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陣子由於供過於求與客戶砍單的結果,導致記憶體晶片相關的產業造成崩盤效應,連帶的就是零組件如 SSD、RAM 等相關的產品售價瘋狂大跳水,除了高階 M.2 SSD 的價格已經腰斬之外,入門款的 SSD 價格也同樣「跌跌不休」,其中入門級 PCIe 3.0 M.2 SSD 已經可以用免千元就能帶回 500GB 的容量外,更低階的 SATA SSD 則更誇張,同樣 500GB 容量只要不到 600 元就能入手,換算下來每 1GB 的價格僅約 1.1 元,單位容量的成本已經快要比肩 HDD 傳統硬碟了。
近期十銓 (TEAMGROUP) 在知名網路賣場上對旗下的 GX2 SATAIII SSD 進行大促銷,512GB 的版本僅售 588 元,相當於每 1GB 的價格約 1.15 元,作為對比的其他品牌同級產品價格大都還在 800 元以上,這款 GX2 成為了現階段網路賣場中價格最低的款式,比較可惜的是目前賣場僅販售 512GB 一種款式,尚未對其他容量進行優惠。


雖然期待十銓的 1TB 甚至更大容量的版本也能來個特價大放送,但其實包含廣穎 (SP)、PNY、UMAX 等品牌也都正好在進行優惠中,通通將自家 1TB SATAIII SSD 降價至 1,390~1,399 元,相當於每 1GB 容量也只要 1.37 元,與最低價位的 GX2 相比是略高一些,但按照現階段各家的促銷趨勢來看,不難猜測還會有更大幅度的跳水可能。



性能上,受限於 SATA III 介面的頻寬就僅有 6 Gbps,使得讀取效能基本上都差不多,各家的版本也大多落在 530 ~560 MB/s 之間,然而寫入的部分就比較懸殊了,十銓 GX2 因為容量只有 512GB 的關係,所以寫入效能被限制為 430 MB/s (1TB 版本可達 480MB/s、2TB 可以達 500MB/s);反倒是 UMAX 的 S330 即便容量達到 1TB,寫入效能卻只有 450MB/s;至於當中性能最高的則為 SP廣穎的 A56,能來到 530 MB/s 的速度。
如果與價格已經長期在低點的 HDD 相比,目前 2TB HDD 最低價落在 1,890 元,換算下來等於 1GB 成本約 0.92 元,雖說單位價格還是要略勝 SSD「一些」,但 HDD 的讀寫性能頂多來到 150 MB/s 左右,連 SATA SSD 的 1/3 都不到!

以現階段的日常應用來說,HDD 的讀寫性能早已經不堪負荷,玩家如果把應用程式灌進 HDD 中,一些比較大型的程式光是啟動的等待時間就可能足以讓人等到天荒地老,甚至有的程式會拒絕被安裝在 HDD 之中,使得 HDD 的主要功能逐漸落在純粹備份這一類的用途上。
至於在 SATA SSD 容量的選擇上,小編建議以自身的使用需求和機殼本身的設計做為選擇的優先依據,畢竟 SATA SSD 需要同時連接電源供應器和主機板 (相比 M.2 來說),也就是安裝需要動用較多的線材,因此如果機殼比較入門或設計得比較緊湊的話,單顆 1TB 版本的安裝難度會比選擇購買 2 組 512GB 的來得輕鬆很多。(特別是在一些迷你主機上頭、空間有限)
相反的玩家如果機殼空間比較充裕,選擇 2 組 512GB 版本不僅單位成本較低,在應用上也更為彈性,可以利用 RAID 功能組成 RAID 1 進行鏡像備份,或是 RAID 0 進行硬碟加速讓 SATA SSD 的速度提升到約 1,000 MB/s。尤其是目前主機板大都仍有提供至少 4 組以上的 SATA 連接埠,許多玩家採用 M.2 SSD 後也就將這些連接埠閒置,趁著 SSD 價格跳水的機會來加以利用也是不錯的方式。
再者,隨著時代的趨勢演進下,SATA SSD 基本上也已經成為了在選購主機硬碟上的最低標準,除了老舊主機想要回春之外,想要用最少的預算來額外擴充容量、或是做為工作上的暫存硬碟,都可以趁此機會撿便宜入手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