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有 ROG 血統的電競筆電系列應該已經開箱過不少台,雖然每一年度都會有新版本推出,但其實小編對於 “Zephyrus西風之神” 這系列還是有著十分濃厚的好感度,除了擁有時尚潮流的外觀設計之外,內建的強大效能表現也是所有電競玩家與創作者愛不釋手的一大特點,接續去年 (2023) 版本而推出的 2024 年款、在 Intel 系列更是採用了最新一代 Core Ultra 9 185H 頂規處理器,甚至搭配了頂階 NVIDIA GeForce RTX 4090 顯示晶片與 2.5K/16:10/240Hz OLED 螢幕,直接提供玩家最頂級的運算性能。
頂規配備當然價位上也自然不低,建議售價達 115K 左右自然美型外觀與超強性能都得兼具,小編也在忍耐不住 (流口水) 的心態下商借了這款頂規板來試用一下過過癮,那就廢話不多說,來開箱吧!

ROG Zephyrus G16 2024開箱
包裝上一樣是低調的黑色外盒,正面就是俗稱敗家之眼的那顆無懼之眼 Logo,但有採用斜紋的印刷方式,應該是也是呼應 2024 年版本的 A 件上蓋斜紋設計,一打開就能看到包著保護膜的筆電本體,下層則是有保固手冊與說明書等。



額外附件的部分則是提供有造型特別的攜行包、240W 的變壓器 (畢竟是搭 RTX 4090)、以及一支 Strix Impact 滑鼠,攜行包的部分除了採用可吸收衝擊的 EVA 發泡海棉材質之外,外層也印有專屬的 For Those Who Dare 標語,左下角還特別縫上專屬的設計標貼,營造獨特的尊榮感。




小編入手的版本為 Zephyrus G16 2024 的 “鉑月銀”,另外還有 “日蝕灰” 可選,基本上就是銀色、灰黑色的區別,當然如果想要小巧一點的可以選 G14 (14吋) 版本,除了同樣搭載 Intel Core Ultra 9 185H 之外、顯示卡則是配上 RTX 4060,自然價位上也相對降低不少、建議售價約 68K 左右。
2024 年款的 Zephyrus G16 除了第一眼看到 A 件上蓋有一條獨特的 “Slash Lighting” 設計外,通體外觀則是改採整塊鋁合金 CNC 精密加工處理,所以原本的銘牌則變成了精雕,簡直就是印在上面的鏡面質感。
而這條 Slash Lighting 也不僅僅只是裝飾、而是獨家的燈效設計 “Slash動態燈效”,透過搭載的斜切 LED 燈條 (28 顆 LED、7 區控制),不只代表品牌的 Slash 設計語彙,也具備 15 種可自訂燈效、可選擇音效同步模式或通知模式等,玩家只要透過內建的 Armoury Crate 應用程式就能控制與個人化設定。





機身的厚度壓在 17.4mm、不算上蓋的話就僅只有 14.9mm 的超薄尺寸,以內部塞入 RTX 4090 還能保持這樣的薄度的確是很厲害,正面有微縮可以輕鬆單指上掀上蓋、背面則是有做了造型並印有 Zephyrus 字樣以及3個指示燈設計,但基本上位於背面可能也看不到 (如果面對鏡子、還斜斜的看應該是可以XD)。
左右側提供的 I/O 埠算基本需求都有照顧到,如果不夠用的話可能就需要透過外接的Dock來擴充;左側提供有 DC In 的電源插孔,不過這算是特規的方形孔座,另外還有 HDMI、Thunderbolt 4 (支援DP 2.1/100W PD 3.0充電)、USB 3.2 Gen 2 Type-A、3.5mm 複合式音源插孔;右側則有提供 UHS-II 的 SD 卡讀卡機 (312MB/s)、USB 3.2 Gen 2 Type-A 以及 USB 3.2 Gen 2 Type-C (支援DP 1.4/100W PD 3.0充電/G-Sync)。




開機後的樣貌,可以看到 OLED 面板的畫面表現相當不錯,畢竟是 ROG Nebula 霓真技術,規格面部分則是16:10、2560×1600 WQXGA (2.5K)、240Hz 更新率、0.2ms 反應時間、1,000,000:1 對比度、500 尼特風質亮度、100% DCI-P3 廣色域等,另外也通過 Pantone 校色認證、Dolby Vision HDR、VESA DisplayHDR True Black 500、NVIDIA G-Sync 等支援,整體的視覺感呈現艷麗與銳利雙特點,特別是在黑色部分的顯示也與一般的 LCD 面板不同,來的更加的深黑。

另外,螢幕最上方還有配置 1080P FHD IR Camera,並支援 Windows Hello 臉部辨識登入功能,一旁也有 3D 麥克風陣列。
而且為了防止 OLED 螢幕烙印,一旦閒置不久後就會開啟螢幕保護程式,玩家可以在 Armoury Crate 應用程式中的 Game Visual 選項中進行 OLED 設定,其中的 OLED Care 功能還有提供一些個人化的使用設定。


