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可折疊螢幕的技術登場後,除了陸續在手機上有廠商推出系列版本外,平板筆電這一塊領域也有產品問世,Lenovo 在 2020 年的時候就曾推出了世界第一台可以摺疊的平板電腦 “ThinkPad X1 Fold”,完全展開時的螢幕尺寸為 13.3 吋,摺疊的時候則可以分割為兩組約 7~8 吋的小螢幕,新穎的設計從發表之後就獲得了不少的目光和話題討論。
而時隔 2 年之後,Lenovo 也再度推出新款的 ThinkPad X1 Fold (16吋),不僅外觀與規格上都進行了諸多升級與改進,就連螢幕的尺寸都加大到 16 吋,透過全新的鉸鍊設計與可以完全閉合的機身設計等,搭配一同推出的周邊配件,讓新款的 ThinkPad X1 Fold 從外型到使用體驗都更加趨於成熟,而且真的是平板、筆電兩用型的產品。

接著就讓小編帶大家一起來開箱瞧瞧新一代 ThinkPad X1 Fold 在各方面的細節吧!另外也實際測試看看新版的折疊筆電在效能上的表現如何~
ThinkPad X1 Fold(16吋)開箱
由於響應環保概念的訴求,Lenovo 在包裝上也都採精簡設計、包括在包材方面的選用也是,新一代 ThinkPad X1 Fold 的包裝設計也是採精簡方式,小編手中的大全配版本可是將平板本體、藍牙鍵盤、手寫筆等配件全裝在由”再生竹”與”甘蔗纖維”製成的單一紙盒中,僅充電器是額外單獨放置。
*需要注意的是,市售版本的鍵盤和手寫筆是「DLC」選配項目。

ThinkPad X1 Fold (16吋) 在外觀設計上與前代 13 吋版本有著相當大的不同,原本使用一整片真皮包裹玻璃的背蓋設計變成了以轉軸為中線的對稱外型,搭配可以完全閉合的鉸鍊設計,讓新版的 ThinkPad X1 Fold (16吋) 看起來猶如一本高檔筆記本。


當然產品的外型也還是有繼承了一些 Lenovo ThinkPad 產品家族系列的經典元素,像是背蓋右上角「ThinkPad X1」字樣就保留了小紅點的設計,下端則有 Lenovo 的矽膠銘板,而在靠近轉軸的位置還貼有「Intel EVO」認證貼紙。



在背蓋的材質的選用上,官方表示 ThinkPad X1 Fold (16吋) 採用相當特殊的「鎂合金與碳纖維進行強化處理的 PET 梭織布」,並使用鋁合金作為機身的邊框材料,確保在替機器減輕重量與厚度的同時,仍保有足夠的強度。
也因為機身背蓋是編織材質的關係,獨特立體紋路也增添了幾分手感,且與一般布料材質的柔軟觸感不同,ThinkPad X1 Fold (16吋) 給人的感覺要明顯來得更為堅硬扎實,若是真想挑缺點,大概就是背蓋大量細小凹槽容易附著一些細小碎屑,使用者可能要勤勞清潔囉!

另一個需要比較留意的是,ThinkPad X1 Fold (16吋) 在 I/O 配置上比較簡約,僅提供 3 組 USB Type C 連接埠,其中兩組為 Thunderbolt 4,位於機身頂端並配有狀態指示燈的則為 USB 3.2 Gen2。
一般在日常使用時,充電需求將必定會佔據一個連接埠,3.5mm 耳機也需要改用轉接的方式來進行連接、不然就是改用藍牙或無線版,倘若玩家有比較大的外接需求,會建議額外購買一組多功能的 USB Hub 來搭配。




巡視過外觀後,接著就是正式打開 ThinkPad X1 Fold (16吋)囉,這片 16.3 吋柔性 OLED 觸控螢幕在各項規格上都比前一代的 13 吋版本有著顯著提升,不僅顯示面積增加 22%,螢幕的厚度更是一口氣大減 25%,使機身在摺疊狀態下的厚度比 13 吋版本少了 10mm (27.8mm vs 17.4mm),這落差可以說相當大,讓 ThinkPad X1 Fold (16吋) 在提供更開闊的視覺同時,也不會犧牲掉便利的攜帶性。

此外,16 吋版本的螢幕在顯示素質上也有著大幅度提升,像是配合螢幕增大將解析度提升到了 2560×2024 (更新率為 60Hz),螢幕的基礎亮度也從 300nit 提升至 400nit,瞬間最大亮度更能衝至 600nit,並能夠覆蓋 100% DCI-P3 色域以及支援 Dolby Vision 格式的 HDR 影片播放能力。
另外官方也在大幅縮小的邊框中塞入了紅外線視訊鏡頭,可以支援 Windows Hello 人臉辨識功能,以提供更好的資安防護能力。

而 ThinkPad X1 Fold (16吋) 作為一款摺疊機設計型式,利用螢幕多樣化的「變形模式」當然就是產品最大的賣點,在不額外使用周邊配件的狀態下,平板本體提供展開橫向、展開直向、摺疊直向、摺疊橫向共計四種可以變換的顯示方式,基本上玩家想怎麼用都行。

