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檔案資料量日漸龐大的現在,光只靠行動裝置或是主機、筆電內建的儲存空間已不敷使用,加上越來越多的 USB 3.2 Gen2/2×2 Type-C 介面的普及化,入手一顆外接式 SSD 來當作隨身的儲存空間已經是玩家們的必備用品之一。
作為主流儲存專家龍頭之一的 Micron,旗下的 Crucial 系列也接續先前的 X6、X8 這兩款型號後推出了新一代的版本:X9 Pro、X10 Pro,整體造型上也做了變動,除了兩款的外觀上類似 (顏色不同) 外,僅手掌大小的尺寸也更利於玩家隨身攜帶,小編剛好也入手了這兩款,首先就來開箱其中的 X9 Pro 這一款吧!

Crucial X9 Pro可攜式行動SSD開箱
Crucial 行動 SSD 系列在接續之前推出的 X6 與 X8 這兩款型號版本之後,新一代的 PRO 系列中也推出了 X9 Pro 與 X10 Pro 來因應,從官方網頁中列出的圖示可以看到這幾款之間的基本差異,新登場的 X9 Pro 與 X10 Pro 在外觀上顯然相同、但顏色一則為鈦色、一則為黑色,尺寸上也比之前的 X6 要略小一點點,而且似乎更輕一點 (X9 Pro),材質上也改成了金屬外殼,讀寫速度更快,對於定位在可攜的角度上,X9 Pro 與 X10 Pro 更加輕巧有型多了!

先前就已經有開箱測試過 X6、X8 這兩款了,這次就先來開箱其中的 X9 Pro 這一款吧!
外包裝彩盒的設計與之前 X6/X8 的風格也不相同,採用白底設計,正面印有 X9 Pro 的實體圖示,底下並有標示了防塵、防水以及密碼保護等三大特點,右上角有標上了 PRO 系列的圖示,右下方則是容量 2TB 以及讀寫速度為 1050 MB/s,另外也提供了產品 5 年的保固期限。



拆開包裝後就可以看到內部的透明塑膠固定盒中擺放的 X9 Pro 本體與附上的 USB-C to C 連接線及說明書。

Crucial X9 Pro 的尺寸僅 65 x 50 mm,基本上就是巴掌大小,外觀顏色為鈦色調 (銀灰),相較於之前的 X6 採用塑膠材質、X9 Pro 這次改採陽極氧化處理的鋁合金材質顯然質感更佳,配上外層的磨砂感,視覺與手感雙重優化。
正面除了印上 Crucial by Micron 字樣外,整體的造型略為採八角狀設計,右上角有吊繩孔可供掛在其他配件上便於攜帶 (輕巧迷你外型可與手機、鑰匙等隨身小物一起置放),吊繩孔位置內側則是藏有硬碟運作指示燈,連接時會亮起。
其他特色還包括了外殼在結構上具備有 IP55 耐用度、可防水/防塵/防沙、防墜落高度達 2 公尺,另外也具備有密碼保護與 256 位元 AES 硬體加密,資訊安全保障更上一層。
另外,官方提供有 5 年有限保固,玩家可選擇 1TB、2TB、4TB 等版本入手,可對應的作業系統包括 Windows、Android、Linux、PC、Mac、iPad、PlayStation、Xbox 等都能支援。

底部則是採柔軟橡膠底座設計、具備止滑效果,除了印有產品型號與容量標示外,各安規相關認證與 QR Code 等資訊也一併載入,另外,官方標示的讀寫速度為 1050 MB/s,側邊可以看到連接的 USB 3.2 Gen2 Type-C 插孔。
內建的顆粒採用的是自家 Micron 的 3D TLC NAND,控制器則是 SMI 的 SM2320 (這部分就沒拆開了),單晶片控制器的特色也讓 X9 Pro 的運作熱量降低,並節省整體空間、以達成小巧體積的目的。


下面順便看一下 X9 Pro 的幾個面向特色!





效能檢視
上機來試試這款 X9 Pro 的性能,基本上出廠時就已預裝基本資料在內,格式也採 exFAT 以方便對應多作業系統使用,手上版本為 2TB 容量,從內容選單可以看到實際儲存空間為 1.81TB。


測試前先透過慣用的 CrystalDiskInfo 檢視一下 X9 Pro 的相關資訊,可以看到型號為 CT2000X9PROSSD9,容量為 2000.3GB,初始溫度大概落在 32℃ 上下,平均一般使用的話大概會是 40~50℃ 左右,基本上並不燙。
本次採用的測試平台如下,直接透過主機的 USB 3.2 Gen2 插槽來做實測:
處理器:Intel Core i5-13600K
主機板:ROG Maximus Z790 Apex
SSD:Samsung 980 Pro 1TB PCIe 4.0 M.2 SSD
VGA:NVIDIA GeForce RTX 4090
電源供應器:Seasonic FOCUS GX-850 ATX 3.0 (850W/80 Plus Gold)
作業系統:Winodws 11 Pro 22H2

由於採用的是 USB 3.2 Gen2,官方標示的讀寫速度也是落在 1050 MB/s 這一階,實際透過 CrystalDiskMark 測試的讀寫速度則是大約為 1076、990 MB/s,也算與官方數據接近,差不多也是 USB 3.2 Gen2 的上限了。


換到 TxBENCH 來驗證一下,讀寫成績落在 1048.717、960.794 MB/s,與 CrystalDiskMark 測得的數據差不多。

一般零碎小檔的性能也透過 ATTO Disk Benchmark 來試試,基本上在 512K 時就已邁入讀取破千、寫入上 900 MB/s 的數字了,測試的讀寫整體最高表現為 1012.09、924.77 MB/s,原則上也達到規格的上限區。

最後透過 AIDA64 的 Disk Benchmark 來檢視一下讀取速度的測試,透過 Read Test Suite 這項實測可以看到線性、隨機與平均讀取的速度基本上都落在 950 MB/s 以上 (二次測試數據參考),讀取的反應時間也非常快速,玩家若拿來作為隨身資料儲存使用的話,比起先前的 X8 會再快上一些。

結語
以現階段檔案越漸龐大的趨勢來看,不論是一般主機玩家或是行動裝置的使用者,事實上透過大容量的外接式行動 SSD 來當作檔案的備存算是十分方便的方式,特別是目前遊戲檔案動輒數十上百 GB、外出拍照也不用擔心記憶卡容量不足,筆電用戶也能輕鬆攜帶增加儲存空間,特別是還有美光的品質保證,新登場的 X9 Pro 應該可以成為玩家隨身的儲存大空間利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