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情況就是這樣,入手了電競掌機就想要一股腦把遊戲全都下載安裝,只不過大概狀況都會遇到裝置本身沒有那麼大的空間容量,雖然說可以加價買到 1TB 的版本,可是 1TB 通常也是不夠用,畢竟現在的遊戲體積都比大的、動輒數十GB起跳,正常的 512GB 容量扣除系統以及其他應用軟體佔掉之後還能剩多少?即便 1TB 其實也就多裝幾套遊戲而已,更不用說這加價購的價格乾脆自己升級擴充大容量還比較一勞永逸些!
除了容量是一個考量點之外,基本上原廠採用的 SSD 速度也並不見得會是高速版本,如果可以更換一組高速讀寫、又兼具較大容量空間的 M.2 SSD,除了免去安裝更多遊戲時會出現的容量不足問題外,更能為自己的電競掌機或行動裝置加速,算得上是一兼二顧、魚與熊掌兼得的好方式;這次小編要開箱的就是來自 Western Digital 的 WD_BLACK SN770M 這款 NVMe M.2 2230 SSD,不僅具備 2TB 超大容量,而且還提供高達 5,150 MB/s 的讀取速度,一次滿足玩家升級掌機的兩種願望。
WD_BLACK 770M NVMe M.2 2230 SSD 2TB開箱
Western Digital(WD) 的 M.2 SSD一向以極具效能作為主打特色,其中的黑標版本 WD_BLACK 系列應該是許多玩家偏愛的選項,有別於 2280 尺寸的 SN770、更短小的 2230 版本則是命名為 SN770M 以作區別,外盒方面則照慣例的採用紙盒材質以及吊牌掛勾設計,除了也是呼應 BLACK 黑色調風格之外,正面的產品實體大圖也清楚的顯示外觀樣貌,左上角則是型號、介面規格等標示、右下角則是容量 2TB、讀取速度達 5,150 MB/s 等資訊。
外盒背面除了中間有開窗可透視確認內部實物與相關序號之外,也同樣標示有讀取速度 5,150 MB/s 以及提供 5 年的有限保固服務。
拆開後的內部除了有固定用的透明塑膠外盒妥善包裝之外,也有一份使用說明書,撕開黏貼在保護殼上的貼膜之後,就可以把裡面的 SN770M 這組 M.2 2230 SSD 取出。
相較於一般常見的 M.2 2280 尺寸來說,M.2 2230 顯然就短了很多,SN770M 本體的正面有貼上標貼,基本標示都在上頭,型號、容量、產地以及 S/N 序號與電壓規範等。
PCB 部分也一樣是採用黑色版本,本體背面基本上就是各安規標示的印刷以及採用耐火材的 94V-0 標記等,背面並無配置顆粒,因此若撕下正面標貼就能看到底下的控制器與儲存顆粒布局。
正面撕下標貼後可以看到主控晶片採用的是自家 SanDisk 20-82-10081-A1 這顆、提供讀寫速度 5,150/4,900 MB/s,原則上與 SN770 採用的是同一個版本、具備較低發熱特性;儲存顆粒也是 SanDisk 001187 2T00 這顆 Kioxia(Toshiba) 112 層 3D TLC NAND,整體採 DRAMless 的模式,具備 SLC 快取技術與 HMB 加速,單顆容量為 2TB。
目前 SN770M 一共提供有 3 種容量選擇:500GB、1TB、2TB,循序讀取速度最高為 5,150 MB/s (1TB/2TB)、循序寫入速度最高為 4,900 MB/s (1TB)、隨機讀取 IOPS 最高為 740K (1TB)、隨機寫入 IOPS 最高為 800K (500GB/1TB/2TB),TBW 方面則是 500GB (300)、1TB (600)、2TB (1200),細項資料可參考下表。
性能實測
雖然是主要針對用於電競掌機這類的行動裝置設備上,但除了玩家可以自行 DIY 之外,透過 PC 平台也能徹底驗證一下產品的效能表現,小編手邊剛好有 MSI Claw A1M 這台電競掌機,除了可以更換以擴充獲得更大儲存空間外,事實上也比原本預裝在掌機內的性能要提升不少;在拆開機身背面的 6 顆固定螺絲後,就能將外殼卸下,不過由於內部結構設計較緊湊,玩家自行更換的話要注意除了移開電池之外,需連同處理器的 3 顆固定螺絲一併卸下,才能看到位於左側風扇下方的 M.2 插槽,取下固定螺絲就能更換成 WD_Black SN770M 了。