C 件位置同樣也是採 CNC 工藝,可以看到機身外圈的鑽石切邊,右上角的特殊六角型玻璃電源按鍵、左側上方的 4 顆自定義熱鍵 (M1~M4)、右下側的十字方向鍵以及整區塊採用的巧克力鍵盤設計,1.7mm 鍵程與略為放大的鍵帽讓使用者的敲擊感較以往版本來的更舒適好打,而位於底下的”無邊際玻璃觸控板”尺寸也變大了一些、達到 150.3 x 98.9 mm,方便玩家在操控上能夠更加具備靈活與自由度。
鍵盤左右側位置則是 CNC 加工的喇叭區域、內藏 4 喇叭系統 (雙動力低音+高音),左側位置貼有包括採用 Intel Core Ultra 9 與 NVIDIA GeForce RTX 以及 NVIDIA G-Sync 等的貼紙,也算宣告這款 Zephyrus G16 2024 的高階與高效;另外,鍵盤具備背光燈效,搭配銀色機身與白色鍵帽、一體感很不錯,亮度控制 (含關閉) 共有 4 段調整,燈效部分的變換也僅提供恆亮、呼吸、閃爍等 3 種模式。





底部同樣也是一體式設計,腳墊則是採上下各一長條的模式,透氣排風口的開孔佔有一半的底部面積,畢竟內藏 Intel Core Ultra 9 185H 以及 RTX 4090 這兩個重點元件,散熱性自然不在話下。
下方的機身標貼除了標示型號 GU605MY 之外,也提供有包括輸入供電標示 12A/20V=240W 以及各項安規認證等,另外還可以看到無線網路採用的是 AX211NGW、Wi-Fi 6E (802.11ax) 與藍牙 v5.3,如果要打開底蓋的話,注意一下固定螺絲是星狀六角、一共 11 顆 (2顆藏在上方黑色散熱孔中)。



效能實測
先截一下 2560×1600、16:10 的畫面,這顆敗家無懼之眼顯然在 240Hz 的 OLED 螢幕下變的艷麗許多,黑部的表現的確更加深邃,系統中可以看到相關的資訊,另外作業系統採用 Windows 11 Home,可更新至最新的 23H2 版本。



小編入手這款是這次 Zephyrus G16 2024 中的最頂階版,除了處理器是 Intel Core Ultra 9 185H 之外,顯示卡也是最高階的 NVIDIA GeForce RTX 4090,從 CPU-Z 的偵測下可以看到的確是 Meteor Lake 核心、6P+8E+2LP 的 22 執行緒版本,比起這一波常見的 Core Ultra 7 155H 要來的高階,不過相對的功耗也較高些。
在 CPU-Z 的偵測中可以看到其他包括主機板資訊以及記憶體 LPDDR5 32GB 的規格以及 RTX 4090 等基本資訊,另外在基礎的 Bench 測試上則是獲得單核 784.1、多核 9058.9 分的成績。






透過 GPU-Z 的偵測下可以看到關於搭載的 RTX 4090 細部資訊以及內顯 Intel Arc 的相關規格等。


在 Cinebench R23 以及最新的 2024 版本測試中可以看到更多性能數據,R23 的部分,單核為 1763 pts、多核則是 17848 pts,2024 的 CPU 單核為 105 pts、多核為 1015 pts,GPU 成績則是 17494 pts。


至於在 Geekbench 6 的測試部分,CPU 的單核獲得有 2302、多核為 13740 分,GPU 的 OpenCL 得分為 169540、Vulkan 得分為 147673 分,都是相當高的成績。

記憶體的部分簡單透過 AIDA64 來驗證一下,讀取、寫入、複製等項目分別獲得有 83250、73620、92827 MB/s,延遲則是 139.2 ns,也算中規中矩。

儲存部分可以透過 CrystalDiskInfo 得知硬碟採用的是 HFS002TEJ9X101N 這組 2TB 的 SK Hynix PC801 M.2 SSD,NVMe 介面以及 1.4 標準,支援 S.M.A.R.T.、TRIM 以及 VolatileWriteCache 等功能,基本溫度落在 44℃ 左右。
透過 CrystalDiskMark 實測可以發現讀寫速度落在 7144.89、6536.49 MB/s,算是 Gen 4×4 這一階的前段班了,搭配 2TB 的儲存容量,使用者不論是存遊戲或是存資料檔案應該都足夠使用。



