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AI+ESG競爭力,跨界共創+敏捷思維開發、打造企業核心
由教育部資訊及科技教育司主辦的「114 年度全國大專校院資訊行政主管研討會(CCDS 2025)」,今(25)日起一連兩天於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舉行,遠傳深耕智慧永續校園,現場展示「遠傳智靈」AI 平台與「企業智能戰情中心」兩項自主開發的企業級管理平台,遠傳資訊長胡德民也受邀參與科技新知講座,以「打造 AI 大學,驅動智慧校園轉型」為題,分享遠傳從戰略合作角度出發,協助大專院校立足數據、善用 AI、實踐永續,更因應全球變局,打造大學未來領導力。

遠傳資訊長胡德民表示,高等教育面臨產業升級、全球競爭、少子化等趨勢,及後疫情 AI 時代教學變革、校務營運的效率瓶頸等挑戰,要提升 AI 與 ESG 競爭力,除了學校自身在教學、行政體系實踐去中心化創新以外,亦需要對接產業及政府政策,尋求有效合作資源。遠傳扮演的角色不只是供應商,更是校園轉型不可或缺的「戰略合作夥伴」,結合「建置數據中台」、「發展 AI 應用」、「永續發展」形成校園轉型藍圖的四大支柱,加速校園智慧與淨零雙軸轉型,並透過產學合作、校園共創等模式,發展 AI 校園數位生態系。
要以 AI 解決問題、創造價值、達成精準決策,打造「數據中台」是智慧校園的關鍵核心,透過數據中台匯流「校務、教務、學務、總務、研發、永續」等六大大專院校營運的主要數據,並導入「遠傳智靈」建構校園 AI 大腦,包含學生、老師、行政管理體系都能因此受益。遠傳目前已獲得超過 15 所大專院校的能源與永續相關專案,包括淡江大學、中興大學、東海大學、靜宜大學、龍華科大、慈濟大學等,今年以來更已有多所公私立學校洽談數據中台導入事宜,顯示大專院校不僅對節能有強勁需求,對數據治理及AI轉型的需求亦逐漸成熟。
遠傳現場展出的兩項企業級管理平台也受到各校代表關注。遠傳「企業智能戰情中心」將不同IT資源整合進智慧儀表版,讓使用者一目瞭然、360 度掌握校園中雲端、地端、行動端的 IT 設施,賦能IT維運智慧化,用少量人力就能輕鬆維運。「遠傳智靈」AI 平台更融合生成式 AI 與鑑別式 AI,結合數據中台匯集校內部門的知識數據,打造校園 AI 大腦,並透過「知識型 Copilot」與「任務型 Agent」兩大核心應用相互加乘,優化校務管理、教學及學習品質,成為校園數位轉型和創新的引擎。
遠傳深耕智慧淨零校園成果豐碩,以遠傳自主開發的能源管理系統(EMS)為核心,提供大專院校全方位能源的創新管理應用,包含路燈、冷氣、熱泵、充電服務、太陽能、微電網(儲能)等設備的用電資訊皆整合至「校級能源管理平台」,達成智慧化能源管理以及可量化的具體減碳成效,還能進一步結合 AI、數位雙生(Digital Twin)等技術,打造校級戰情室儀表板,以可視化管理提升決策效率,助大專院校深化淨零及永續轉型,實踐「大學社會責任(USR, University Social Responsibility)」,成為校園永續轉型的首選夥伴。