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電源供應器的領域中,提到 Seasonic 也是老牌子中的數一數二知名,除了在一般玩家中就已經享有的可靠品質與高耐用度外,也是許多人主機中的長期夥伴。
從 2022 NVIDIA 推出 40 系列顯卡時,海韻也同時推出 Vertex GX 金牌系列,並與 INTEL ATX 3.0 、PCIe 5.0 的規格並符合規範,立即因應高階玩家升級需求。但其實玩家最熟悉的海韻產品應該是 FOCUS 系列,10 年保固、金牌認證、全模組化等三大基本條件之外,供電品質穩定更讓玩家們獲得好口碑,而終於在今年暑假期間 FOCUS 也推出 ATX 3.0 版本上市開賣,在熟悉的正面網孔與側片做了一點調整,風扇也從 12cm 升級到 13.5cm,顯然整體的完整性更高,內部用料與設計也有了新改版,對於目前想入手 PSU 的朋友或是想升級的玩家,的確是蠻值得推薦的一款電源了!

Seasonic FOCUS GX-850 ATX 3.0版開箱
新版本的 FOCUS GX-850 ATX 3.0 版本一供提供有 750W、850W 以及 1000W 三款供玩家選擇,在外盒上的設計視覺基本也是沿用原本 FOCUS GX 的風格,正面除了有大的 FOCUS Logo 以及 GX-850/850W 標示外,再來就是 80 Plus Gold 金牌認證以及最下方的 10 年保固,但是這款是有支援 ATX 3.0/PCIe 5.0 規範的新版本,因此在側邊的位置可以看到有特別印上了 ATX 3.0/PCIe 5.0 Ready 的標示,以及提供 1 組 16-Pin 12VHPWR 的接頭圖示,最右邊還有 QR Code 可以直接手機掃描查看有關 12VHPWR 的安裝指南。


開箱後可以看到有特別放上的安裝注意以及快速安裝指南與說明書等手冊,基本上也分成兩部分組成:FOCUS GX-850 ATX 3.0 電源供應器本體、豐富的線材包。
這裡面有個小驚喜,有附上一張註冊就有機會抽中 50 美元的 Steam eGift 卡片,如果手氣正好,那等於 Power 是半買半送囉!


這一大包的豐富線材基本上對於使用者來說應該是完整無遺漏了,貼心的海韻一直都有在彩盒內附了收納袋便於整理外,包括測試接頭、黑色束線帶 (12條)、螺絲、魔鬼氈束線帶、電源線、24-Pin 主電源線、CPU 8-Pin、12VHPWR、PCIe 線材、SATA、大 4P 等等,使用者可以依據實際使用需求來選擇插上,更方便理線。



細節通常也都出現在這樣的知名大廠中,開箱後的本體其實包裝收納的很妥善,從盒內取出本體時、並非直接就是保麗龍套著電源供應器而已,透過印有 Seasonic Logo 的黑色收納袋,可以取出外觀變得更精緻設計的海韻 Seasonic FOCUS GX-850 ATX 3.0 電源供應器本體產品。


與前一代上蓋的橫條紋設計隔離網不同,具備造型 (類似風扇轉動的意涵) 設計的外觀,中間的 Seasonic Logo,給出的第一印象就相當不錯了,尺寸方面則是短版的 140 x 150 x 86 mm,就算安裝在小機殼內也沒有問題,輸出埠採全模組化設計,側邊印上有 FOCUS 系列與 Seasonic 海韻 Logo,出風口位置除了 AC 電源線插孔與電源開關外,還有一顆特別設計的 Hybrid Mode 按鍵,可切換三階段的海韻獨家風扇模式。









雖然系列是歸屬在 FOCUS GX 版本,但從底部的規格標籤可以看到型號是 SSR-850FX3、代表 FOCUS GX-850 ATX 3.0,具備 80 Plus Gold 金牌認證與各項安規,採用全電壓設計,並提供 +3.3V/+5V 各 20A 輸出 (總共100W)、+12V 為單路 70A、共 840W 輸出設計,對於支援高階處理器搭配中高階顯示卡來說是完全可以對應的。

順便提供一下這款 FOCUS GX-850 ATX 3.0 版的相關規格表供參!