比較特別的是,當 ThinkPad X1 Fold (16吋) 在摺疊的狀態下,16.3 吋的螢幕可以劃分為兩塊約 12 吋的小螢幕,同時機身本體在偵測到螢幕發生彎折的時候,系統就會觸發「Lenovo Mode Switcher」分割通知功能,供玩家依照自己的使用需求快速調整程式視窗的排版方式,真的很方便。



除了直接將 ThinkPad X1 Fold (16吋) 單獨作為平板電腦使用外,官方也推出對應的專屬「選購」配件來提升使用體驗與生產效率,包含:磁吸式支架、ThinkPad 藍牙 TrackPoint 鍵盤以及 Lenovo Precision Pen 2 手寫筆等。
考慮到 ThinkPad X1 Fold (16吋) 的本體重量為 1.28 公斤,以攜帶性上雖稱不上重,但如果是要長時間捧在手上還是有著相當的分量,此時就需要官方便推出了專用的磁吸式支架來釋放玩家們的雙手。

這款摺疊式支架本身採用麂皮絨布材質,玩家只要稍微用力一推就能變成立架,並可以依照自身的需求調整任意所需的傾斜角度,且允許 ThinkPad X1 Fold (16吋) 任意以橫向或直向擺放。

有趣的是,這款磁吸式支架在收納狀態下,不單可以選擇吸附在平板的機背上,它本身其實也能做為鍵盤保護套使用,所適用的型號自然就是接下來要介紹的「ThinkPad 藍牙 TrackPoint 鍵盤」啦!

新款的 ThinkPad 藍牙 TrackPoint 鍵盤在整體設計在外型與功能上都幾乎比照了自家 ThinkPad 筆電產品,包含此家族中極具標誌性的 TrackPoint 小紅點軌跡球,還在鍵盤十字鍵的左側放入了指紋辨識器,可以讓 ThinkPad X1 Fold (16吋) 實現一鍵登入解鎖的功能。




這款鍵盤玩家在初次使用的時候,需要先打開平板的藍牙功能並保持在配對狀態,接著將鍵盤右側的電源鍵打開,然後「長按 F8 約三秒」即可完成配對,整體連線難度不高,不過小編覺得既然都是自家的產品,也許官方可以考慮做個自動快速連線機制,讓體驗更加的無縫(笑。

在鍵盤的搭配下,玩家們手中 ThinkPad X1 Fold (16吋) 將可以解鎖「第五種」使用模式(前面有提到4種),也就類似於傳統筆電的操作方案,只要將鍵盤吸附在 ThinkPad X1 Fold (16吋) 上,螢幕就會自動進行裁切,立刻變身成一台 12 吋的小筆電,相當適合用於桌面空間太過狹小或是只能放在大腿上的場合。

這裡要提醒一下需要注意的,由於 ThinkPad X1 Fold (16吋) 這次的摺疊設計可以完全閉合,使得鍵盤吸附在螢幕上之後,一旦要折疊的話、機身會蓋不起來,因此收納進包包的時候一定記得要先取下鍵盤才行。

最後來看一下功能性也同樣獲得提升的「Lenovo Precision Pen 2」手寫筆,雖然這支筆沒有和老朋友 Wacom 合作使用免電池技術,但超強的續航力讓這隻筆只要一顆 AAAA 電池 (6號電池) 就能待機長達 400 天或是連續使用 150 個小時,一般只是拿來做為筆記使用的話,基本是不太會有電量焦慮症的困擾啦。


除了超強的續航之外,筆尖的感應能力也提升到了 4096 階、亦具備了傾斜感應的能力,得以實現更為自然的筆觸,再加上三組可供自定義的按鍵,方便使用者實現更為快速便捷的書寫操作。

實際使用的心得方面,小編個人覺得 Lenovo Precision Pen 2 在感壓的靈敏度和反應速度都算不錯,已經能夠滿足大量筆記或高速書寫的場合,但繪畫的部分在半螢幕區塊都還OK,若是全螢幕下會因為中間轉軸處構造設計的關係、讓筆尖一但經過該區會有些微差異,較容易出現大範圍繪畫線條稍微不夠滑順感,分區作畫就還好,總體而言都算不錯的,而且以整體達 16.3 吋的大尺寸螢幕繪圖都算是很過癮的一件事。

不免俗地最終也是要提一下有關目前摺疊機仍無法避免的宿命,那就是「摺痕」問題!如同現階段推出的所有摺疊機種,ThinkPad X1 Fold (16吋) 依然是存在摺痕的,差別就是明顯與否,以這款版本來說其實已經降到最低了,在日常辦公室的使用場合,除非燈光直接照射,否則多數時間的摺痕其實相當的不明顯,甚至可以接近無感的程度。