大家熟悉的 3DMark 系列,除了 CPU Profile 的部分表現也不錯之外,Time Spy 與 Fire Strike 以及 Port Royal、Speed Way 等項目的表現在擁有 RTX 4090 加持下也獲得相當高的成績,Time Spy 獲得有 15514 分、Fire Strike 則是幾乎達到 3 萬分的 29919 分,光追的 Port Royal 也有破萬的成績,DX12 Ultimate 的總合測試 Speed Way 也獲得有 4458 分。


三項 feature test 分別獲得有 57.90、562.41、587.19 FPS,果然加了獨立顯卡就是不一樣,透過頂規的 RTX 4090,使用者可以輕鬆獲得高 FPS 的表現,遊戲等需求當然是一點都沒問題。



簡單測幾個遊戲試試,基本上以 RTX 4090 等級,照說跑遊戲是絕對OK的,各兩項遊戲,有支援的部分則開啟 DLSS 以及畫格生成,可以看到在 1440P 的解析度下,大概都能有 100 FPS 以上的水準,遊戲方面當然是過關。

看一下 CrystalMark Retro 這款新的總合評測,一跑就有 24240 的高分,除了 CPU 有達到單核 11358、多核 145155 分之外,SSD 的成績以及搭配 RTX 4090 下的 2D/3D 成績都十分不錯,可以說一點都不輸桌機版了。

關於創作者的部分,在 blender 4.1.0 的渲染性能測試中可以看到 CPU 的三項成績分別落在 117、74 以及 50 左右,但透過 GPU 則可以一舉提升至 3043、1487、1460 分的成績,顯見搭載最高階 RTX 4090 GPU 的性能表現有多強。


最後來看一下 PCMark 10 的綜合表現,三大項的成績基本上都是破萬分大關,受惠於 RTX 4090 的性能優勢加持下,總分也來到 8302 分,的確相較於高階的桌機版性能也差距不遠,而且是整個藏在這次的超薄機身中,真的 ROG Zephyrus 西風之神的定位可不是喊假的!

華碩專屬的 Armoury Crate 應用程式大家應該不陌生才對,基本上可以選擇 “Performance” 性能模式或是 “Turbo” 模式來達到極速狀態,但相對的因為風扇也全速運轉,因此噪音值會略高一些,常用狀態還是以 Performance 即可,或是選 Windows 控制甚至自行手動設定也行。
由於有搭載 RTX 4090 GPU,因此如果想要發揮最高性能可以將 GPU Mode 設定在 Ultimate (獨顯) 這一項,選單中也提供另外的 Standard (混合)、Eco Mode (節能) 與 Optimized (自動) 等 3 種模式;另外比較特別的是其中的 “Slash Lighting” 這一欄,從選單裡面可以看到 Slash 動態燈效的多項設定,分別有 5 種主題可選。
其他更多燈效選擇以及 Slash Lighting 的部分就透過下面截圖說明,或是玩家有入手的話,應該可以有不錯的設定體驗。














結語
在試用過後真心覺得 ROG Zephyrus G16 2024 真的是很強悍的一款電競筆電,尤其是內建 Intel Core Ultra 9 185H 以及 RTX 4090 這兩大主角,想當遊戲主機或是拿來做為創作者隨時隨地的工作機也完全沒問題,超薄機身與全鋁合金材質+CNC 精準工藝的結合下,大概是歷代 Zephyrus 西風之神系列中最喜歡的一款造型了,尤其是對小編這種不喜歡上蓋過度花俏的宅宅來說,正面的 Slash 燈效設計還算蠻剛好的。
240Hz OLED 大概也是讓小編視覺感驚豔的一個重點,透過 ROG 霓真技術的加持,16 吋、2.5K 解析度的確頗剛好,對於影像呈現以及遊戲畫面還有創作程式上的圖形/影片顯示的細緻度,的確能夠十分忠實的顯示,唯一必較擔心的烙印問題也有 OLED Care 可以設定以及螢幕保護程式,算是官方有把可能狀況都預先納入考量了。
以往比較擔心的就是上了高階顯卡之後的續航力會變得很弱,不過實際使用倒是還好,內部搭載的是4 cell、90WHrs的鋰離子電池,如果螢幕亮度設定在 50%、不開啟鍵盤背光、電源計畫選擇平衡,並且使用 Standard (混合輸出) 模式的話,大概可以執行一般文書工作約一整天 (8小時左右),如果外出使用不連續運作、包括一般工作或是追劇等使用情況的話,基本上那顆 240W 的磚頭變壓器沒帶出門也還好,這樣僅僅只是 Zephyrus G16 2024 的重量就 1.95kg,使用專屬攜行包也不擔心輕微撞擊,丟背包裡就能輕鬆帶出門,當然,一旦需要高效能時也隨時可切換,大概就是這款電競筆電的絕佳優勢了。
嚴格說起來,如果 A 件上蓋沒了那條 Slash Lighting、換上一顆蘋果的話,還蠻像的咧!XD~~ 價格也是有拚就是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