看過一輪外觀介紹後,接下來就來開蓋看一下內部的配置與布局設計!
在拆開外殼後首先可以看到的就是前面提到的風扇部分,採用了 3 階段的 Hybrid Silent Fan Control 溫控模式來調整散熱與靜音之間的平衡性,這部分也搭配電源開關旁的 Hybrid Mode 風扇控制切換按鍵來選擇控制模式。
風扇本體採用的是鴻華的 HA13525H12F-Z 這顆 135mm 尺寸的大風扇,具備 DC 12V/0.5A 規格、2000 rpm,也有加上了導風片,另外也由於採用的是 FDB 流體動力軸承、因而非常安靜且能延長風扇使用壽命與降低功耗 (50,000小時/40 °C)。
*舊款採用的是120mm風扇


這款 FOCUS GX-850 是支援 ATX 3.0 規範的新版本,布局設計上也做了調整,EMI 濾波部分則是提供了包括保險絲、突波吸收器、差模電感、共模電感、X電容、Y電容、隔離片、GBU1508 橋式整流並聯、藍色濾波電容、APFC 電感等等,用料相當到位。



轉過來可以看到有 2 顆 6R190P6 Mosfet 與 ST STTH8S06D 二極體、用以抑制開機瞬間輸入湧浪電流的綠色 NTC 熱敏電阻與後續降低功濾損耗的繼電器,另外還有待機變壓器與杰力 8569C 控制器、同時保護 OLP 過負載、OVP 過電流、OTP 過溫度等。

APFC 電容採用的是日系 Nippon Chami-con 400V/680μF KMR 105℃,中間散熱片下方為 LLC 全橋設計、具備 4 顆 Mosfet,同位置底板背面則配置有 Champing 虹冠 6901VPA PWM 控制晶片。

初級諧振腔的部分包括諧振電感、諧振電容,另外一旁有回饋電路的比流器與主變壓器等,而次級同步整流的部分則位於下方的 Mosfet 負責。
至於 DC-DC 3.3/5V BUCK 降壓電路則由控制晶片及 Mosfet、電感/電容構成,另外海韻工程師也做了創新設計,透過無線 (無電線) 方式連接輸出背板,透過內部的印刷電路板與輸出背板使用銅板連接,確保減低人為插件組裝的誤差、並保障輸出品質。

全模組輸出埠的部分可以發現採用全日系固態電容、用料可靠,PCB 底板 Pin 腳有做強化鍍金與敷錫處理,提供電流更有效率的傳導並防止氧化,產品整體提供了 10 年保固,海韻的品質口碑也十分值得信賴。


性能檢視
按照 850W 的輸出來看,如果全部配上最高階的零組件是否足以應付?以目前大多的使用主流,如果是採用高瓦數的 Intel Core i9-13900K 處理器的話,那顯示卡的部分基本上應該是可以配上 NVIDIA RTX 4070 Ti 或是 RTX 4080 沒問題,這邊也來簡單實際搭配一下上機試試負載情況。
實際上透過 Intel Core i9-13900K 平台 (U+Z790主板與M.2 SSD、AIO水冷、記憶體等) + NVIDIA RTX 4070 Ti,在 OCCT 驗證下可以發現大概總共落在 600W 以上,30 分鐘檢測下除了驗證 OK 外,可以看到包括 +3.3V、+5V 以及+12V 的輸出曲線十分平穩。




就算顯示卡換成了 RTX 4080 也沒問題,同樣的,這款 Seasonic FOCUS GX-850 ATX 3.0 版一樣可以承受,在 OCCT 下的 30 分鐘燒機測試,一樣是 OK 無錯誤,同樣在 +3.3、+5V 與 +12V 的輸出線圖上都相當穩定。

那 RTX 4070 Ti、RTX 4080 都 OK,換成 RTX 4090 呢?基本上如果以 Peak 狀態的話也是可以承受,但不是非常建議在這個瓦數下採 Core i9-13900K+RTX 4090 組合,如果要這樣搭配的話倒是推薦換成同系列的大哥 GX-1000 ATX 3.0 這顆來用會更加妥當,不過,若稍微降一下處理器、改成 Core i5-13600K 來搭 RTX 4090 的話就比較沒問題了,小編在實際的更換後,同樣透過 OCCT 來驗證,基本上就算全速運作也在承受範圍內,而且 12VHPWR 直出線為可承受 600W 的線材版本,對應 RTX 4090 當然沒問題。
看看底下的測試截圖,同樣的,+3.3V、+5V 與 +12V 的線圖相當平穩,一舉吃到 400 多瓦的 RTX 4090 可真的需要可靠的電源供應器來應付啊!

輕鬆駕馭高階處理器與顯示卡的供電需求
做為電腦中的動力來源,穩定且足瓦才能為主機提供源源不絕的能量需求,身為口碑第一的 Seasonic 不僅多年來的品質備受玩家肯定,耐用度方面也是相當高,更不用說拿來搭配高階處理器與高階顯示卡都能對應自如,面對高負載情況也能完全駕馭,給足各級玩家需要的強勁動力。
總結來說,極受玩家信賴的 FOCUS GX 系列在 ATX 3.0 新版的推出、搭配 12VHPWR 直出設計的 600W 線材支援與高效率的 80 Plus Gold 金牌認證,還有三段設計的 Hybrid Mode 風扇控制,並涵蓋了玩家的各種使用需求中,透過全模組的連接埠設計,讓理線更加方便,小巧短機身也能適用於各規格機殼安裝,加上 10 年保固的安心服務,還有甚麼理由不入手一顆海韻 FOCUS 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