與 27 吋 1440P 螢幕進行職業遊戲操作的結果比較,發現 27 吋 1440P 的螢幕能夠提升瞄準的準確率,雖然幅度乍看之下僅有 3%,但相信所有電競玩家都體驗過差之毫釐、失之千里的感受,再微小的提升率都有可能對遊戲起到關鍵作用。

當然如果只是快、但顏色表現卻不理想的話,整體的遊戲體驗也是會大打折扣,因此 PG27AQN 在色彩方面也有一定程度的要求,擁有比 sRGB 大出 35% 的色彩空間,足以覆蓋 98% DCI-P3 色彩空間,且背光峰值亮度可以達到 600 nit,並通過了 VESA DisplayHDR 600 的認證,讓螢幕的顯示能力不論是作為電競使用還是一般暢玩 3A 大作上都能獲得滿足。
OSD選單與功能
身為一台電競螢幕,PG27AQN 自然也是準備了不少遊戲專屬功能,包含最基本的虛擬準心、計時器、FPS 顯示功能之外,螢幕還具備了為專業電競玩家設計的 NVIDIA LATENCY DISPLAY ANALYSIS Tool (LDAT) 延遲分析功能,在 OSD 選單開啟之後,螢幕會出現一個小方框用於偵測玩家的操作來進行延遲偵測,並可以依照遊戲類型的不同來調整位置和尺寸。



再者還有個特別的地方是,由於電競賽事的螢幕規格多半是 24 或 25 吋,對於職業或是夢想進入職業圈的玩家來說 27 吋稍嫌過大,於是乎 PG27AQN 在 OSD 選單中加入了非常特別的「電競雙模」功能,開啟之後螢幕畫面會從 27 吋裁切一圈變為 25 吋,解析度則會被限制要求為 1920×1080 或是點對點的 2368×1332,模擬出近似電競賽事的視覺觀感,讓玩家大、小螢幕的各方用途都被完整照顧。
需要注意的是,25 吋畫面除了只支援 1920×1080 和 2368×1332 兩種解析度,操作順序也有要求,一定「要先開啟 25 吋模式」,再調整螢幕解析度才能正常觸發畫面裁切,如果反過來先調整解析度的話,25 吋的畫面功能反而是無法正常啟用,操作上略顯被動一些。



當然,畢竟身為 ROG 家族的產品一員、而且螢幕也同樣支援了 Aura Sync 燈光同步功能,玩家如果有使用 USB 線材連接主機的話,機背的 RGB 燈光將可以透過主機的同步程式進行手動選擇,使整套桌面信仰燈光能夠一致,果然 ROG 就是要 bling bling 亮才有味道。


看一下其他細項部分,螢幕設計中也有提供多個場景模式、光源感應器開關、六軸校色等,整體的功能堪稱相當的完備,甚至就連色溫都是以絕對溫度 K 值來進行選擇,這點在電競螢幕領域相當難得,可以讓玩家在色彩調整上更為準確。



實測與體驗
既然外在、內在都看完了,接下來就輪到實際的體驗囉!先來看一下連接後的系統資訊為何?
根據 Windows 的系統截圖,使用 Display 1.4 進行連接可以在 2560×1440 解析度下實現 359.98Hz (360Hz) 的更新率,過程不會出現閃爍和卡頓等不穩定的現象。

小編使用校色裝置 SpyderX Elite 來進行螢幕色彩空間測量,在亮度為 200 nit 的標準下測出螢幕可以還蓋完整的 100% sRGB、88% 的 Adobe RGB、95% P3 和 85% NTSC 色彩空間,與官方宣稱的 98% P3 色彩空間涵蓋能力接近,主要誤差在於其中 PG27AQN 的紅色到藍色的顏色顯示略為超出色彩空間規範。

在色彩觀感上,PG27AQN 本身屬於比較濃艷的色彩風格,日常觀看照片時顏色比較討喜,高反差的照片也表現得不錯,不會出現色彩結塊或斷階的情況,但受限於 IPS 面板先天特性的關係,黑色的表現則比較一般。



開啟 HDR 模式之後,受益於通過 VESA DisplayHDR 600 認證,螢幕可以正常顯示 HDR 影片,將原本過曝的畫面還原,而在遊戲也能感受到畫面在暗部效果上的提升,使視覺更具立體感與張力。


最後就是 360Hz 更新率在使用上的感受了,很多人可能好奇現在電競螢幕的更新率隨便都 144Hz 起跳了,360Hz 人眼真的感受得出來了嗎?
不得不說,還「真的有感」!小編個人平時的螢幕就剛好是 144Hz,原本以為很順暢了,但一換到 PG27AQN 之後,那絲滑的效果是真的就能立刻感受出來,不論是網頁捲動還是遊戲體驗,畫面之間的銜接都變更為平滑順暢。(真的這感覺有明顯)
小編也特地將螢幕設定在 360Hz、144Hz、60Hz 更新率,並利用慢動作錄影錄製了遠景運鏡、射擊爆頭瞬間、高速甩槍瞄準共三個場景的畫面比較,讓大家可以間接的感受不同更新率之間的畫面呈現差異。(請參考下方影片)
其中個人認為最明顯的莫過於最後面的甩槍鏡頭,在慢鏡頭之下可以發現 360Hz 更新率下的每一畫格的間格距離比較短,鏡頭移動的效果比較平穩,而 144Hz、60Hz 間隔距離較長,看起來就會有一種幻燈片的卡頓感,這或許就是為什麼更新率提高能有助幫助玩家更容易瞄準對手的原因吧!
專為頂級電競狂熱者而生
ROG 這款 PG27AQN 作為業界唯一一款 1440P@360Hz 的電競螢幕,提供的不只是更流暢的畫面效果,也同時具備了更為清晰且優良的視野,除了能夠讓玩家感受到新一代遊戲在畫質上的進步之外,也能讓遠處的敵人輪廓更易於辨識,帶來更為精準的出擊機會。
然而想要在 1440P 解析度下發揮 360Hz 更新率的優勢,相對的玩家的主機硬體效能也得足夠強大才有辦法創造足夠 FPS 值來實現比多數電競螢幕的更為流暢的體驗,同時也因為 PG27AQN 在市場的獨特性,螢幕的售價來到 3.3 萬元,可以說是完全針對頂級電競玩家所打造的螢幕,倘若玩家的目標就是追逐最頂級遊戲體驗的話,那就不要猶豫了,趕快入手一台 PG27AQN 螢幕就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