原本 MSI Claw 中採用的是 Kioxia 的 1TB,可以對照一下之前在Claw上的性能,在 CrystalDiskMark 中的數據,讀寫速度大概落在 3,100/2,950 MB/s 左右,另外補測一下在 3DMark 上的 Storage Benchmark 成績,得分則是 1981、平均 Bandwidth 落在 340.84 MB/s,相較於這款 SN770M 來說有著不小的差距,看來存點預算自己 DIY 更新一下應該會蠻有感的才對。
PC 平台使用的設備一併列表如下:
處理器:Intel Core i5-14600K
主機板:ROG MAXIMUS Z790 DARK HERO
記憶體:TEAMGROUP T-FORCE VULCAN α DDR5-6000 16GBx2(共32GB)
顯示卡:NVIDIA GeForce RTX 4070 FE
SSD:(系統) Samsung 980 Pro 1TB PCIe 4.0 M.2 SSD
電源供應器:Seasonic Focus GX-850 850W /ATX 3.0
作業系統:Winodws 11 Pro 23H2
初次初始化後的可用空間為 1.81TB,透過 CrystalDiskInfo 偵測下可以看到已辨識出正確型號 WD_BLACK SN770M 與 2TB 容量,而基本溫度落在 42℃,另外則是採用 NVMe 介面、PCIe 4.0 x4 傳輸模式、支援 NVMe 1.4 標準以及 S.M.A.R.T、TRIM、VolatileWriteCache 等功能。
透過 CrystalDiskMark 的實測,讀寫速度落在 5,215.07/4921.86 MB/s,混合表現也有 4,600.72 MB/s 的成績,相較起原本掌機中的 1TB 版本速度直接就是拋飛一大截啊!另外,SN770M的實測表現按照官網的規格來看,也超過讀取5,150 MB/s與寫入4,850 MB/s的預設標準了。
測試軟體換成 TxBENCH 也差不多是類似成績,同樣可以看到循序部分有 5,115.175 MB/s 與 4,839.932 MB/s 的讀寫速度。
ATTO Disk Benchmark 的部分則是測得讀取最高 4.17 GB/s、寫入最高 4.54 GB/s,基本上在 64KB 時,讀寫速度就雙雙都達到有 4 GB/s 以上了。
至於在 AIDA64 Disk Benchmark 的 Read Test Suite 部分,二次測試下的成績大體上都有落在 5,400 MB/s 左右的表現,對於用在掌機上來說應該也相當夠用。
同樣的也來試一下在 3DMark 上的 Storage Benchmark 表現,除了總分獲得 3641 之外,平均 Bandwidth 則是獲得 632.20 MB/s,連平均的 access time 都大幅降低至 50μs,比起原本的版本來說,至少提升80%已上的幅度。
最後來看一下在 PCMark 10 上面的測試,在 Storage 項目中的 Full System Drive Benchmark 測試上獲得 3460 的總分,這也比原來版本的 2300 分左右成績要高出 50% 以上,總和這些時測不難驗證,玩家透過自行更新的方式換更高效能表現的 M.2 2230 SSD 是一項提升性能的好方式,也同樣證明 WD_BLACK SN770M 2TB 的確能夠提供玩家更優異的效能與更大的儲存容量。
結語
隨著掌機越來越受注目,自行升級擴充容量的方式也是最方便達成的作法,作為針對電競掌機與行動裝置而推出的 WD_BLACK SN770M 來說,除了擁有最高 2TB 的儲存容量可以一次下載更多喜愛的遊戲在掌機中,也能有效的提升整體的讀寫性能,算是一次滿足對容量與性能的期望值,雖然 SN770M 也有提供 500GB 與 1TB 的版本,但畢竟電競掌機拆卸較麻煩 (不小心會容易弄斷暗藏的內扣),一次 2TB 就充值到滿算是比較效率的方式,加上又提供有 5 年保固以及高達 1200 TBW,換一次就能用上好久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