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新大學以深耕傳播教育為核心,結合管理、人文社會及法律等多元領域,持續打造全方位的教學環境,展現其在高等教育中的領先地位。114 學年度新學期,世新廣納十餘位專任教師,涵蓋數位多媒體設計學系、公共關係暨廣告學系、傳播管理學系及新聞學系,這些新進教師不僅擁有豐富的業界實戰經驗,更帶
來最前沿的專業知識與創新教學理念。他們將以課程為媒介,透過實務與理論的融合,啟發學生的學術深度與職場競爭力,進一步強化世新大學在跨領域教育中的卓越表現。
「回到故事開始的地方,開啟教育的新篇章。」數媒系助理教授級專業技術人員陳俊良,用這句話形容自己重返母校任教的心情。擁有 15 年影視特效製作經驗的他,曾在電影《咒》、公視《茶金》、星宇航空《星探者》等作品中,用技術將奔流之水化作盛開繁花,塑造山崩地裂等震撼畫面,熟悉 Houdini 等好萊塢愛用的特效軟體。如今,他以畢業學長的身份回到世新,透過課程設計,幫助學生從美學基礎、視覺特效技術到業界實戰逐步成長。
「這是一個能將興趣化為作品、讓熱情成為力量的產業,請盡情釋放你的想像力與創造力吧!」陳俊良用這句話送給想朝視覺特效這一行發展的學生。他相信,世新數媒系結合頂尖設備,將為學生提供最前線的技術訓練,在職場上更加自信與主動,而他所帶來的業界經驗與教學熱忱,將成為學生追逐夢想的助力。

同樣是數媒系的新進教師黃威迪,擁有十餘年跨域業界經驗,從遊戲大廠到影視包裝,橫跨商業製作與教學現場。他擅長各式風格角色建模、貼圖與渲染流程,並具備完整的次世代製作技術。他認為,角色設計不只是塑造,更是雕刻敘事,結合 ZBrush 與視覺語言,讓靜態造型會說話、有戲、有靈魂。黃威迪長期關注角色設計、動態影像與構圖研究,並積極導入 AI 等新工具於創作流程。他表示,創作是一種對世界的提問與回應,期待透過課程帶領學生從 ZBrush 出發,以作品展現創意與技術,並累積完整的職場實力。
擁有 25 年公關職涯的吳耀仁,也選擇回到母校傳授經驗,他說:「世新是我理解溝通、媒體與創作本質的起點。」從業至今,媒體環境經歷網路盛行、行動裝置的普及、搜尋引擎策略的改變,以及社群崛起的碎片化時代,每一次的劇烈變革,都成為他職涯中的養分,而非威脅。吳耀仁認為,傳播的本質是持續分享的過程,這與教育的特質相通。他希望透過課程,激發學生對公共關係的興趣與好奇心,讓所學成為面對未知挑戰的底氣。吳耀仁坦言:「公關是一個極度專業的學問,但在台灣仍未被充分理解。公關的價值與專業,需要被更多人認識與尊重。」他的課程涵蓋生成式 AI、危機管理及媒體關係等前沿領域,期待學生能在持續反思與學習中,找到自我價值的回應。

「如果你熱愛新聞,就要準備好在最混亂的一秒,做出最清晰的選擇。」這是新聞系新進教師陳雅雯送給學生的一句話,也是她 27 年新聞職涯的最佳註解。
從新聞數位化到 AI 技術導入,她見證了電視新聞的每一次革新,也感受到全媒體時代下,電視不再是強勢媒體的現實。她回到母校任教,是因為對教學的熱忱逐漸埋入心中。從 2021 年開始,她嘗試將多年電視新聞製作的專長帶入課堂,並透過產學合作,讓學生進入專業場域。她回憶,今年在三立電視台,世新學生參與「我世新主播大賽」的轉播工作,展現出的專業態度與自信,讓她深受感動。陳雅雯希望,學生能透過她的課程,從視覺角度與鏡頭語言表達新聞,並在實境節目製作中,體驗新聞世界的真實與挑戰。

而加入傳管系師資陣容的黃孝儀,影視職涯近 20 年,主導超過 1000 部中外影片的發行,見證了影視產業的崛起與創新。曾任台北電影節節目部經理及多家影視公司發行總監,他的專業橫跨影視內容製作、國際影展策劃及 IP 版權交易。他認為,影視作品的成功不僅在於技術,更在於敘事的深度與文化的共鳴。
黃孝儀將這份洞察帶入世新大學的課程,透過傳播產製提案管理與全媒體敘事創新,培養學生在影視產業的競爭力。今年,他擔任創刊主編的《放映週報》,獲台灣影評人協會頒發「特別貢獻獎」,以肯定這份電影專業線上刊物與團隊,多年來對國片產業的深度報導與推廣。

世新大學以差異化的辦學模式、多元專業師資與豐富資源,致力於為學生打造跨領域的學習環境。數位多媒體設計學系結合業界師資與全台唯一的 LED 虛擬攝影棚,讓學生在產業等級的環境中實作,提前累積職場競爭力;公共關係暨廣告學系以生成式 AI 與危機管理的實務應用為核心,培養學生掌握即時溝通的專業能力;新聞學系透過新聞導播課程,訓練學生以鏡頭語言傳遞新聞價值;傳播管理學系則以全媒體敘事創新為目標,強化學生在影視產業中的競爭力。世新大學廣納特色師資、引進頂尖設備,以教育創新為動力,持續奠定「培育未來傳播人才」的堅實基石,展現辦學實力與溫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