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隔剛好半年 (2023/7/28→2024/2/27)、原本僅限中國上市的 RX 7900 GRE 終於也要在全球其他地區開賣了,不過當初命名上的 GRE (金兔版) 到目前已經邁入龍年來看的話,不知是不是該改成 GDE (金龍版) 會比較合適?哈~
基本上雖然當初是地區限定的方式,但其實這款 RX 7900 GRE 一樣是 RDNA3 架構、NAVI 31 GPU,說是 RX 7900 XT 的小割版其實也不為過,但當初推出時間算是只能對比 RX 6800 XT 略有小勝,現在時間點則是一系列的 Radeon RX 7000 多款版本都已出爐,加上對比去年的售價 649 美元、官方又用力地自砍了一刀,最終定價 549 美元顯得極具殺傷力。
主要特色包括鎖定在 1440P 解析度下可展現高遊戲性能、具備主流 16GB 記憶體容量、與 RX 7900 XT 差不多的 80CU 運算單元、AV1 硬體編解碼、HYPR-RX、FSR、AFMF 技術、支援 DisplayPort 2.1 等加持。

從 AMD 官方的 Radeon RX 7000 系列型號中可以看到這款 RX 7900 GRE 的定位切點,稍稍比 RX 7800 的規格好一些,主要是運算元件與光線加速器上緊貼在 RX 7900 XT 之下、就比 RX 7800 XT 多了 30%,功耗上略略的低了 3W、記憶體容量大小則是落在主流的 16GB 上,搭配新的價格策略,算是站上了 2 萬台幣這個重要大關卡,剛好這陣子也是對手 RTX 40 Super 新版本推出時間段,沒有以新規格 (RX 8000?) 來搶風頭、或許端出這碗也算準高階的 RX 7900 GRE 來因應也是個不錯的方式吧!

跟對手的同價位區段版本來簡單比較一下,規格面的確是比較優一點,畢竟是拿 79 這一階來打人家的 4070 系列,而實際測試上也的確有小勝 RTX 4070 的情況,依官方自行作的性能對比圖可以看到,在 1440P 的解析度下,可以獲得平均 14% 的 FPS 提升效益。


趁著這次的全球全面性推出,也來實際試試看到底這款 RX 7900 GRE 的性能表現是否與售價的超值相符,規格細項方面就透過下表來了解吧!

PowerColor Hellhound AMD Radeon RX 7900 GRE 16GB GDDR6開箱
這次入手開箱的是來自 PowerColor 撼訊科技的 Hellhound 地獄犬這一款,而作為 AMD Radeon 系列的忠實盟友,PowerColor 還有另外 2 款同樣是採用 RX 7900 GRE 的版本 (Red Devil、Fighter)。

外包裝採慣用的黑色風格,正面的 Hellhound 與地獄犬 Logo 相當明顯,配上大紅色 AMD Radeon RX 7900 GRE 型號與 16GB 容量標示頗具氣勢,彩盒背面就相當豐富了,基本上已經把這片顯示卡的主要特色通通簡要介紹了一輪,方便玩家在購買錢可以先行確認,像是分層拆解圖可了解設計架構配置,單獨的小圖說明也將主打特點如可變換燈效的開關、高效散熱的環形風扇設計、直觸式大面積銅底導熱迅速…等一一列上。


開箱之後就能看到實際的顯示卡本體了,這片 PowerColor Hellhound Radeon RX 7900 GRE 採用的是 3 風扇設計 (兩側為 100mm、中間 90mm),卡身尺寸為 322 x 147 x 50 mm,算是黑色外觀搭配中間透明風格扇葉,加上燈效時會更具視覺體驗感。

9 片霧面半透明扇葉與軸向式環形風扇配置,加上耐用的雙滾珠軸承以及正逆轉、智慧停轉 (60℃ 以上運轉、50℃ 以下則自動停轉) 等功能,讓散熱效果可以提升不少,尤其是燈效啟動時更能彰顯燈光魅力。



頂端與側面的樣貌,可以發現內部提供了相當大片的散熱鰭片、佈滿整片 PCB 上方,卡身的厚度大約 2.5 Slot,以一般機殼內部空間都可輕鬆安裝置入,基本上頂部僅有印上 RADEON 字樣、顯得十分乾淨。


背面可以看到搭配有金屬強化背板設計,靠尾端位置也印有 Hellhound 標示與地獄犬 Logo 圖像,不過如果仔細看就會發現並非單純只是印刷而已,其實有作了倒三角與眼睛位置的透光設計 (下方有開啟燈效示範圖),另外,3 段 LED 燈效開關與雙 BIOS 切換開關也是位於背面,最後在尾端也有導流通風口設計。

尾部可以看到延伸的 5 根 6Φ 熱導管以及強化固定支架,至於輸出方面則是提供有 3 組 DisplayPort 2.1 以及 1 組 HDMI 2.1,最大解析度支援至 7680×4320。


特寫一下中間的 5 根 6Φ 熱導管,除了超密集的散熱鋁鰭片外,底下與 GPU 直觸貼合的大面積鍍鎳銅底可提供快速吸熱且均勻傳導散熱的特性,另外,內建的 9+2+1 相供電與 Mosfet 位置也都有貼合散熱鰭片以便快速解熱。

背面靠後端位置有提供 2 組 PCIe 8-pin 電源連接埠,一旁則是 LED Switch,對、這裡放的是 3 段 LED 切換開關,提供 “藍”、”紫” 兩色燈效以及關閉燈效等三種模式,至於雙 BIOS 的 OC/Silent (超頻/靜音) 開關則是位於背面靠近前端輸出埠的上方,而地獄犬圖案在開機使用時,若有開啟 LED 燈效可是會跟著亮的喔!




