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台灣正式邁入「超高齡社會」,65 歲以上人口突破 20%,長照需求日益漸增。因應人口結構轉變,政府推動了長照 2.0、發展社區整合式照護體系,並鼓勵在地老化、健康老化。
這些政策的落實及推動,更需要全台護理人員的投入與專業的發揮,堅守在醫院病房、長照機構、社區據點等第一線努力。慈月基金會在「國際護理師節」前夕,舉辦第十四屆南丁格爾獎頒獎典禮,(3)日有 57 位各領域的護理楷模獲頒榮耀。

慈月基金會由林保雍董事長基於「回饋社會、照顧弱勢」的初衷所成立,長期關注護理環境,致力提升護理人員社會地位與職業尊嚴。南丁格爾獎自開辦以來,邀請醫界與護理界權威人士擔任評審,奠定全國指標性大獎地位。至今已頒發個人獎 111 位護理師、團體獎 43 組護理團隊,獲獎者服務範圍遍佈全台,照護領域橫跨孩童、高齡者、偏鄉、安寧、急重症等,展現護理職志的多元與深度。近來 AI 的快速發展,智慧健康照護也逐漸成熟落地應用,愈來愈多護理人員運用 AI 輔助研發創新,嘉惠臨床照護,減輕醫護負擔。行政院長卓榮泰親臨典禮為護理師喝采,會中表示「南丁格爾獎十四年來一步步耕耘,已陸續表揚四十多組護理團體,政府也將會為醫護爭取預算,讓醫護人員有更多保障。」
本屆南丁格爾獎頒發出 13 個獎項,有 4 組傑出的護理團隊及 9 位護理人員獲頒,「臺大醫院急救復甦後照護團隊」勇奪金獎,獨創溫控治療照護及 24 小時腦波監測儀,幫助急救後病人的存活率提升;「臺中榮總護理資訊組」同樣拿下金獎,早在二十年前就開發行動護理車,並串聯跨院資訊系統,還首創使用電子紙技術應用於床頭卡、輸液標籤,與學校合作推動 AI 語言模型運用於醫療諮詢和個案管理,具準確性及可靠性。「林口長庚醫院關節置換優質照護團隊」照護品質優異,從門診、手術至出院後給予病人全方位一條龍的照護,讓患者在 24 小時內下床率達 100%,勇敢又自信地迎接嶄新生活,獲得銀獎殊榮。「臺北榮總惡性腦瘤照護團隊」面對腦瘤病人多變的症狀及高死亡率,提供身心靈舒適的照護需求、推展安寧療護,獲得銅獎。
本屆特殊奉獻獎及樂活照護天使獎各有 1 位護理楷模獲獎,「劉燕玲居家護理師」擁有 24 年安寧護理經驗,陪伴逾千位癌末病人臨終,推動在宅善終,讓病患及其家屬在生命盡頭能夠感受到溫暖與關懷,獲得樂活照護天使銀獎。「成大醫院田于廷護理長」有厚實的產兒科經驗,因同理孕婦引產的哀傷,創建友善引產制度,也推動溫柔生產照護及兒童友善環境,開創教學 APP 改善臨床人員所面臨之困境及提升專業自信,並獲得專利及醫策會肯定,獲頒特殊奉獻金獎。
績優奉獻獎今年有 7 位菁英獲頒,其中銀獎「奇美醫院李玲嫻專任協調師」最為特殊,從事器捐領域超過 20 年,促成上百例移植,陪伴捐贈者家屬完成生命中重大的決定,並創新運用 3D 列印器官模型,化解捐贈者家屬的疑慮,成立病友團體及促成聯合門診,守護移植後病人的健康,讓生命的延續更有意義。金獎「成大醫院陳嘉容督導」研發多項輔具、教具,減輕護理師工作及負荷,培育資訊護理種子,讓護理師的創意能實踐在臨床。
除此之外,獲頒銅獎的有臺中榮總劉秀珍糖尿病個管師、三軍總醫院吳雪紅護理長、高醫附設中和紀念醫院謝淑娟護理長、孫麗珠護理師以及衛福部桃園醫院林玉霞護理長。



慈月基金會透過南丁格爾獎的舉辦,不僅彰顯護理價值,盼大眾能看見這群溫柔的台灣守護者。護理師節前夕,南丁格爾獎頒獎典禮 (5/3) 圓滿落幕,由陳雅琳主播擔綱主持,特邀行政院長卓榮泰、衛生福利部長邱泰源、神腦國際董事長余政憲及慈月基金會創辦人暨董事長林保雍等人共襄盛舉,獲獎者現場分享無數精彩的生命故事與滿滿感動,「護理」不僅是照顧病人,而是全方位的守護及關懷,我們向所有無畏辛勞、默默奉獻的護理師們致上最深的敬意與感謝。

- 「第十四屆南丁格爾獎」得獎者名單:
<團體獎>
金獎 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 重啟生命之窗「急救復甦後照護團隊」護理團隊
金獎 臺中榮民總醫院 臺中榮總護理資訊組
銀獎 長庚醫療財團法人林口長庚紀念醫院 I-LIFE再造活力人生-關節置換優質照護團隊
銅獎 臺北榮民總醫院 拉開與”惡”的距離~惡性腦瘤照護團隊
<特殊奉獻獎>
金獎 國立成功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 田于廷 護理長
<樂活照護天使獎>
銀獎 劉燕玲居家護理所 劉燕玲 負責人
<績優奉獻獎>
金獎 國立成功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 陳嘉容 督導
銀獎 奇美醫療財團法人奇美醫院/移植醫學科 李玲嫻 專任協調師
銅獎 臺中榮民總醫院 劉秀珍 糖尿病個管師
銅獎 三軍總醫院附設民眾診療服務處 吳雪紅 護理長
銅獎 財團法人私立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 謝淑娟 護理長
銅獎 衛生福利部桃園醫院/心臟內科、神經內科病房 林玉霞 護理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