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亞洲地區最具規模的國際性學生論壇「GIS Taiwan 2025 臺大全球集思論壇」於今(7)日登場,展開為期五天的論壇與產學交流,年度主題為「賦能 Empowerment」,聚焦「金融科技」、「數位轉型」與「科技與教育不平等」三大議題。遠傳受邀參與今日舉行的「數位轉型」專題座談,由資訊暨數位轉型科技群協理林韋成代表出席,與產學界的專家代表共同探討數位轉型的趨勢與挑戰,並以遠傳自身及協助企業數位轉型的實戰經驗,分享推動企業及政府數位轉型的具體策略,同時也鼓勵青年學子要保持不斷學習、持續成長的心態,並精進解決開放問題的能力,成為AI時代推動台灣轉型的關鍵人才。
AI 時代來臨,企業及政府對於數位轉型的急迫性更甚以往。遠傳觀察,當前企業在數位轉型過程經常面臨的痛點,主要包含技術層面問題(如老舊系統整合不易、缺乏統一格式的數據資料)、組織與文化挑戰(如缺乏數位人才、員工面對改變的焦慮)、成本與效益考量(包括初期投資成本高、短期效益不易量化)等三大面向。遠傳建議企業及政府若要從零開始推動數位轉型,在大方向規劃上可以從技術選型、組織設計、文化調整等面向去思考,同時,選擇有經驗的合作夥伴也可以幫助企業節省很多試錯的時間與成本。
遠傳也以自身導入生成式 AI 的實戰經驗為例,分享數位轉型的策略心法,以「解決問題、驗證價值」先於硬體投資,並透過四大步驟具體實現:一、初期規劃與建立種子團隊,由各事業群遴選出種子教官,找到生成式 AI 可以應用的真實場域;二、員工賦能與場景盤點,結合內外部專家,進一步拆解部門內任務情境,確認 AI 可能協助的場景;三、初步衡量成效,拆解種子教官日常業務,比較 AI 工具使用前後的差異,具體衡量效益;四、擴大影響範圍,透過案例分享及獎勵機制,加速 AI 的推廣,傳承經驗與擴大影響力。
面對 AI 時代新技術迭代更加快速,企業需要更敏捷的組織與文化,並兼顧能源需求與永續發展,建構創新且負責任的 AI 技術,將會是未來產業發展關鍵的課題之一。本身也是臺大校友的林韋成協理,也和在場的臺大以及國際學生分享,數位轉型中面臨的諸多挑戰,包括界定問題、訂定衡量指標、選擇對的技術與合作夥伴等,都不見得有規則或前例可循。當前的工作型態不只是技術會持續更新,工作的組織與文化也會不斷調整,因此唯有保持不斷學習、持續成長的心態,學習並精進解決開放問題的能力,同時也歡迎青年學子可以申請來遠傳實習,累積第一手實戰經驗,成為 AI 時代推動數位轉型的關鍵人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