最後,就來看一下實際開機的樣貌,預設藍光 LED 模式,霧面半透明扇葉此時在燈光加持下就相當突出,想要魔幻紫光也 OK,背面位置的 3 段 LED 開關一切就能立刻變身,連背面的地獄犬都變身的很有氣勢了!
*(官方命名為 “冰藍” 展現高冷與優美、”迷幻紫” 散發神秘與魅惑)



性能檢視
看過外觀配置之後,當然也是要檢視一下基本性能也比較好了解實際上 GRE 版本的定位放在哪裡?
平台方面也是選擇同樣自家的 AM5,遊戲部分也對照一下同樣定價落在 549 美元的 NVIDIA GeForce RTX 4070、並以 1440P 主流解析度為準,相關配備如下所示:
處理器:AMD Ryzen 9 7950X
主機板:ASUS ROG STRIX X670E-F GAMING WIFI
記憶體:TEAMGROUP T-FORCE VULCAN α DDR5-6000 16GBx2(共32GB)
SSD:SAMSUNG 980 PRO 1TB PCIe 4.0 M.2 SSD
電源:Seasonic GX-850 850W
作業系統:Windows 11 Pro 23H2


在 3DMark 基本測試部分,從長條圖中可以看到各項的數據表現,基本上也都有不錯的成績,Fire Strike 可以跑到 46977 分、Time Spy Extreme 也保持在破萬分以上的水準,DX12 Ultimate 的 Speed Way 也還有 4218 分、光追方面的 Port Royal 也獲得 11897 分的成績,整體來說雖比不上自家 RX 7900 XT 的表現,但若相較對手 RTX 4070 的成績算是小有勝出。

三項 feature test 的成績也都還算不錯,雖然沒到誇張的地步,但對於玩家來說,價位與性能數據的性價比算是還 OK 的,Mesh Shader 開啟後有 443.86 FPS、Sampler Feedback 開啟也有 531.09 FPS。



至於在 AMD FSR feature test 的部分,FSR 2 關閉下的成績顯然與開啟後的落差極大,原則上就算在 4K 解析度下以 Quality 運作也能有 62.37 FPS 的及格表現、換成 1440P 模式的話則可衝上 118.25 FPS 流暢,甚至極致性能的 Utra Performnce 模式可以有 138.81 (4K) 與 205.87 (1440P) FPS 的高數據成績。

遊戲部分原則上主要以 1440P 解析度模式來做比較,設定上除了皆以最高畫質為基準外,也有開啟雙方的FSR 或 DLSS/補幀等,對比數據透過長條圖顯示就清楚多了,原則上單以 RX 7900 GRE 本身的遊戲方面表現來說,大多數都在破百 FPS 以上,就算是《阿凡達:潘朵拉邊境 Avatar:Froniters of Pandora》也有及格的 60.3 FPS 表現,對比 RTX 4070 的部分也大致上有小幅勝出 (除了星際異攻隊),相信如果著重在遊戲這一塊表現的玩家,應該可以有比較直觀的了解,畢竟目前兩款在價位上是差不多的。

另外,在剛好發布 FurMark 2 的 Benchmark 上,也可以看到三個解析度下的基本測試數據,1080P/1440P/2160P 的測試成績分別為 263/194/102 FPS,相信基本運作上也很足夠使用,從 GPU Shark 中也可以看到更多的 GPU 資訊與監控線圖,一般狀態下的 GPU 溫度也不高、約在 41~45℃ 上下浮動,全速狀態大概也是落在 50~60℃ 左右,功耗 260W 與雙 PCIe 8-Pin 電源輸入即可,沒更換 ATX 3.0 PSU 的朋友也可以升級無慮。




創作者方面簡單透過 blender Benchmark 4.0 來檢視一下,基本上三項 Sample 的數據分別為 1279、637、616 分。

最後來看一下整體性能的 PCMark 10,三大項分別獲得不錯的成績:13516、11981、20191 分,一般工作上如網頁瀏覽方面的成績都破萬分算是相當不錯,生產力部分也有 11000 以上的表現,重點的數位內容創作上則是一舉衝破 2 萬分關卡,影片編修更是直接達到 31878 分,整體總分也摜破萬分大關、達到 10641分,果然有 RX 7900 的血統,免 2 萬入手 GRE 版本應該就相當夠用。

結語
面對顯示卡市場一整片的 RTX 系列,相信對於 AMD 來說應該也是很想要扭轉情勢,但玩家除了考量性能之外、更是考慮荷包深度,這一波將 Radeon RX 7900 GRE 不再限定中國地區開賣、改成全球販售也算是一部好棋,當然重點也在於價格上的調整比較貼近消費者的預算,降 100 美元的差距基本上就讓 RX 7900 GRE 變得更具競爭力,以 RX 7900 位階的水準來打 1440P 主流定位確實也較占優勢,連帶的將下一階的RX 7800、7700 系列也降一波,的確更能帶動 AMD Radeon 顯卡的消費策略,也算 A粉們的衷心期盼!
以這款 PowerColor Hellhound AMD Radeon RX 7900 GRE 16GB 來說,整體表現的確不錯,加上獨特的雙色燈效以及雙 BIOS 功能,滿足玩家在性能上與視覺上的雙重體驗,剩下的就是實際賣價囉,549 美元的 AMD 官方報價下就希望不要加價太多,維持2萬元台幣以內的價位應該會受到更多玩家青睞的才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