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立信發布最新一期《愛立信行動趨勢報告》,預測最新行動通訊產業用戶與流量數據、區域分析、重點趨勢以及應用案例。本次報告指出,行動網路流量保持 20% 的年成長率,未來五年有望翻倍成長;同時,固定無線接入(FWA)對全球電信商的吸引力持續增加,隨著 5G 能力增強,全球電信商陸續推出對用戶具吸引力、基於速度的 FWA 服務方案。

全球5G用戶達24億,上行效能助力生成式AI應用
《愛立信行動趨勢報告》預測,全球 5G 用戶數在 2025 年第一季總數超過 24 億,2025 年底將達 29 億以上,約占行動用戶總數的三分之一,並預計在 2030 年底達到 63 億。
在行動網路數據流量方面,2024 年第一季至 2025 年第一季成長率達 19%。儘管成長速度有所放緩,但年淨增加流量仍將保持成長。報告預測,行動數據流量在 2030 年底將較預測期之初增加一倍以上。截至 2024 年底,透過 5G 網路傳輸的行動數據流量,占全球行動數據流量的 35%,並預計在 2030 年底達到 80% 以上。其中,行動網路流量成長主要來自兩大驅動因素,包括 AR 眼鏡等新型態終端裝置提供的服務,以及具備可擴展性的多模態生成式 AI 應用。
報告特別指出,全球行動 AI 應用市場呈現強勁成長趨勢,生成式 AI 正快速成為智慧手機的重要賣點,未來運算任務將由裝置端與網路端共同分擔,使網路的上行鏈路效能與延遲表現,成為推動生成式 AI 應用普及的關鍵因素。因此,應用程式供應商和電信商均更加關注上行鏈路能力,並追求低延遲網路。
在大多數行動網路中,下行與上行流量的比例通常為 90:10,而 AI 應用產生的流量中上行占比則高達 26%。其中,AI 代理(AI agent)和多模態大型語言模型(LLM)的出現,正引領智慧助手進入新時代,其能提供即時且具有情境感知能力的互動體驗,便是依賴以上行鏈路為主的影片和語音處理技術。
台灣愛立信總經理周大企表示:「根據本次《愛立信行動趨勢報告》預測,包含台灣在內的東北亞地區 2030 年 5G 滲透率將達 85%。隨著個人化 AI agent 與對話式 AI 應用的興起,加上 5G 獨立組網(Standalone, SA)及輕量化技術(RedCap)逐步成熟,超越傳統盡力而為(best effort)模式的『差異化連接』將成為保障使用者體驗的關鍵。目前全球電信商已陸續透過創新服務,打造超越傳統流量方案的商業模式,5G 技術與生態系的深度整合將能釋放新一波的 5G 商業變現潛力。 」

電信商推出基於速度的FWA方案,拓展盈利機會
隨著 FWA 技術的日益普及,全球 FWA 連接數量預計在 2030 年底增加至 3.5 億。報告顯示,目前全球約有 80% 的電信商已經開始提供 FWA 服務,並有 141 家電信商提供 5G FWA 服務,占 FWA 電信商總數的 57%。而包含台灣在內的亞太地區,FWA 連接數在全球總連接數的占比,將從 2024 年的 40%,增加至 2030 年的 51%。
FWA 以行動網路為家戶提供固網服務,電信商可基於 5G FWA 提供消費者具有不同速度和娛樂選項的方案。因此 5G FWA 相比前幾代 FWA,為電信商開闢了更多的收入管道。本次報告指出,全球提供 FWA 服務的電信商中已有 51% 提供按速度收費的資費方案,相較前一年成長幅度達 11%,顯示電信商正利用消費者對高速、可靠服務的偏好推動業務成長。
台灣愛立信技術長姚旦表示:「5G FWA 可充分運用現有覆蓋全球逾九成人口的行動網路基礎建設,展現出極具規模化與快速部署的市場優勢。其中,在難以部署傳統有線基礎建設的地區,5G FWA 可在擴大寬頻接取發揮關鍵作用,有望促進經濟成長、縮小數位落差並提升生活品質。在台灣市場,隨著 5G 覆蓋持續擴展與網路技術不斷演進,5G FWA 憑藉其高彈性與便利性,有望成為家庭寬頻的重要補充方案,進一步釋放 5G 網路價值。」

5G獨立組網提升使用者體驗,開拓新商機
隨著全球電信商持續部署 SA, 2030 年 5G SA 用戶數預計達到約 37 億。5G SA 的成長將為企業和消費者帶來更多應用場景。其中,領先電信商推出以使用者體驗為核心的 5G SA 方案,利用網路切片等技術提供可靠的連接,已賦能從無縫數位支付到數位轉型等多種案例。
本報告亦分享電信商如何透過為消費者、企業及公共機構提供效能優化的差異化連接服務,以開拓新商機,相關應用包括直播與影片製作、銷售終端系統(POS機)、大型活動與場館、遊戲、FWA、虛擬私人網路(VPN)、企業辦公等。報告也特別指出,台灣電信商已開始在特定領域(如直播娛樂節目)測試差異化連接服務,並預計未來一至兩年內推出商用 5G SA 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