效能實測
看過了 Thinkpad X1 Fold (16吋) 的外觀後,如果想當作一般輕薄型筆電使用、那也得在基本效能上過關才行,那接下來就把焦點轉換到性能方面的表現上,看看新版的規格配置有沒有更貼合使用者需求。
由於整體設計的關係,產品採用了無風扇的散熱模式,處理器方面選擇了預設 TDP 功耗僅 9W 的 Intel 第 12 代 Core i5-1230U,核心由 2 個 P-Core 大核心 + 8 個 E-Core 小核心,並搭配 Intel Xe 內顯。
記憶體的部分則是內建了 16GB LPDDR5 的容量 (SK Hynix),若覺得不夠,也能透過選擇最高 32GB 的訂製款入手,顯然對比上一代最高僅有 8GB 的 LPDDR4X 要來的更為彈性不少。至於內建 SSD (Samsung PM9B1) 的容量則是配置了 512GB PCIe 4.0 SSD,官網也另提供有最高 1TB 的客製化選項。


在處理器的基本跑分上,CPU-Z的單核成績落在631分、多核則是3786左右,對比資料庫的成績則是略高於Intel第8代的Core i7-8700K桌上型;Cinebench R23的單核成績達到了1567分,比11代的Core i7-1165G7要來的更高,多核心方面則是取得近6400分的成績。


在新版的Geekbench 6中,程式以AVX2編碼對處理器進行跑分測試,此環節獲得的單核心成績為2093分、多核心為7679分。根據網站的天梯排行榜,單核心的效能相當於Intel桌上型處理器的Core i5-11600KF。

圖形效能方面透過3DMark來簡單測試一下,DX12的Time Spy得分為1030左右、DX11的Fire Strike為3110、以DX12小型遊戲設計的Night Raid來到10284分,為跨架構遊戲打造的Wild Life則是落在7400分,以數據的表現來看,整體來說玩一些像是《英雄聯盟》等比較不吃畫質的遊戲是還OK、但如果是大作之類的就不建議啦,畢竟是內顯運算,在性能上比較難去強求太多。


記憶體根據AIDIA64 Extreme所得到的結果,讀取、寫入、拷貝的效能分別為59,753 /63,729 /69,552 MB/s,延遲部分因為CL值高達60的關係,落在91.8ns。

儲存空間的SSD方面,從CrystalDiskInfo 8可以得知是Samsung所供應的PM9B1這一款,官方額定讀寫速度為3500/2500 MB/s,實際的讀寫表現透過CrystalDiskMark 8的測試可以獲得3626.25/2497.33 MB/s,基本上也與官方標示的差不多,算是PCIe 4.0 x4 SSD版本中的入門款,以文書使用或是上網瀏覽網頁等一般使用狀態來看,也都相當夠用了。(推測沒有選用更高速的版本應該也與整體的散熱性有關)。

在PCMARK 10綜合性效能測試上,ThinkPad X1 Fold(16吋)獲得總分4965分的成績,整體來說日常文書、網頁瀏覽上的性能已經相當游刃有餘,而細項得分上,基礎性能為10379分、生產力6665分、數位創作4803分,除了拿來跑Rendering不建議之外,其餘的使用上應該都能負荷。

續航力測試的部分,考慮到 ThinkPad X1 Fold (16吋) 具備有 16 吋全畫面以及搭配鍵盤只使用一半螢幕的12吋應用場景這兩種模式,所以小編也分別針對這兩種條件下的表現來獨立測試,設定方面則是螢幕亮度均在50%、開啟Wi-Fi並保持藍牙與原廠鍵盤處於配對狀態等。
最終的實測結果可以從2張截圖看到,16吋全畫面條件下的使用時間約8小時45分、12吋畫面下則為9小時14分,兩者僅相差約30分鐘,看來這塊OLED面板相當的省電,玩家可以隨偏好或環境需求選擇合適的使用模式。


在X264之類的影像編碼轉檔效率上,則是透過X264 FHD Benchmark進行測試,獲得了45 FPS成績,基本上這對需要簡單拼接如短影片類型的還算可以應付,但要更複雜的HDR影像轉檔就不是那麼建議了。

大尺寸與便攜結合,但代價驚人
摺疊設計最大的優勢就在於極為靈活的使用彈性,畢竟如果是一般的 16 吋筆電在體積上與平板相比當然攜帶性上就沒那麼便利,但 ThinkPad X1 Fold (16吋) 利用螢幕可以對摺的優勢,讓收納空間僅與 12 吋的迷你筆電相當,將「便攜」與「大螢幕」這兩個看似矛盾的組合、成功結合在一起,平時出門可以毫無負擔的輕鬆塞進包包,要用的時候只要往桌上一擺,馬上就能用大螢幕來逛網頁、辦公、追劇,視覺體驗和多工便利性絕非一般傳統筆電所能比擬。
這一代除了改進整體的厚度之外,也讓效能方面達到基本滿足使用者順暢操作的等級,只不過這個夢想所要付出的代價並不低,光是本次小編開箱的大全配版本,官方建議售價就達到了驚人了 189,000 元!口袋不夠深的話可能無法入手,但換個層面思考,這款產品在定位上比起銷售(X),更多的或許是偏向Lenovo在研發技術上的火力展示(O),亦或是如同限量精品一般,是金字塔頂端的 3C 潮 (鈔) 人們用來作為地位的象徵也說不定呢 (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