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今數位轉型已然成為企業共識,如何讓數位工具真正融入日常管理並推行制度演進,是台灣企業正面臨的挑戰。對此,亞太區 BI 商業智慧軟體領導品牌帆軟軟體(後稱帆軟)透過支援全流程的 BI 解決方案以及專業在地化團隊,深入參與企業從規劃到推動轉型的每一個環節,成為台灣企業邁向智慧決策的長期推進夥伴。
台灣帆軟的「顧問+技術」專業在地團隊規模上看 40 人,橫跨售前顧問、專案工程師、技術支援與客戶成功等團隊角色。有別於單點供應商,帆軟團隊以陪跑員姿態支援客戶,不止步於解決需求,更洞察實際應用情境並提出建議;從釐清問題、定義指標、建立報表架構到推進應用,逐步串聯企業部門共識並強化數據治理架構。

根據 PwC Taiwan《2024台灣企業轉型現況及需求調查》1,有近四成企業表示在推動數位轉型時遭遇內部阻力,使得轉型成果難以如預期落實。帆軟以貼近真實場景的理解力與推進力協助企業發揮解決方案效益,並將實際使用回饋帶入產品最佳化流程,讓工具更貼近在地場景,是有別於其他 BI 解決方案的關鍵轉型優勢。
推動數據治理發展,有效落地真實場景
帆軟的服務已廣泛應用於製造、科技與民生消費等產業,展現堅實的數位推進能力。全球頂尖半導體封裝測試廠京元電子以帆軟 FineReport 解決原工具語法門檻高、缺乏參考資料和開發耗時等問題,將報表製作時間從兩週縮短至兩小時,顯著提升開發效率與內部協作,目前已應用於工程良率周報、客戶產品良率呈現與業務主管決策報表等場景,支援各部門實施即時決策

台灣鍍烤鋼捲製造商燁輝企業面臨報表開發流程繁瑣、資料孤島及時效性等挑戰,從而導入帆軟 FineReport 重整並統一報表平台,開發時間從 15 小時大幅縮減至 2 小時,帶來 87% 的效率提升;更將應用擴展至智慧戰情看板、LINE 整合報表資料與跨部門協作運用,以高度資訊流通率和即時決策性加速智慧製造與資料治理。
燁輝企業資訊數據應發單位主管柯耀翔表示:「帆軟協助我們將報表轉化為管理工具,不僅可即時掌握狀況,更能預先布局未來作業,除提升效率外亦強化跨部門協作與即時應變能力。」

FineChatBI透過AI助力,全面強化數據分析效益
為讓數據工具更貼近使用者需求,帆軟持續以真實應用場景為基礎,最佳化產品架構與互動設計。即將推出的對話式 BI 應用 FineChatBI 即結合 FineBI 架構與 AI 技術,除發揮強大的權限管理與高效運算能力外,以低成本提供企業級安全權限配置、靈活的數據分析與報告生成,以及可靠的數據成果,打造出僅需透過自然語言問答,即滿足各產業實務場景的自助數據分析體驗。
FineChatBI 透過現正推動的台灣市場共創專案來實踐語意與功能定義等測試,進而達到技術與業務價值最大化;並針對內部術語難以辨識、指標查詢邏輯不符預期等常見挑戰,調整系統機制與使用流程,驅動台灣企業資料制度持續最佳化。

從台灣出發,帆軟佈局全球治理樞紐
台灣帆軟團隊不僅協助推進企業的在地轉型,更實際參與各地區據點的制度改革與數據治理整合,以解決拓點帶來的龐大系統建置以及數據管理等挑戰。新茂環球代理 OPPO 與 realme 等手機與電子設備品牌,從台灣起步後迅速擴展至印度和尼泊爾等市場。其導入 FineReport 作為集團數據中樞,統一報表邏輯並使績效機制透明化,將以台灣為整合樞紐逐步統一數據治理架構。東元電機則以帆軟打造一致化管理決策平台,讓總部與關係企業能即時共享資料,有效縮短決策流程並強化營運協作。台灣帆軟團隊搭起總部與各國際據點的統一制度橋梁,協助企業建立具延展性的區域治理體系。
台灣帆軟總經理王人賢表示:「帆軟持續深耕台灣市場的初衷與責任是讓 BI 的真正價值被看見。BI 不僅是讓企業看到更多數據,更在於幫助企業建立一套能隨業務擴張而演進的治理方法論。我們期望協助台灣企業將資料變為決策的起點,讓數據治理成為轉型的關鍵。」
在數據治理成為企業競爭力核心的時代,帆軟提供 BI 工具外,更以推進者、共創者與治理者的角色,陪伴企業從需求出發,落實場景應用並擴展治理制度。企業與帆軟的合作從不只是導入一套工具,而是多了一個理解業務、提供解決方案與協助跨部門整合的在地團隊。
1 資誠 PwC Taiwan、財團法人資訊工業策進會與中華民國資訊軟體協會,《2024 臺灣企業轉型現況及需求調查》,取自:https://www.tcloud.gov.tw/files/src/afb347cee01d9dbc13654b93de11a6080c3c98fc.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