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數位化浪潮下,資料早已成為企業營運的命脈。任何系統停擺,不僅可能造成財務損失,更會衝擊品牌聲譽並加速客戶流失。傳統的高可用性解決方案雖然能在資料庫層面提供保護,但由於架構複雜、管理成本高昂,且缺乏應用程式層級的健康監測,已逐漸難以因應現代企業對「業務連續性」的高標準需求。
針對這些挑戰,Neverfail Continuity Engine 提供了不同的思維。其核心採用無共享架構(Shared Nothing)與應用程式感知(Application-Aware)技術,可同時涵蓋伺服器、資料庫與應用程式,提供完整的保護。相較於 SQL Always On 嚴重依賴 Windows Server 容錯移轉叢集(Windows Server Failover Cluster, WSFC)的傳統架構,Neverfail 不僅簡化了基礎設施,更能快速偵測「應用程式異常」,並自動完成切換,協助企業提升營運韌性。
SQL Always On的挑戰
SQL Always On 是 Microsoft SQL Server 內建的高可用性 (HA) 與災害復原 (DR) 功能,自 2012 年推出以來廣泛被使用。它透過同步或非同步認可模式進行資料同步,但兩者各有取捨:
• 同步模式:可避免資料遺失,但需依賴低延遲網路,效能容易受影響。
• 非同步模式:效能較佳,但在故障時可能會遺失尚未同步的交易。
此外,Always On 的自動容錯主要依賴 WSFC 的健康檢測機制,也就是節點之間定期交換訊號(Heartbeat)與服務狀態回報來判斷是否「活著」。這種方式雖能確認系統是否正常運行,卻難以辨識應用程式層級的異常。例如,資料庫服務看似正常,但若因查詢鎖死或索引損壞導致應用無法使用,系統仍不會觸發容錯,最終造成服務中斷。
Neverfail的優勢
Neverfail Continuity Engine 則從根本上突破了這些限制:
• 無共享架構:完全不依賴 WSFC 與共享儲存,消除單點故障風險。
• 應用程式感知:透過專屬模組,即時掌握應用程式的健康狀態,在問題擴大前就能主動處理。
• 快速自動化切換:異常發生時能於數秒至數十秒內完成切換,讓使用者與應用不中斷。
• 跨環境支援:支援實體、虛擬以及雲端,能靈活應用於混合架構。
成本與管理效益
在總擁有成本(TCO)上,SQL Always On 需要昂貴的 Enterprise 授權、共享儲存與高速網路,還需要熟悉叢集技術的專業人員維護。相較之下,Neverfail 可直接運行在標準伺服器與本地儲存上,搭配簡單直觀的管理介面,大幅降低人力與基礎架構成本,讓 IT 團隊能將更多心力投入在業務創新。
定承資訊通路總監葉家均表示:「在台灣市場,許多企業雖然已經導入 SQL Always On,但實際上仍然面臨管理難度高、維護繁瑣,以及應用層保護不足等問題。Neverfail 的應用程式感知與自動化切換機制,正好能解決這些痛點,協助企業在降低 IT 投入的同時,維持穩定與持續的營運。」
邁向持續可用性的未來
在數位轉型已成為企業核心戰略的今天,單純的「高可用性」已不再足夠。企業需要的是「業務連續性」──無論是硬體故障、應用程式異常,甚至在跨雲與混合架構下,都能確保系統穩定運作。Neverfail Continuity Engine 以無共享架構與應用程式感知技術為基礎,讓保護範圍超越伺服器與資料庫,延伸至完整應用堆疊。
透過簡化部署流程、強化應用層防護與降低 TCO,並同時支援多環境運行,Neverfail 協助企業打造更具彈性與韌性的 IT 架構。對於每一秒都可能影響客戶體驗與營收的產業而言,這不僅是穩定性的保障,更是企業持續競爭力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