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多年來持續引領顯示技術創新,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成就之一,是率先在全球實現無鎘量子點材料商業化。這項突破性技術已成為實現精確色彩再現與卓越畫質的基石。作為新一代顯示材料,不僅在智慧顯示器產業備受矚目,也在醫療器材與太陽能電池等其他領域掀起廣泛關注。
隨著 QLED 智慧顯示器問世,三星重新定義智慧顯示器體驗,將這項創新的量子點技術融入產品中。透過這些超精細量子點的優勢,QLED 顯示器實現更廣的色域與更高的亮度,以超越傳統 LED 顯示器的極致畫質,展現三星在顯示科技領域的領先實力。

三星 QLED 智慧顯示器與傳統 LED 顯示器究竟有何不同?三星新聞中心特別專訪影像顯示事業部研究人員 Kevin Cha 與 Jang Nae-won,並一同拆解三星 QLED 智慧顯示器,揭開其驚艷效能背後的秘密——答案,就藏在螢幕背後。
1.操作模組:智慧顯示器的大腦
1)後蓋

智慧顯示器的背板不僅是一個結構支撐,更肩負保護內部組件與有效散熱的角色,其內建喇叭不但提供優質音訊輸出,也讓裝置連線更便利,全方位提升整體使用體驗。
2)PCB主板(印刷電路板)

PCB 主板像是智慧顯示器的大腦,負責監督電源、遙控器接收與 SmartThings 串聯等功能。這項關鍵組件控制整個系統,確保智慧顯示器平穩運作。
3)智慧顯示器調諧器

智慧顯示器調諧器負責接收與轉換廣播訊號以在螢幕上顯示。隨著串流服務興起與外部裝置連接的使用增加,許多使用者更喜歡無調諧器的智慧顯示器。然而,根據定義,「智慧顯示器」必須包含這項核心組件。
4)AI處理器

三星 QLED 智慧顯示器的核心為 NQ4 AI 處理器晶片,這個高階組件負責管理畫質與音訊最佳化以及 AI 助理等 AI 功能,並透過 AI 技術,可根據周圍環境自動調整影像與聲音,帶來更身臨其境的觀看體驗。
5)喇叭

喇叭不僅是單純的音訊輸出裝置,憑藉高解析度音訊與滿室的空間感,三星 QLED 智慧顯示器喇叭大幅提升觀看體驗。
2.面板
1)液晶顯示器(LCD)層與彩色濾光片

面板結構由幾個關鍵組件組成,其液晶層與彩色濾光片為面板基本結構的重要部分。液晶層控制光線通透,彩色濾光片則分離顏色並於像素級建立影像。面板上的 PCB 精確控制每個像素,並微調影像,確保影像清晰細膩。
2)光學片

光學片集中背光光線,能確保顯示器上的影像更明亮、更均勻,並透過聚集光線,可提高顯示器的一般亮度。
3)QD(量子點)層

接下來揭露的 QD 層,被定義為三星 QLED 智慧顯示器最重要的核心組件。此層採用量子點材料將光源進行轉換,可確保比傳統技術更精確、更鮮明的色彩,進而產生逼真的視覺效果。此層的 QD 材料經過無鎘認證,確保產品在提供卓越畫質的同時,也符合安全與環保標準。
4)擴散板

此擴散板將背光發出的光線散射並均勻分佈在面板上,以消除過亮斑點並維持自然照明。
5)藍色LED背光

三星 QLED 智慧顯示器採用明亮高效的藍色 LED 背光,與 QD 層搭配使用時,此背光可產生高度純淨的色彩,比標準 LCD 顯示器中的傳統白色 LED 具有更高的光效率,進而提升整體亮度。
3.「真」量子點顯示器的三個關鍵需求

要成為真正量子點顯示器,必須符合三項條件:有 QD 層、足夠的量子點濃度與藍色背光。符合這三項條件的智慧顯示器,就可以被視為真正量子點顯示器。
三星 QLED 智慧顯示器是全球唯一符合以上標準的智慧顯示器機型,並獲得德國知名國際認證機構 TÜV Rheinland 的「真正量子點顯示器」認證。這項認可充分彰顯三星 QLED 技術的領先與卓越。
4.QLED與LCD之間的明顯差異

三星 QLED 智慧顯示器與傳統 LCD 顯示器之間的差異即使用肉眼也能看出,但用專業工具測量時尤為明顯。

對於三星 QLED 智慧顯示器,紅色、綠色與藍色的波長在其發射光譜中表現出較窄的頻寬和明顯的峰值,進而實現細緻的色彩呈現。觀眾可享受自然的視覺效果和具有豐富、深沉且鮮明色彩的卓越畫質。

相較之下,沒有 QD 層的 LCD 顯示器通常顯示較低的峰值、較寬的綠色頻寬以及多個紅色峰值,阻礙準確的色彩再現。為彌補這點,這些顯示器通常需要多層色彩校正,最終降低光效率。
深入拆解顯示,三星 QLED 智慧顯示器採用超越基本解釋的精密複雜技術。每個管理光線的組件都能協調運作,最終產生令人驚艷的影像品質,尤其是 QD 層能大幅提高色彩的豐富度和鮮豔度,這些顯示器背後的複雜技術對於整體畫質的影響皆不容小覷。
在 IFA 2025 上,三星電子設立「真正 QLED 專區」,展示其技術實力,倡導「購買真 QLED,不買假 QLED」的理念。三星 QLED 智慧顯示器代表高階技術的巔峰,突破頂級觀看體驗的界限,透過三星 QLED 智慧顯示器,觀眾可以真正體會到量子點技術帶來的顯著差異。
註一:依實際測量的模擬影像
註二:依實際測量的模擬影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